蝦虎魚應該怎麼飼養_蝦虎魚的飼養技巧

  蝦虎魚你們有聽過嗎?有聽過蝦虎魚的你們知道它的飼養方法嗎?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蝦虎魚的飼養技巧,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蝦虎魚的飼養技巧

  蝦虎蝦的外形特徵

  蝦虎魚的特點是身體細長,體型小,大多數短於10cm。有兩條脊鰭。第一條有幾根細微的脊骨,頭部和兩側有一系列小的感覺器官,尾巴呈圓形,身上都有明亮的色彩。有些種類,如歐洲的水晶蝦虎魚呈現透明的色彩。

  蝦虎魚類最突出的形態特徵就是其腹鰭癒合成一吸盤狀。該吸盤的功能與鮣魚的背鰭吸盤和圓鰭魚科的腹鰭吸盤類似,但在解剖上是十分不同的結構,因此只是趨同進化的結果。

  世界上最小的脊椎動物要數Trimmatom和Pandaka屬的蝦虎魚類,它們完全成熟後也短於1cm ,分佈在菲律賓的一種蝦虎魚身長只有13毫米。也有些體型較大的蝦虎魚,比如擬蝦虎魚Gobioides的種類,體長可超過30cm,但這是少有的例外。

  蝦虎蝦的分佈區域

  蝦虎魚分佈在除南極、北極外的世界各沿岸水域,主要密集於印度-西太平洋暖水區域、特別是在熱帶和亞熱帶水域,數量最多。一些種類的蝦虎魚還能適應淡水生活,大西洋中美洲沿岸及地中海歐洲沿岸亦有。

  棲息在海岸線上的 潮汐蝦虎魚數量逐年減少,屬瀕危動物。而在一些地區,如雲貴高原的湖泊中,蝦虎魚卻成為“ 外來入侵物種”,是當地土著物種滅絕的元凶之一。

  蝦虎蝦的生活習性

  蝦虎魚是世界上壽命最短的脊椎動物,一般存活2~3年,最多4年。澳大利亞大堡礁的一種魚最多能活59天。

  蝦虎魚大都游泳力不強,活動範圍較窄。少數種類有生殖洄游習性,進入河川。蝦虎魚的食性很雜,比它小的魚、蝦、蠕蟲及其他魚類的卵都是蝦虎魚的食物。主要攝食蝦、蟹等甲殼類、小型魚類、蛤類幼體,有的攝食底棲矽藻;生活在淡水的種類也食水生昆蟲和蠕蟲。生活力強,離水不易死亡。性成熟期較早,一般肉食性種類一年成熟,植食性種類兩年成熟。

  而與此同時,小蝦虎魚是2005年被澳大利亞生物學家證實的世界上最短命的 脊椎動物,打破“世界紀錄保持者”的 非洲齒鯉***Nothobranchiusfurzeri***,生活在澳大利亞,這類魚的壽命最長為8周。

  蝦虎魚基本上生存於淺海環境,主要棲息於近岸潮間帶、底質為泥沙或岩礁的淺海區、珊瑚礁和海草牧場;它們也大量存在於海水和河口棲息地,包括河流下游、 紅樹林溼地和鹽沼地,少數生活於激流或穴居於泥洞中,如產於東太平洋區域的刺蝦虎魚棲息在沙土的洞穴或者泥濘中。少數種類***還未完全清楚,但少於幾百種***可完全適應於淡水環境,其中包括亞洲河流中的吻蝦虎魚***Rhinogobiusspp***,澳大利亞沙漠的雷蝦虎魚***Redigobius***以及歐洲的淡水蝦虎***Padagobiusmartensii***。還有一種帶有鮮明的藍色環,產於加勒比海的 小蝦虎魚,也喜歡和其他動物同巢共穴。它們往往會充當其他大魚的清潔工,把它們身上的寄生物吃乾淨。

