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菊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非洲菊在鮮花店大受歡迎,盆栽卻少有人敢種植,大家都說不了解、難種活,不知道非洲菊怎麼養,今天小編整理了關於非洲菊的養殖方法,供各位參考。

  非洲菊的形態特徵

  葉基生,蓮座狀,葉片長橢圓形至長圓形,長10-14釐米,寬5-6釐米,頂端短尖或略鈍,基部漸狹,邊緣不規則羽狀淺裂或深裂,上面無毛,下面被短柔毛,老時脫毛;中脈兩面均凸起,下面粗而尤著,側脈5-7對,離緣彎拱連線,網脈略明顯;葉柄長7-15釐米,具粗縱稜,多少被毛。

  花葶單生,或稀有數個叢生,長25-60釐米,無苞葉,被毛,毛於頂部最稠密,頭狀花序單生於花葶之頂,於花期舌瓣展開時直徑6-10釐米;總苞鐘形,約與兩性花等長,直徑可達2釐米;總苞片2層,外層線形或鑽形,頂端尖,長8-10毫米,寬約1-1.5毫米,背面被柔毛,內層長圓狀披針形,頂端尾尖。

  長10-14毫米,寬約2毫米,邊緣幹膜質,背脊上被疏柔毛;花托扁平,裸露,蜂窩狀,直徑6-8毫米;外圍雌花2層,外層花冠舌狀,舌片淡紅色至紫紅色,或白色及黃色,長圓形,長2.5-3.5釐米,寬2-4毫米,頂端具3齒,內2裂絲狀,捲曲,長4-5毫米,花冠管短,長約為舌片的1/8,退化雄蕊絲狀,長3-4毫米,伸出於花冠管之外;內層雌花比兩性花纖細,管狀二脣形,長6-7毫米,二脣等長,外脣具3細齒或有時為2齒和1裂片,內脣2深裂,裂片線形,長約4毫米,捲曲,退化雄蕊4-5枚,線形或絲狀,藏於花冠管內;中央兩性花多數,管狀二脣形,長8-9毫米,外脣大,具3齒,內脣2深裂,裂片通常寬,捲曲;花葯長約4毫米,具長尖的尾部;雌花和兩性花的花柱分枝均短,頂端鈍,長不足1毫米。

  瘦果圓柱形,長4-5毫米,密被白色短柔毛。冠毛略粗糙,鮮時汙白色,干時帶淺褐色,長6-7毫米,基部聯合。花期11月至翌年4月。

  非洲菊的地理分佈

  非洲菊原產南非,主產南非南部,另馬達加斯加島上也有大量野生。少數分佈在亞洲。隨著中國溫室技術的進步及國外新型溫室技術的引進,在中國的栽培量也明顯增加,華南、華東、華中等地區皆有栽培。但由於其繁殖速度快,所以被中國廣東列為外來入侵物種。

  非洲菊同屬植物約45種。四季有花,花色有大紅、橙紅、淡紅、黃色等,以春秋兩季最盛。最早進行非洲菊品種改良的是英國人IrwinLynch,用G.jamesonii和G.vurufolia***綠葉非洲菊***雜交。以後法國人M.Adent繼續改進,育成了大量切花品種。另外日本也育成了重瓣品種,花型、花色多樣,統稱***非洲菊,用於切花,盆花。

  非洲菊的生長習性

  喜冬暖夏涼、空氣流通、陽光充足的環境,不耐寒,忌炎熱。喜肥沃疏鬆、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沙質壤土,忌粘重土壤,宜微酸性土壤,生長最適pH為6.0~9.0。

  非洲菊原產南非,適應溫和氣候,耐熱、稍耐寒,喜冬季溫暖、夏季涼爽、空氣流通、陽光充足的環境。生長適溫白天為20C--25C,夜間16C左右。開花適溫不低於15C,白天不超過26C的生長環境可週年開花。冬季休眠期適溫為12C-15C,低於7C時停止生長。屬半耐寒性花卉,可忍受短期的0℃低溫。

  非洲菊為喜光花卉,冬季需全光照,但夏季應注意適當遮蔭,並加強通風,以降低溫度,防止高溫引起休眠,對光周期的反應不敏感,自然日照的長短對花數和花朵質量無影響。非洲菊要求疏鬆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土層深厚、微酸性的沙質壤土。

  非洲菊的主要品類

  非洲菊的品種可分主要可分為矮生盆栽型和現代切花型。盆栽型別主要是F1代雜交種,具花期一致、色彩變化豐富、生育期短、習性整齊、多花性強等特點;切花類品種花梗筆直、花徑大的可達15cm,花期長、終年可開花、觀賞時間持久,瓶插壽命長達7~10d。切花型又可分為單瓣型、半重瓣型、重瓣型;根據顏色可分為鮮紅色系、粉色系、純黃色系、橙黃色系、純白色系等。

