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養寵物蝸牛的方法是什麼

  蝸牛天生憨態可掬,尤其是它慢騰騰的運動速度,以天然呆的身份備受人們的喜愛,成為人們的新型寵物。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飼養寵物蝸牛的方法,一起來看看。

  飼養寵物蝸牛的方法

  養殖的器具

  對於寵物蝸牛來說,為了有更好的觀賞效果我們常常使用一些透明的器具,如塑料材質,玻璃材質的的都可以。器具的大小不宜太大,以為蝸牛的活動範圍不大,以十幾釐米的小魚缸最佳。

  食物

  寵物蝸牛不同於商品蝸牛,所以我們養殖是不比購買專業飼料,餵它一些瓜果菜葉即可,比如捲心菜的葉子是個不錯的選擇,一般餵食時,將菜葉沖洗乾淨就行了。

  溼度

  準備好養殖的器具時,在底部鋪一層窗戶上面的那層紗。然後每天用噴壺給它加溼,讓它不至於生病,在器皿的底部不要加水,容易滋生細菌,造成蝸牛得病。

  光照

  蝸牛不喜歡強光,它喜歡溫暖溼潤庇廕的地方,所以在養殖時也要注意不要讓它遭受強光的照射,否則它會仙去。

  溫度

  最適宜的養殖溫度是十六度到三十度,一定要控制好溫度。

  蝸牛的介紹

  有甲殼,形狀像小螺,顏色多樣化。頭有四個觸角,爬動時頭伸出,體長一釐米左右,受驚時則頭身一起縮排甲殼中。蝸牛身上有唾涎,能制約蜈蚣、蠍子;爬過後會留下一條長長的銀痕。六、七月熱時會自懸在葉下,往上升高,直到唾涎完了後自己死亡。在乾旱地方只有雨後才出現,晴天幾乎見不到。

  大陸上生活的螺類,約22,000種。大多都屬於腹足綱。肺螺亞綱***Pulmonata***,少數屬於前鰓亞綱。***取食腐爛植物質,產卵於土中。在熱帶島嶼***如古巴***最常見,但也見於寒冷地區***冬天蟄伏***。樹棲種類的色澤鮮豔,而地棲的通常單色。非洲的瑪瑙螺屬***Achatina***體型最大,多超過25公分。歐洲的大蝸牛屬的幾個種常作佳餚,尤其在法國。參閱腹足類***gastropod***條。

  蝸牛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雖然它的嘴大小和針尖差不多,但是卻有26000顆牙齒左右。在蝸牛的小觸角中間往下一點兒的地方有一個小洞,這就是它的嘴巴,裡面有一條鋸齒狀的舌頭,科學家們稱之為“齒舌”。

  蝸牛並不是生物學上一個分類的名稱。一般指大蝸牛科的所有種類動物,廣義的也包括腹足綱其他科的一些動物〔包括蛞蝓等〕。一般西方語言中不區分水生的螺類和陸生的蝸牛,漢語中蝸牛隻指陸生種類,雖然也包括許多不同科、屬的動物,但形狀都相似。蝸牛有一個比較脆弱的,低圓錐形的殼,不同種類的殼有左旋或右旋的,頭部有兩對觸角,後一對較長的觸角頂端有眼,腹面有扁平寬大的腹足,行動緩慢,足下分泌黏液,降低摩擦力以幫助行走,黏液還可以防止螞蟻等一般昆蟲的侵害。

  蝸牛一般生活在比較潮溼的地方,在植物叢中躲避太陽直晒。在寒冷地區生活的蝸牛會冬眠,在熱帶生活的種類旱季也會休眠,休眠時分泌出的黏液形成一層幹膜封閉殼口,全身藏在殼中,當氣溫和溼度合適時就會出來活動。蝸牛幾乎分佈在全世界各地,不同種類的蝸牛體形大小各異,非洲大蝸牛可長達30釐米,在北方野生的種類一般只有不到1釐米。一般蝸牛以植物葉和嫩芽為食,因此是一種農業害蟲。但也有肉食性蝸牛,以其他種類蝸牛為食。現在這種人工養殖可食用的蝸牛已經隨同法國烹飪向世界各地傳播。蝸牛是雌雄同體的,有的種類可以獨立生殖,但大部分種類需要兩個個體交配,互相交換精子。普通蝸牛將卵產在潮溼的泥土中,一般兩到四周後小蝸牛就會破土而出。一次可產100個卵。蝸牛的天敵很多,雞、鴨、鳥、蟾蜍、龜、蛇、刺蝟都會以蝸牛作為食物,主要以蝸牛為食。一般蝸牛壽命可以活2-3年,最長可達7年,但大部分可能當年就成為其他動物的食物。蝸牛在各種文化中的象徵意義也不相同,在中國,蝸牛象徵緩慢、落後;在西歐則象徵頑強和堅持不懈;有的民族以蝸牛的行動預測天氣,蘇格蘭人認為如果蝸牛的觸角伸的很長,就意味著明天有一個好天氣。

  蝸牛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屬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富含20多種氨基酸的高檔營養滋補品。蝸牛屬腹足綱陸生軟體動物,種類很多,遍佈全球。據有關資料記載,世界各地有蝸牛四萬種。在我國各省區都有蝸牛分佈,生活在森林、灌木、果園、菜園、農田、公園、庭園、寺廟、高山、平地、丘陵等地。但有飼養和食用價值的種類卻很少。蝸牛作為人類的高蛋白低脂肪的上等食品和動物性蛋白飼料,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

  蝸牛是陸地上最常見的軟體動物之一,它主要以植物為食,特別喜歡吃作物的細芽和嫩葉,所以野生的蝸牛對農作物危害較大。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變害為利,把蝸牛進行人工飼養,讓蝸牛為人類提供營養價值很高的蝸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