  蝦虎魚喜歡逆流而上。例如, 夏威夷島是地球上最偏遠的群島,這裡的溪流看上去是魚類生存的好地方,獨立,沒什麼競爭和 獵食者。但奇怪的是這裡卻很少有魚,很大的原因是這裡層地位”,反而會全力維持自己的弱者地位。

  蝦虎蝦的繁殖方式

  在蝦虎魚世界裡,只有“首席”俊男靚妹才會交配,其它的雌性都要排隊等候,順序按各自的體型大小定。研?a href='//' target='_blank'>咳嗽狽⑾鄭?謖飧齙群虻?ldquo;隊伍”裡,每條雌魚都比前邊或後邊的同類在體型上小或大5%。如果誰“發福”了,那麼上邊的那位就會把它趕出隊伍,而對蝦虎魚來說,離開了寄居的珊瑚就意味著死亡。

  海水蝦虎魚

  蝦虎魚與其他魚類一樣,繁殖方式為卵生。到了孵卵季節,蝦虎魚就成群結隊地前往淡水河流進行產卵。它們在石礫或洞穴中產卵,大多為粘性卵,粘附於石礫、泥沙或洞壁上。

  蝦虎魚孵出後,很快變成幼蟲,然後在開闊的大海里遊動三週,最後找到一座可以定居的珊瑚礁。它們就在這裡繁殖後代,度過一生。多數雌性蝦虎魚25天后就可以產卵,總共大約排出400個卵。而雄性蝦虎魚的工作就是時刻保護這些易受攻擊的卵,常常把卵產在貝殼、岩石等不容易被吃掉的地點。

  淡水蝦虎魚

  淡水蝦虎魚平均1至2年性成熟,幼魚較小,由於身體弱小,成活率較低。

  蝦虎魚的養殖方法

  蝦虎魚是原生愛好者的寵兒,其外表憨態可掬,體色富於變化。蝦虎在中國分佈廣泛,品種多樣。基本上所有原生愛好者都有飼養這種可愛的小魚的經歷。在購買時要弄清其是鹹水還是淡水種類,如果是濱海鹹水蝦虎則需要淡化,這些蝦虎很容易淡化,在淡化過程中,只要逐漸加入淡水即可,如果淡水品種就不存在這種問題。

  蝦虎的餵養,一般來說蝦虎魚是以活食為主,決不是素食者,血蟲,蚯蚓,小蝦都是其最愛,但是一般的幹飼料,凍的豐年蝦也可以接受。

  缸內的佈置:

  蝦虎有挖沙的習慣,因此在栽種水草時要注意栽植根比較牢靠的水草,另外最好還有在缸中佈置一個可供蝦虎躲藏的地方,以便其交配產卵。在飼養蝦虎的缸中最好可以使水體流動起來,水溫不要過高,這樣可以使蝦虎的體色更加鮮豔,要保證食物充足,以免其攻擊其它小型魚類或蝦。

