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種植大田韭菜

  韭菜適應性強,抗寒耐熱,全國各地到處都有栽培。那麼怎樣在大田中種植它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大田種植韭菜的方法。

  種植大田韭菜:土壤

  選擇地勢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耕層深厚、肥沃、土壤結構適宜、理化性狀良好,以沙培土為宜,前作非百合科蔬菜。

  種植大田韭菜:育苗

  選用種子飽滿、無雜質、無蟲口,抗寒抗病蟲,耐熱、分櫱力強,外觀和內在品質好的品種。育苗地畝用種量5-6公斤,可移栽大田6-7畝。

  種子處理:可用幹籽直播***春播為主***,廣州地區多在10-12月播種,3-4月移栽,也可用40℃溫水浸種12小時,除去秕籽和雜質,將種子上的粘液洗淨後催芽。將浸好的種子用溼布包好放在16-20℃的條件下催芽,每天用清水沖洗1-2次,60%以上的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

  整地施肥:苗床應選擇旱能澆、澇能排的高燥地塊,宜選用沙壤土,播種前要進行深翻,在臨近播種前再行淺耕,細耙,並結合施肥,整平做畦,畦高12-14釐米,畦寬100-120釐米。櫱節為宜。

  種植大田韭菜:水肥管理

  定植後3天連澆兩次水,及時鋤劃2-3次蹲苗,土壤半乾溼狀態,進入雨季應及時排澇。韭菜的耐肥力很強,定植前深翻整地***2米包坑***施足腐熟基肥,畝施2000公斤,施肥原則是有機肥和無機肥配合使用,比例不低於1:1。

  施肥要根據長勢、天氣、土壤乾溼度情況,採取輕施勤施的原則,苗高35釐米以下,畝施2%複合肥水500公斤;苗高35釐米以上,畝施3%腐熟糞肥800公斤,同時加施複合肥5公斤,天氣乾旱要加大稀釋倍數。

  定植後45天可收少量韭花,當年著重"養根壯秧",採收適宜在清晨。定植初期混播芫茜、或其他葉菜,可降溫和增收。

  種植大田韭菜:播種

  將溝***畦***普踩一遍,踩實,順溝***畦***澆水,水滲後,將已催芽的種子混2-3倍的砂子撒在溝畦內,上覆細土,播種後覆蓋薄膜或稻草,70%幼苗出土時撤除床面覆蓋物。播後水肥管理。出苗前需2-3天澆水一次,保持土表溼潤,從齊苗至苗高16釐米,7天左右澆一次水,結合澆水,每追諉氮肥3公斤,高溼雨季排水防澇。立秋後,結合澆水追肥兩次,每次畝施氮肥4公斤,定植前一般不收割,以促進壯苗養根。天氣轉涼,應停止澆水。另外要及時除草。

  種植大田韭菜:定植

  苗期120天,幼苗長有7-9片葉,株高到18-20釐米時為定植期。定植時要錯開高溫高溼季節。定植方式主要有:單株密植、小叢密植、小壟叢植、寬壟大撮等。將韭菜苗起出,剪去鬚根先端,留2-3釐米,以促新根發育,再將葉子剪去一段,以減少葉面蒸發,維持根系吸收和葉面蒸發平衡。株行距10×20CM,每穴栽苗8-10株;或30-36×20CM,每穴定植20-30株,栽植深度以不埋住分  培育韭黃

  當年新種的韭菜多不採收韭青,第二年為盛產期,以收穫韭青、韭花為主,週年都可以收穫韭青,每收一次即進行中耕鬆土、施肥和培土。如計劃下造要軟化韭黃時,收韭青延長7天時間收割。培育韭黃的方法很多,本地多采用瓦筒軟化法。

  此法是用一種特製的高30-40CM,直徑15-20CM圓形瓦筒,現較多采用水泥倒製品,用它罩在韭菜上進行遮光,上端的筒口,白天用筒蓋遮住,晚上開啟通風降溫。軟化前要中耕除草,追施一次重肥,培上泥漿和防蟲。軟化時間,夏季7-8天;冬季10-12天。第三年多是一青一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