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養肉雞應如何育雛

  肉雞飼養成功的關鍵是育雛階段,尤其是掌握好育雛的溫度。適宜的溫度是養雞成功的首要條件,它對提高成活率、生長速度和飼料利用率的關係極大。以下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放養肉雞的育雛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放養肉雞育雛的方法:雛雞的挑選

  雛雞一般挑選體格結實的健康肉雜雛雞,手握感覺充實在彈性,蛋黃吸收良好,臍口閉鎖平整,洩殖腔口附近羽乾淨,絨毛豐滿整潔,色澤鮮豔且長短適中,叫聲清脆,眼睛明亮有神。

  放養肉雞育雛的方法:環境條件

  溫度

  適宜的溫度是養雞成功的首要條件,它對提高成活率、生長速度和飼料利用率有極大的關係。育雛的關鍵在於掌握好溫度,以下是雛雞給溫標準。

  溼度

  溼度對雞的健康和生長影響也較大。如果高溼低溫,很容易受涼感冒,有利於病微生物的生長繁殖,易發球蟲病等。在育雛頭 10 d 內,育雛室要求相對溼度在 65 %左右,10 日齡後,雛雞漸大,飲水量和排糞量增多,應勤換墊料,加強通風,保持相對溼度在 60 %左右為宜,並隨雛雞的日齡增長,而加大通風換氣量。

  光照

  適宜的光照可以促進雛雞的生長髮育和健康,強光會刺激雞的興奮性,影響雞群的休息和睡眠,引起雞相互啄羽、啄肛等惡癖;而弱光照可降低雞的興奮性,使雞保持安靜狀態,這對雞的增重有益。育雛前 2 d 要連續進行48 h 光照,以後每日光照 23 h,關燈 1 h 保持黑暗,使雞一旦在發生狀況停電時不易產生應激。前 2 d 採用強光刺激採食,15 h/20 w,以後慢慢減少;10 d 後 15 h/15 w。

  通風

  保持舍內空氣新鮮和適當流通是養雞的首要條件。通風的目的是減少舍內有害氣體,增加氧氣,同時又能降低舍內的溼度,保持墊料乾燥,減少病原繁殖。否則將造成雞呼吸道疾病增加,體弱多病,增加死亡。育雛室應保持空氣新鮮,在保證溫度足夠的前提下儘量的加強通風換氣。

  放養肉雞育雛的方法:育雛的工作

  1 d:必須保證室內溫度,如上表所寫標準溫度,以後每週下降 2 ℃,直至降到常溫;有強光刺激其採食;有充足的飲水桶和料桶。應先飲水後開食,雛雞進入育雛舍後,休息 h,便可喂水,第1次給水飲水用1:5 000高錳酸鉀水,後可用 5 %的葡萄糖水或溫開水加適量開食補鹽或氨苄青黴素、益生素。雛雞自由採食,用全價料拌溼,以手攥成團、鬆開能散為好。要做到定時定量,少喂勤添,一般以喂八成飽為宜,每次喂料量以 15 ~ 20 min 吃完為宜。

  2 ~ 4 d:注意保證溫度的穩定,溫度不能過高、過低或時高時低。繼續補充適量的維生素及防白痢和慢性呼吸道病的藥物,此時應適當採取換氣措施。另外要按時做新城疫和傳染性支氣管炎疫苗的接種,接種前適當添喂維生素。

  4 ~ 6 d:繼續飼餵防治白痢及慢性呼吸道病的藥物,另外要注意換墊料。

  7 ~ 8 d:在此時應適當調低溫度,加大換氣量。冬天要注意排溼。

  9 ~ 10 d:注意觀察雞群接種後的情況 : 由於仔雞增大了採食量和飲水量,所以應看情況增加通風換氣量,注意溼度不宜過大;應相對把飼養密度降低到 40 ~ 50 羽 /m2;

  10 d 後應注意防治球蟲病。在整個育雛期間要注意防火、防鼠,保持雞群安靜。在育雛的 1 ~ 3 日齡全天光照,3 d 後逐漸縮短光照時間,15 日齡達到僅利用自然光照,不再給予人工補光。適時調整密度,保證雛雞健康生長,第 1 周 50 羽 /m2,第 2 周 40 羽 /m2,第3 周 30 羽 /m2,第 4 周 25 羽 /m2,第 5 周 20 羽 /m2。

  放養肉雞育雛的方法:日常檢查

  日常的檢查主要從雛雞活動、睡眠、採食、飲水、呼吸、糞便等幾個方面檢查。

  1. 活動。健康雞活潑好動、反應敏感、眼明有神;病雞精神萎縮。

  2. 睡眠。溫溼度適合時,健康雞睡眠的姿勢是頭頸伸 直,平坦地伏在墊料上,而且閉上眼睛,不打堆;病雞異樣。

  3. 採食。健康雞採食活躍,不時發出歡快的叫聲,嗉 囊有料,病雞則無料,嗉囊內充滿水液。

  4. 飲水。健康成長雞飲水後會立即離開飲水器,胸部 羽毛不沾水。飲水過多可能發生腸炎,消化不良、球蟲病 或食鹽中毒。

  5. 呼吸。健康雞群呼吸聲基本不可聽到,如果雞隻患 病,呼吸則會有響聲 *** 咳嗽、囉音等 ***。

  6. 糞便。健康雛雞拉的糞便不稀爛,呈灰黑色,表面覆蓋一層白色尿酸鹽,肛門周圍絨毛不沾糞便,病雞的糞 便呈石灰漿樣,說明是雞白痢;糞便呈水樣有泡沫可能是 發生腸炎病消化不良;糞便帶血色樣說明患有球蟲病,糞 便稀爛黃綠色則說明發生雞新城疫及各種傳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