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淺生槽種植方法視訊

  應用山藥淺生槽定向栽培技術,種植時無須深挖洞,而是將山藥種植在預先斜埋好的淺生槽上,採收時只需用簡單工具或直接用雙手扒開表土即可,而且品相好。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

  一、土壤選擇

  紫山藥用淺生槽定向栽培生產對土壤要求不高,中性或偏弱酸弱鹼的砂土、壤土、粘土、土層深淺、地下水位高低都可以應用種植,但以土質肥沃、土層深厚、排灌方便的砂壤土更有利於其生長,達到高產高效的目的。

  二、種薯處理、催芽

  1、種薯處理:選擇符合本品種特性、無病蟲害、充分老熟的薯塊作種。種植前25-30天將山藥種薯塊莖切成長50-100克的帶皮小塊,用25%多菌靈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浸種消毒10分鐘,取出晾乾後可直接進行催芽;或將種薯塊莖切口蘸生石灰或草木灰,並按頭部、中間、尾部分別進行晒種1-3天,以打破種薯的休眠促進發芽。晒種程度為種薯小塊傷口向內萎縮,並從斷面中間裂開為宜。

  2、催芽:先在室內或田間畦面上鋪3-5釐米河沙,將種薯小塊放在河沙上鋪成10釐米左右厚度,然後蓋上3-5釐米溼稻草或河沙,如遇低溫或陰雨時應支撐覆蓋小拱棚保溫、防腐爛。經過20-25天,當種薯小塊長出的幼芽長5釐米左右時即要及時定植。

  三、整地、放入淺生槽及基質、施基肥

  1、整地:採用單行種植,每畦包溝1.8米,地勢高、地下水位低、排水方便,則畦可小些、溝可淺些。土壤先深耕晒白,2月下旬至3月初起畦,做成畦高30-40釐米,畦面寬1.3-1.4米的高畦。按株距18-20釐米用小鋤頭或相應農機、農具開挖寬7釐米、長120 釐米的平行斜小溝,斜度為15度,上端深10-15釐米,下端深25-30釐米,每畝可挖1800-2000條平行斜小溝。

  2、放入淺生槽及基質:平行斜小溝開挖後及時放入適合山藥生長的淺生槽,淺生槽內施放足量的鬆軟填料。鬆軟填料可選用粉砂,也可以選用取材來源方便的腐熟木糠、蘑菇渣、甘蔗渣、藥渣或穀殼等,再按每畝加入腐熟雞糞或鴿糞200-300公斤、生物有機肥100公斤、過磷酸鈣25-50公斤與鬆軟填料拌勻。除淺生槽上端10-15釐米部分不需施放鬆軟填料而只回填泥土外,要將淺生槽其餘空間放滿足夠的鬆軟填料,鬆軟填料的多少對塊莖的正常伸長、外形是否順直有重要影響。

  3、施基肥:應用淺生槽定向栽培的山藥的吸收根主要分佈在表土層,基肥無需深施,施到土層5-15釐米即可。放入鬆軟填料後,結合回填泥土,每畝均勻撒施腐熟雞糞或鴿糞200-300公斤作基肥。回填泥土時覆蓋5-10釐米土層,要求做到淺生槽兩端不宜露出或低過溝底。淺生槽上端留下播種標記準備種植。

  四、種植

  1、種植時間:宜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根據當地的氣候特點,當氣溫回升到15℃以上,地溫穩定達到12℃以上時選擇晴天或陰天種植,一般要避免烈日暴晒,宜選擇下午種植。

  2、種植方法:與淺生槽平行放置帶芽種薯小塊,要求種薯小塊種皮、芽朝上,覆蓋泥土5-10釐米厚。種植時每株只留1-2個健壯的幼芽,多餘幼芽徹底摘除,覆蓋泥土時注意不要把幼芽弄斷。

  五、田間管理

  1、除草:種植後1-2天在土壤潮溼時或雨後用90%乙草胺乳油350倍液或96%金都爾乳油2000倍液兌水噴霧,噴灑在淺生槽下端畦面、畦側和水溝。在生長期間如有雜草,可用克無蹤300倍液兌水噴霧防除,但要注意藥液不能濺射到山藥藤蔓上。也可以選擇人工除草或用黑色地膜覆蓋。

  2、地膜覆蓋畦面:在出苗後搭架前,宜在雨後或淋溼後進行,用1.5米寬的黑色地膜覆蓋畦面並壓緊。

  3、搭架引蔓、整枝:種植10-20天后,當苗高20釐米時,應及時插籬竹搭架。搭架常用的方式有企排式籬笆架、跨溝人字架、跨溝井字架或棚架,以跨溝井字架方式較抗風、通風透光和便於田間操作。在插籬竹時要注意不能插在淺生槽上。每株山藥留藤蔓1條並引藤蔓上架,避免幼嫩藤蔓自然纏繞造成難以摘除側蔓,或幼嫩藤蔓過長未上架而倒伏在地面受晒燙死。在6-9月,應及時將種薯長出的數條幼嫩藤蔓從基部摘除,保留的藤蔓把1.5米以下葉腋間長出的側蔓也要摘除。