  蝦虎魚的養殖模式

  1.池塘淡水魚的養殖

  利用池塘圍起的水域為活動場所來養殖淡水魚,定期投放飼料,定期增加溶解氧,定期防疫。這種養殖方式方便管理,投入產出穩定,但是魚的肉質不鮮美,大多含有泥腥味。

  2.江河網箱淡水魚的養殖

  利用網箱在江河水域圍出一片封閉水域,在網箱中放養淡水魚,定期投放飼料,省去增加溶解氧的步驟,管理方面投入比較大,投入產出比較穩定,魚的肉質比較鮮美。

  3.水庫放養淡水魚的養殖

  在水庫中放養魚苗,不投放飼料,無人管理,這種方式投入少,管理成本低,但是產出不穩定,一般偏低。

  蝦虎魚垂釣方法

  釣點選擇

  蝦虎魚為底柄魚類,數量眾多,又容易釣,可釣地方很多。

  1.蝦虎魚喜吃蝦類,海邊的大量養蝦地為蝦虎龜提供了充足而美味的食物,在蝦池外的閘門附近及排水溝中均是好釣點。

  2.在漲潮時,蝦虎魚隨著潮水湧向岸邊覓食,這時岸邊好釣,而在潮退時,蝦虎魚又隨潮水返歸大海,這時釣點應伸向大海。

  3.蝦虎魚喜歡棲息於淺海岩石、泥沙中,這些地方應是垂釣的好地方。

  4.在江河的入海口處,鹹、淡水交混,餌料豐富,蝦虎魚群集。

  魚餌種類

  蝦虎魚為肉食性魚類,平時常以小魚、小蝦及水中海蟲為食,常用的釣餌有沙蠶、小蝦,蛤肉、螺肉、海蠣肉、火腿腸、蚯蚓等,其中以沙蠶、蝦類上鉤率高。如果沒有釣餌,也可用釣上來的蝦虎魚,別除骨刺後切塊作餌。

  垂釣技巧

  蝦虎魚個體不大,吃食也不凶猛,對釣具要求不高。常用的釣法有以下幾種。

  手竿帶漂釣:手竿長5-6米,釣線直徑0.25-0.30毫米,與手竿等長或略長,長立漂,小號鉤,墜重4-6克,墜下雙鉤,鉤離墜20釐米。垂釣前要使釣鉤觸底底釣,因此要準確測定水深,這顯得十分重要。在將沙蠶、蝦餌等裝鉤後投於釣點,這種釣具組合靈敏度高。

  垂釣時,在餌釣剛落底後,這時浮漂帶著餌鉤隨波浪晃動,餌食似有動感,對蝦虎魚的誘惑力很強,當浮漂明顯被拉進水中時,即可揚竿得魚。

  手竿無漂釣:海中風浪一般較大,浮漂隨波浪起伏,難以看消浮漂的抖動情況,因此,無漂釣就體現了其優勢。所用釣具,除墜子稍重外,其餘同手竿帶漂釣,墜重6-8克,採用墜下雙鉤,墜鉤相距20-25釐米。

  垂釣時將餌鉤甩入釣點。施釣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左右拖釣,即將餌鉤向左或向右慢慢拖動;二是垂直提放,即當餌鉤沉底後,緩緩上提30-40釐米,再徐徐放下,反覆提放。蝦虎魚看見餌鉤,就會上前吞之,這時手感知有較大下曳力,提竿即可得魚。

  手竿遊釣:定點釣,容易將某處魚釣光,也可能遇上該處魚兒不多。為此,應經常更換釣點。手竿可用4-5米的輕便竿,最好是又輕又結實的碳素竿,釣線直徑0.25-0.30毫米,線與竿等長或略長,為避免時時調節浮漂,可用七星漂、中號鉤,採用墜下墜,鉤離墜4-6釐米。

  垂釣時,將釣餌裝於鉤上,可在岸上走動,也可趟水遊釣,其釣法同無漂釣,即垂直誘釣和左右誘釣,引魚上鉤,當看到七星漂沒入水中時,即可揚竿得魚,如該處久釣無咬鉤時,即可遊走他處垂釣。

  海竿釣:有時釣點離岸較遠,要用海竿。海竿長3.6-4.5米,中調竿,釣線直徑0.25-0.30毫米,線長100-200米,中型繞線輪,墜子為橄攬形活墜,墜重10-20克,近投取小值,遠甩取大值,中號鉤,用6-8枚鉤拴成串鉤,鉤組用連線環與主線連線,鉛墜置於最下端。

  垂釣時,將餌鉤用力甩出60米開外,餌鉤入水後略收緊釣線,待魚上鉤,如數分鐘沒有反應,可回收線輪,使線回收30-40釐米,如此反覆,誘魚吞餌,若看到竿尖抖動時,可不提竿,待再次顫動並幅度有所加大時,即可大力提竿得魚。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