  市場上不同型別品種又可分為:

  1、窄瓣型:舌狀花瓣寬4~4.5mm、長50mm,排成1~2輪;花序直徑12~13cm,花盤小,花梗粗5~6mm、長50cm。單株年產量30枝以上。

  2、寬瓣型:舌狀花瓣寬5~7.5mm、長41~48mm,60瓣左右,排成1~3輪;花序直徑11~13cm,花梗粗6mm、長50~70cm。單株年產量20枝以上。常見的有瑪林:黃花重瓣;黛爾非:白花寬瓣;海力斯:硃紅花寬瓣;卡門:深玫紅花寬瓣;吉蒂:玫紅花瓣、黑心。尤以黑心品種深受人們喜愛。

  非洲菊的養殖方法

  種植方法

  繁殖方式

  非洲菊多采用組織培養快繁,採用分株法繁殖,每個母株可分5~6小株;播種繁殖用於矮生盆栽型

  種苗選擇苗高11-15cm、4-5片真葉的種苗定植。優質種苗標準:種苗健壯,葉片油綠,根系發達、鬚根多、色白,葉片無病斑、蟲咬傷缺口和機械損傷。

  土壤準備

  1、土壤耕作和基肥:種植前深耕一次***30-40cm***,將化肥和廄肥***每畝施腐熟廄肥2000kg,5m3腐殖土,過磷酸鈣65kg,複合肥50kg***施入土壤後深翻***15-25cm***。

  3、土壤消毒:採用甲醛消毒和維博畝等化學藥品***暫定***消毒,以40%工業甲醛消毒為例:稀釋濃度為1%,均勻噴灑土壤,噴灑後迅速蓋好塑料薄膜密閉悶薰,2-3天后揭膜,風乾土壤兩週後淋水沖洗,再過兩週後方可定植。不同的消毒藥品根據使用說明和試驗決定。第一次種植的土壤不必消毒。

  採用人工培養土栽培非洲菊可明顯提高產量和質量,請參考配方:腐殖質5份;珍珠岩2份;泥炭3份自配培養土進行栽植,但此法生產成本相對較高。亦可進行大田栽植,應選擇至少具有25釐米以上深厚土層適合非洲菊生長的壤土進行定植;定植前應施足基肥,一般每畝施畜牧肥5噸,雞糞600公斤,過磷酸鈣100公斤,草木灰300公斤,有機肥要充分腐熟,所有肥料要和定植床的土壤充分混勻翻耕,做成一壟一溝形式,壟寬40釐米,溝寬30釐米,植株定植於壟上,雙行交錯栽植,株距25釐米。栽植時應注意將根莖部位略顯露於土壤,防止根基腐爛。定植後在溝內灌水。

  定植

  定植時間:週年均可定植,但從生產及銷售的角度考慮,4-6月份為較理想。

  定植方式:每畦種3行,中行與邊行交錯定植,株距30cm,每平方米定植9-10株,每棚可栽種1100餘株。

  定植方法:種植前2-3天,給土壤澆透水;種植時間在陰天或晴天的早晨和傍晚進行;栽種時要深穴淺植,根頸部位露於土表1-1.5cm,否則,植株易感染真菌病害,如果植株栽得太淺,採花時易拉鬆或拉出植株;栽完後及時澆透水。

  盆栽方法

  盆栽非洲菊在日常生產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生產溫室要具備通風、遮陽以及加溫用設施。如果條件允許,還應配備苗床、地布或灌溉系統。溫室要有密閉性,防止昆蟲入內。

  2、溫室內溫度應控制在15℃至25℃之間,最高不要高於30℃,最低不低於13℃。一般生產日平均溫度為18℃至19℃,超過19℃就應通風。同時,夜溫不宜太高,否則會影響正常的花芽分化,理想的夜溫應該在15℃至18℃之間。

  3、使用透氣和排水效能良好的介質,最好是泥炭和珍珠岩混合的基質。pH值為5.5至6.0,EC值為0.7至1.0,有利於微量元素的吸收。

  4、盆栽非洲菊對水分非常敏感,因此必須保證澆水的正確時間,在早晨或傍晚澆水,入夜時要使植株相對乾燥。植株開始長根時必須從下部澆水,可以採用底部滲透的方式;高溫期間可以從植株上方澆水,但要注意防止從植株中心部位開始產生的真菌黴變。