  4、施肥培土。齊苗後每20-30天追肥一次,連施3-4次,每次每畝施複合肥5-10公斤。種植後120天左右開始轉入塊莖生長期時重施攻薯肥,畝施20-30公斤複合肥、花生麩25公斤或生物有機肥100公斤。施肥應在雨後或灌水後,同時應及時進行培土。覆蓋在淺生槽上的土層保持10-15釐米厚。

  5、水分管理。山藥較耐旱,對水分要求不嚴,苗期和塊莖生長初期以保持土壤溼潤為好,但塊莖進入生長旺盛期以後,應保證有充足水分均勻供應。9-11月是山藥塊莖快速伸長膨大期,特別要保持土壤溼潤,如水源不足對產量影響較大,因此有條件的應儘可能安裝滴灌或微噴灌保證水分供應。塊莖收穫前20天應停止澆水,以利採收後銷售或貯藏。

  六、病蟲害防治

  山藥的病蟲害主要有斜紋夜蛾和炭疽病。防治斜紋夜蛾可選用10%除盡懸浮劑、5%美除懸浮劑、20%米滿懸浮劑噴霧防治,抓住卵孵化期及低齡幼蟲期施藥;防治炭疽病用7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25%咪鮮胺乳油、30***%***苯丙甲環唑懸浮劑等,夏秋季雨水來臨前噴施效果更好。用藥原則是防重於治,各種藥劑交替使用。

  七、精細採收

  一般在霜降時開始採收。採收時宜在晴天上午,把淺土層稍微翻開後,就可將整條山藥塊莖輕鬆取出,就地晾乾表皮水分後,對薯塊進行分級包裝貯運。收穫時,應儘量減少薯塊的破損率,輕裝、輕運、輕卸,防止塊莖產生機械傷。採收山藥塊莖後保留淺生槽在畦中,翻晒一段時間後重新加入鬆軟填料並覆蓋泥土,待適宜季節時可繼續種植,2-3年內可不用重新整畦放入淺生槽。

  山藥淺生槽種植技術

  一、土壤選擇

  臺灣紫參淮山採用淺生槽定向栽培對土壤要求不高,無論砂土、壤土、粘土、土層深淺、地下水位高低都可以應用種植,但以土質肥沃、土層深厚、排灌方便的砂壤土更有利於其生長。

  二、種薯處理、催芽

  1、種薯處理:選擇符合品種特性、無病蟲害、充分老熟的薯塊作種。種植前25-30天將淮山種薯塊莖切成長4-5釐米的帶皮小塊,用25%多菌靈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浸種消毒10分鐘,取出晾乾後可直接進行催芽,或將種薯塊莖切口蘸石灰或草木灰,並按頭部、中間、尾部分別進行晒種1-3天,以打破種薯的休眠促進發芽。晒種程度為種薯小塊傷口向內萎縮,並從斷面中間裂開。

  2、催芽:先在室內或田間畦面上鋪3-5釐米河沙,將種薯小塊放在河沙上鋪成10釐米左右厚度,然後蓋上3-5釐米溼稻草或河沙,如遇低溫或陰雨時應支撐覆蓋小拱棚保溫、防腐爛。經過20-25天,當種薯小塊長出的幼芽長5釐米左右時即要及時定植。

  三、整地、放入淺生槽及基質、施基肥

  1、整地:採用單行種植,每畦包溝1.8米,地勢高、地下水位低、排水方便,則畦可小些、溝可淺些。土壤先深耕晒白,2月下旬3月初起畦,做成畦高30-40釐米,畦面寬1.3-1.4米的高畦。按株距18-20釐米用小鋤頭開挖寬約7釐米、長120 釐米的平行斜小溝,斜度為15度左右,上端深約10釐米,下端深約25-30釐米,每畝可挖1800-2000條平行斜小溝。

  2、放入淺生槽及基質:平行斜小溝開挖後及時放入適合淮山生長的特製淺生槽***半圓形套管***,淺生槽內施放足量的鬆軟填料。鬆軟填料可選用粉砂,也可以選用取材來源方便的腐熟木糠、蘑菇渣、甘蔗渣、藥渣或穀殼等,再按每畝加入腐熟雞糞或鴿糞200-300公斤、生物有機肥100公斤、過磷酸鈣25-50公斤與鬆軟填料拌勻。除淺生槽上端10-15釐米部分不需施放鬆軟填料而只回填泥土外,要將淺生槽其餘空間放滿足夠的鬆軟填料,鬆軟填料的多少對塊莖的正常伸長、外形是否順直有重要影響。

