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白芨種植技術

  白芨又叫紫蘭、苞舌蘭、連及草,常用中藥材之一,目前,野生的白芨已經很少了,人工栽培的較多,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繁殖採用塊莖繁殖。選種與種栽貯藏:在 9 -10 月收穫時,選當年生具有老稈和嫩芽的塊莖作種栽。南方宜隨挖隨栽;北方,將種栽貯藏至翌春栽種。貯藏方法:白芨塊莖挖回後置通風乾燥處晾數日。然後,將 1 份種莖與 2-3 倍的清潔稍乾的細河砂混合貯藏於通風、陰涼、乾燥的屋內一角。少數種莖可與細砂混合後裝入木箱內貯藏。箱頂不要加蓋,並注意經常檢查,發現黴變及時處理。

  1. 選地整地選擇土層深厚、肥沃疏鬆、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以及陰溼的地塊種植。前作收穫後,翻耕土壤 20 釐米以上,每畝施入腐熟廄肥或堆肥 1500-2000 公斤,翻入土中作基肥。於栽種前,再淺耕 1 次,然後整細耙平,作成寬 1.3 米的高畦栽種。

  2. 栽種長江以南地區多於 9-10 月秋栽; 西北地區宜於 3-4 月春栽。秋栽,選當年生,具嫩芽的塊莖分切成小塊,每塊需有芽 1-2 個。 然後, 按行距 33 釐米,株距 23-25 釐米,挖深 10-13 釐米的穴,摟平穴底,每穴栽入種莖 3 塊。栽時,將芽嘴向處, 呈三角形錯開,平擺於穴底。栽後,覆細肥土或火土灰,澆 1 次稀薄人畜糞水,蓋土與畦面平齊。

  田間管理

  1. 中耕除草一般每年除草 4 次。第 1 次於 4 月齊苗後;第 2 次在 6 月旺盛生長時,因此時雜草滋長快,白芨幼苗又矮小,要及時除盡雜草,避免草荒。 第 3 次於 8-9 月;第 4 次結合收穫間作物摟鬆畦面, 剷除雜草。每次中耕宜淺,避免傷根。

  2. 追肥白芨喜肥,生育期間, 每半個月追施 1 次稀薄的人畜糞水,每畝 1500-2000 公斤。 8-9 月追以稍濃的液肥,亦可施用過磷酸鈣與堆肥混合漚制後,撒施於畦面,結合第 3 次中耕除草, 蓋土壓入畦內。

  3. 排灌水白芨喜陰溼,栽培地要經常保持溼潤,遇天旱及時澆水。 7-9 月早晚各澆 1 次水。 白芨又怕澇,雨季或每次大雨後要及時疏溝排除多餘的積水,避免腐根。

  4. 間作白芨生長慢,栽培年限較長,可於頭兩年在行間間種青菜、蘿蔔等短期作物,以充分利用土地,增加收益。

  陝西白芨栽培方法

  選土整地:選擇肥沃、疏鬆、排水透氣性良好的沙質土壤或者腐殖質土壤,在背陽坡荒地栽培,栽植前一個月,把土翻耕20釐米以上,施廄肥和堆肥,每畝施農家肥1000千克,再翻地使土和肥料拌均勻,栽植前一兩天把土整細、耙平、作寬130-150釐米的高畦。

  繁殖方法:白芨一般用分塊莖繁殖方法,這樣成活率較高,選擇當年生、芽眼多、無病的塊莖,用刀橫切小塊,每塊帶1到2個芽,切口沾草木灰後栽種;用钁開溝,溝距25釐米,深10釐米,按株距7~8釐米放塊莖一個,芽向上,填土,壓實,澆水,覆草,經常保持潮溼,1個月左右出苗。

  中耕除草:由於白芨生長環境溼潤、土壤肥沃,非常容易有雜草,因此,要及時除草,特別在6月白芨生長旺盛期,這時期雜草生長同樣旺盛,注意進行除草;其他時間根據田塊情況除草。注意最好人工除草,每次除草要淺鋤,以免傷到白芨根莖。

  追肥:白芨對肥料的要求較高,需每個月噴施一次磷酸二氫鉀或稀薄的人畜糞尿。

  灌溉和排水:白芨喜溼潤,需經常保持土壤溼潤,七到九月份早晚各澆一次水;白芨雖喜溼潤,但怕澇,積水會傷害白芨根莖,因此,需注意排水,特別是在大雨之後,要挖溝排水***要挖淺溝,避免傷害白芨根部***。

  病蟲害防治:白芨的病害不多,主要是爛根病,平時注意排水;蟲害主要有地老虎和金針蟲,可人工捕殺和誘殺或拌毒土,用地蟲絕施入床上。用50%鋅硫磷乳油700倍液液澆灌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