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的飼養事項
現代社會的人的喜好是多種多樣的,喜歡的動物當然也是因人而異。蝸牛不知什麼時候也成了人們所愛。但是對於蝸牛你瞭解多少呢?蝸牛應該如何飼養你知道多少呢?下面又到我們的學習時間啦。這次小編整理的是。
飼養蝸牛,適合於庭院、溝渠、草堆等處作開放性飼養,或用土盆、陶缽、瓷罐、木箱、塑料箱、桶等容器飼養。但作為玩賞為目的的少量飼養,為便於觀賞,則以透明的塑料缸、箱或有機玻璃箱更為合適。箱內應放2個小水槽,一般以飼養10只左右較為適宜。
箱體以大些的為好,因為箱內需要放置6~8釐米厚的飼養土,作為蝸牛的棲息環境。
飼養土可用田園土、沙土、黃沙、煤渣灰、石粉,以3:3:2:1:5:0.5比例混合後在太陽下曝晒數天消毒,再加水,溼度達到40%即成,但飼養1~2個月後即需更換1次。
飼養宜從幼蝸養起,對1月齡幼蝸可喂鮮嫩的小黃瓜、蘋果和嫩捲心菜、青菜葉,每天喂1次,溫度宜控制在25~30度,喂飼量約為蝸牛體重的1/10。
進入冬季,氣溫下降,應將飼養土適當加厚,並在箱內放較厚的一層落葉和棉絮保溫,在溫度降至10度左右,須用空調或燈泡在箱的周圍保暖,但要用黑布包住燈泡,不可讓強光照射。室內若燒煤爐,要將飼養箱轉移他處,不可讓一氧化碳氣味蒸薰,否則蝸牛會被毒死。
箱內壓迫保持清潔衛生,每天要清除掉殘餘食物、糞便和其他汙物,並將食盆洗淨。箱頂要用鐵絲網製成的蓋子蓋住,給予充分通氣,並防止鼠、蚊等天敵危害,特別要防止它最大的天敵-----蟎的侵害,要每隔1周用過氧乙酸稀釋液對飼養環境進行消毒。
蝸牛最需潮潤而最怕乾燥,若箱內比較乾燥,要向箱內噴水,這一點很重要。
關於如何飼養蝸牛,讓我們再詳細地學習學習吧。
一、場地選擇 1、野外養殖:應選擇土質肥沃,疏鬆的田地栽培,綠色植被,種上蔬菜,同時選擇藤類高杆防護類作立體栽培,營造一個適宜蝸牛的“生態之家”,氣溫在18℃以上時間放養。 2、室內養殖:室內要有利於保溫、保溼的房間。空間大小根據規模而定,有通風設施,牆壁四周最好用塑料泡沫板覆蓋,以利保溫。保溼設施可用木箱、泡沫箱,用水泥板分層養殖,高度不要超30公分,具體方法要根據養殖規模而定。飼養土,選擇肥沃的菜園土或發酵土,既能保溼又不會結塊。
二、蝸牛品種的選擇 1、白玉蝸牛個體大,生長速度快,但在冬季刊要保持適宜的溫度為20℃以上。2、光亮蝸牛及散大蝸牛耐寒,冬天不需加溫。在室內自然過冬,但夏天氣溫高要夏眠。白玉蝸牛種螺規格以30-50克、光亮蝸牛15-30克/只、散大蝸牛8-18克/只為宜。初養者要根據本地的氣候,因地制宜,不能盲目引種,要了解每個品種的規格要求後,才能考慮養殖規模。