  3、施基肥:應用淺生槽定向栽培的淮山的吸收根主要分佈在表土層,基肥無需深施,施到土層5-15釐米即可。放入鬆軟填料後,結合回填泥土,每畝均勻撒施腐熟雞糞或鴿糞200-300公斤作基肥。回填泥土時覆蓋5-10釐米土層,要求做到淺生槽兩端不宜露出或低過溝底。淺生槽上端留下播種標記準備種植。

  四、種植

  1、種植時間。宜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根據當地的氣候特點,當氣溫回升到12℃以上,地溫穩定達到10℃以上時選擇晴天或陰天種植,一般要避免烈日暴晒,宜選擇下午種植。

  2、種植方法。與淺生槽平行放置帶芽種薯小塊,要求種薯小塊種皮向下,芽和切面朝上,覆蓋泥土5-10釐米厚。種植時每株只留1-2個健壯的幼芽,多餘幼芽徹底摘除,覆蓋泥土時注意不要把幼芽弄斷。

  五、田間管理

  1、除草:種植後1-2天在土壤潮溼時或雨後用90%乙草胺乳油350倍液或96%金都爾乳油2000倍液兌水噴霧,噴灑在淺生槽下端畦面、畦側和水溝。在生長期間如有雜草,可用克無蹤300倍液兌水噴霧防除,但要注意藥液不能濺射到淮山藤蔓上。也可以選擇人工除草。

  2、地膜覆蓋畦面:在出苗後搭架前,宜在雨後或淋溼後進行,用1.5米寬的黑色地膜覆蓋畦面並壓緊。

  3、搭架引蔓、整枝:種植10-20天后,當苗高20釐米左右時,應及時插籬竹搭架。搭架常用的方式有企排式籬笆架、跨溝人字架、跨溝井字架或棚架,以跨溝井字架方式較抗颱風、通風透光和便於田間操作。在插籬竹時要注意不能插在淺生槽上。每株淮山留藤蔓1條並引藤蔓上架,避免幼嫩藤蔓自然纏繞造成難以摘除側蔓,或幼嫩藤蔓過長未上架而倒伏在地面受晒燙死。在6-9月,應及時將種薯長出的數條幼嫩藤蔓從基部摘除,保留的藤蔓把1.5米以下葉腋間長出的側蔓也要摘除。

  4、施肥培土。齊苗後每20-30天追肥一次,連施3-4次,每次每畝施複合肥5-10公斤。種植後120天左右開始轉入塊莖生長期時重施攻薯肥,畝施20-30公斤複合肥、花生麩25公斤或生物有機肥100公斤。施肥應在雨後或灌水後,同時應及時進行培土。覆蓋在淺生槽上的土層保持10-15釐米厚。

  5、水分管理。淮山較耐旱,對水分要求不嚴,苗期和塊莖生長初期以保持土壤溼潤為好,但塊莖進入生長旺盛期以後,應保證有充足水分均勻供應。9-11月是淮山塊莖快速伸長膨大期,特別要保持土壤溼潤,如水源不足對產量影響較大,因此有條件的應儘可能安裝滴灌或微噴灌保證水分供應。塊莖收穫前10天左右應停止澆水,以利採收後銷售或貯藏。

  六、病蟲害防治

  淮山的病蟲害主要有斜紋夜蛾和炭疽病。防治斜紋夜蛾可選用10%除盡懸浮劑1500倍液,或5%美除懸浮劑1500倍液,20%米滿懸浮劑1000倍液噴霧防治,抓住卵孵化期及低齡幼蟲期施藥;防治炭疽病在發病初期選用70%安泰生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10%世高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鋅500倍液、25%施保克乳油2000倍液或70%品潤幹懸浮劑600倍液,夏秋季雨水來臨前噴施效果更好。

  七、精細採收

  一般可在12月左右開始採收,採收期可持續到次年4月。採收時宜在晴天上午,把淺土層稍微翻開後,就可將整條淮山塊莖輕鬆取出,就地晾乾表皮水分後,對薯塊進行分級包裝貯運。收穫時,應儘量減少薯塊的破損率,輕裝、輕運、輕卸,防止塊莖產生機械傷。採收淮山塊莖後保留淺生槽在畦中,翻晒一段時間後重新加入鬆軟填料並覆蓋泥土,待適宜季節時可繼續種植,2-3年內可不用重新整畦放入淺生槽***淺生槽可連續使用3-5年***。

  據測算,淮山採用淺生槽定向栽培技術後,每人每天可以收穫淮山0.3畝500-600株,比深溝種植每人每天收穫淮山0.03畝50-60株,每畝可節省25-30個勞動力。且種植的淮山塊莖順直長圓、飽滿、光滑、皮色佳,增產20-45%。塊莖耐貯藏,商品價值高,值得大面積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