  5、非洲菊比較喜肥,夏季施肥時氮與鉀的比例為2誜1,冬季為1.5:l。肥料pH值應為5.5至6.0。

  6、非洲菊在生長過程中最適宜的日照長度是11小時至13小時,因此在低光照的時候可以進行人工補光。一般人工補光的要求是每平方米3500至4000勒克斯。需要注意的是,補光要在植株上盆4周後進行。

  7、非洲菊從上盆到開花,如果是夏季生產,需要8周至9周;冬季生產需要11周至12周。盆的大小為10釐米至15釐米。溫室內每平方米大約可以生產30盆,但是要注意當植株長到一定大小後應及時拉開。[2]

  栽培管理

  1、小苗期的管理:定植後用70%的遮陽網遮光7-10天,待苗成活後再逐漸增加光照;通過側膜和頂膜的開啟和關閉來調節晝夜溫度,晝溫保持在22-25℃,夜溫20-22℃,持續1個月;這個時期用噴淋澆水,澆水時間在早晨為好。在植株旁控一個小洞,來指示土壤的溼度,水分不宜過乾和過溼,澆水頻率5天一次,但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要根據土壤結構、天氣狀況等具體來定;每天逐株檢查,及時剔除帶病植株,補上健壯小苗。

  2、成苗期的管理:種植後1個月左右,非洲菊就進入旺盛生長期,光照過強時需適當遮蔭;溫度調為夜間14-16℃,白天18—25℃為最低溫度;每隔1周用0.1%的複合肥***N:P:K為15:15:15***澆1次,每2周用0.1%的磷酸二氫鉀噴施1次葉面肥;噴施廣譜殺菌劑,如甲基託布津800-1000倍液2-3次防病。

  3、花期的管理:3-4個月左右即進入花期。每隔1周施用N:P:K=12:12:17的複合肥1次。採用葉面噴施微肥,一般25天1次,每次用0.1-0.2%Ca***NO3***2.4H2O,0.1-0.2%的螯合鐵加0.1-0.2%的硼砂加5-10ppm的鉬酸鈉進行葉面交替噴施;澆水採用滴灌,澆水原則是“不幹不澆,澆則澆透”,切忌不要從葉叢中澆水。棚內相對溼度保持在80%-85%;及時拔草,清除病葉、枯葉,拔出病株並用生石灰進行植穴的土壤消毒;夏季花期,要注意遮陽及通風降溫,冬季花期,注意保溫及加溫,尤其應防止晝夜溫差太大,以減少畸形花的產生。

  非洲菊的養殖注意事項

  非洲菊色彩在盛夏期,尤其在乾旱缺水情況下,花瓣色彩黑淡;而在適溫的9~10月或翌年3~6月期間所開的花,色彩鮮豔。這表明;非洲菊對溫度和光照強度反映較為敏感,夏季需保持土壤的溼潤、不受旱,遮蓋50%透光率的遮光網,並向葉面噴霧,以增加空氣溼度和降低溫度;冬季應充分作好保暖工作、不受凍,夜間溫度不低於10℃,白天不低於15℃,這些對提高非洲菊的鮮豔度均十分有益。

  應用栽培設施,儘量滿足非洲菊苗期、生長期和開花期對溫度的要求,以利正常生長和開花。中國華南地區外均不能露地越冬,需進行溫室栽培,長江流域以外可用不加溫的大棚栽培。在夏季,棚頂需覆蓋遮蔭網,並掀開大棚兩側塑料薄膜降溫。冬季外界夜溫接近0℃時,封緊塑料薄膜降,棚內一定需增蓋塑料薄膜。遇晴暖天氣,中午揭開大棚南端薄膜通風約一小時。

  定植後苗期應保持適當溼潤並蹲苗,促進根系發育,迅速成苗。生長旺盛應保持期應保持供水充足,夏季每3-4天澆一次,冬季約半個月一次。花期灌水要注意不要使葉叢中心沾水,防止花芽腐爛。露地栽培要注意防澇。另外,灌水時可結合施肥。非洲菊為喜肥宿根花卉,對肥料需求大,施肥氮、磷、鉀的比例為15:18:25。追肥時應特別注意補充鉀肥。一般每畝施銷酸鉀2.5公斤,硝酸銨或磷酸銨1.2公斤,春秋季每5-6天一次,冬夏季每10天一次。若高溫或偏低溫引起植株半休眠狀態,則停止施肥。非洲菊基生葉叢下部葉片易枯黃衰老,應及時清除,既有利於新葉與新花芽的萌生,又有利於通風,增強植株長勢。


猜你感興趣:

1.怎樣種植非洲菊

2.

3.蟹腳蘭的養殖方法是什麼

4.非洲菊養殖方法是什麼

5.如何種植盆栽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