三、飼料的準備 蝸牛是雜食性動物,常用的飼料有:青飼料,也叫基本料,它含大量的葉綠素,及各種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鮮嫩、易消化,包括各種蔬菜,某些樹葉、小生植物等,蝸牛最喜歡吃的有萵苣葉、蒲公英、還有各種瓜葉和豆葉,多汁飼料有南瓜、東瓜、西瓜皮、葫蘆、地瓜、黃瓜等。糠皮類飼料包括穀類籽實及其加工後的副產品。含有豐富的澱粉、磷、硫和維生素E,氣味芳香,適口性好。如小麥、米糠、玉米粉、豆類、小米等。動物性飼料蛋白質含量高,鈣、磷、維生素B含量豐富,必需的氨基酸也比較齊全,如魚粉、骨粉、蠶蛹粉、蚯蚓粉、蛋殼粉、貝殼粉、蝦殼粉等。飼料的配合:青料80-90%,精飼料10-20%,具體配比根據蝸牛生長的不同時期隨時調整,不能同一配方長期使用,否則會出現僵螺、減少產量。
四、飼養管理 飼料的調製和投喂
1、配製好的飼料、精飼料及蛋白質飼料必須粉碎,瓜果及塊莖切片或拉絲,這樣做的好處是料香,易消化,將精飼料摻水翻拌成糊狀,粘附在青飼料上投喂,投喂的時間要定時,一般從下午5-6點較好,每天一次或二天一次,投喂的數量應掌握在下次投喂時基本吃完為宜。
2、溫度的控制: 適宜的溫度是保證蝸牛正常生長的前提條件,常溫在16-33℃,最佳為26-30℃,溫度下降到15℃時應進行保溫,這樣不會有冬眠期而且生長良好。但要注意保溫時溫室內空氣較少,溫度要求20-25℃之內,不能超過30℃。在炎熱的夏天,要求通風,室內增加噴水次數,達到降低氣溫的要求,光亮蝸牛及散大蝸牛最好在防空洞過夏。
3、溼度的控制: 溼度的高低直接影響蝸牛的生長和繁殖,表土溫度和空氣溼度適中時,活動正常、生長快。當遇到乾燥的環境,蝸牛就不活動。如長期過乾的環境中,蝸牛容易死亡。如何來解決這類矛盾呢?泥土要含有機質的菜園土,加發酵土,這樣的土質中容易保持原有的水份。冬天保溫時注意箱體的密封,使箱內土中的水份不外逃,在每次投喂時,要視實際情況決定噴水量,做到潮溼而不積水。
4、種螺的管理:強壯的種螺要注意青綠飼料與精飼料的配比,增加蛋白質含量高的料,如魚粉、蠶蛹20%,骨粉、陳石灰、精料總比例20%,但要看攝食情況,調整各種比例。種螺環境清潔,土質疏鬆,應及時更換飼養土,帶氣味的土質會影響繁殖與孵化率。種螺產後體質較弱,在產卵期間要注意投喂抗菌素,一般每星期二次,比例0.7%-1%,促使產後恢 復,做到預防為主。孵化方法採用自然孵化,將卵放入孵化箱內形態基本與原生態相同,上面蓋一層潮溼的細土,注意不破碎卵塊,以防卵表面粘膜層過早乾燥或破壞,保持一定的溫、溼度,經過一星期蝸牛就自然出殼,保持溼度用噴霧,水量視溼度而定。
5、幼螺的管理:幼螺出殼後三天再投喂,放少量的嫩葉或嫩花。投喂時間不要太早,開始二天喂一次,以吃完為標準,幼螺的溼度相對要比種螺及生長螺高,保溫時可近放煙道旁,每天噴水時先放飼料後才噴水。幼螺2周內不必喂精料,以後可加精料但要細,另加陳石灰,酵母粉5%,根據生長情況適時調整其配方。
五、運輸方法 種螺運輸前注意不能灑水,也不能在途中投喂飼料和噴水,經過長途運輸,蝸牛本身失水較多,但不是靠噴水來解決,應多投喂瓜果之類的多汁飼料,箱內放盆水讓其自然取食來補充水份,引種前先營造適宜的環境,蝸牛就不會有“戀巢”現象,可減少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