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種植白蘿蔔_白蘿蔔種植知識

  有很多人都喜歡吃白蘿蔔,那你知道白蘿蔔是怎麼種植的嗎?現小編將白蘿蔔種植所需的具體經驗整理給大家。

 

  白蘿蔔種植知識

  白蘿蔔生長所需要的條件

  1.溫度 白蘿蔔屬於半耐寒性蔬菜,喜溫和涼爽、溫差較大的氣候。2至3攝氏度時種子就可發芽,發芽適宜溫度為20至25攝氏度。幼苗期可耐25攝氏度左右高溫和短時間零下2至3攝氏度的低溫,葉片生長適宜溫度15至20攝氏度,肉質根膨大最適地溫為13至18攝氏度。

  2.水分 白蘿蔔雖然根系較深,但葉片較大,故不耐旱。土壤溼度以最大持水量的百分之65至80,空氣溼度百分之80至90時為宜。水分過多,土壤中空氣不足,影響肉質根的吸收和膨大,表皮也粗糙。水分供應不均也容易造成肉質根開裂。

  3.土壤及養分 以富含腐殖質,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疏鬆通氣的沙質土壤為最好。土壤的酸鹼度***pH***值5.3至7.0為宜。在白蘿蔔的整個生長期中,對元素的吸收量以鉀最多,磷次之。

  4.光照 白蘿蔔要求充足的光照,光合作用強,物質積累多,肉質根膨大快,產量高。光照不足,碳水化合物積累少,肉質根膨大慢,產量低,品質差。

  適宜白蘿蔔生長的土壤

  種植蘿蔔應選擇耗肥少、剩留有機物多、無同種病蟲害的作物為前茬。需要避開十字花科的蔬菜作前茬,否則易導致病害發生。蘿蔔對沙壤的適應性較廣,為了獲得高產、優質的產品,仍以土層深厚、疏鬆、排水良好、比較肥沃的沙壤土為好。栽培在適宜的土壤裡,肉質根的生長才能充分膨大,形狀端正,外皮光潔,色澤美觀,才有賣相。

  平整,施肥均勻,這樣才能促進土壤中有效養分和有益微生物的增加,並能疏鬆透氣,有利於吸收根對養分和水分的吸收,從而使葉面積迅速擴大,肉質根加速膨大。每畝可施75千克三元複合肥作基肥。然後進行土壤消毒殺菌和地下害蟲的防治。殺菌藥劑選用50%多菌靈600倍液或70%甲基託布津800-1000倍液噴霧,殺蟲藥劑可選用48%樂斯本乳油800~1000倍液噴霧。

  整地與播種

  1.選地 宜選擇施肥多,耗肥少,土壤中遺留大量肥料的前作,最好選瓜類或豆類茬,無農藥殘留的地塊。

  2.整地、施肥、起壟 最好在冬前深耕25至30釐米,凍垡晒地,播前整地起壟,壟距為70釐米,結合起壟施足底肥,公頃施硫酸鉀150公斤,磷酸二銨150公斤。

  3.播種 株距20至25釐米,每壟雙行,柺子苗,播種時每穴5至7粒為宜,播後覆土厚度2釐米左右。

  4.密度 每公頃保苗株數為13.5萬株。

  蘿蔔種子質量的好壞,對蘿蔔植株的生長和產量的影響很大。為使出苗整齊、苗全、苗壯,應精選種子,只用飽滿、健全的種子,淘汰癟、碎、黴變的種子。而其播種量,則要依據種子的質量、土質、氣候及播種方法而定。秋蘿蔔多采用點播或條播。用種量根據留苗稀密來確定,點播窩距25-30釐米,每窩點籽4-5粒,並使種子在窩內敞開,以免出苗後擁擠,影響其秧苗質量。

  白蘿蔔的田間管理

  1.間苗

  幼苗出土後生長迅速,要及時間苗,否則發生擁擠遮陽,引起徒長。間苗要早,一般間苗2次,第1次在2至3片真葉時,間苗原則去劣存優,在破肚時選具有原品種特性的植株定苗,定苗時每穴留1株。

  幼苗出土後生長迅速,要及時間苗,以防擁擠、遮蔭和引起徒長。要早定苗,分次間苗,適時定苗,保證苗齊和苗壯。一般間苗2~3次,間除是拔除細弱、畸形和病蟲為害的苗。

  2.澆水

  發芽期:充分澆水,土壤含水量在百分之80以上,以保證出苗快而齊。

  幼苗期:根淺水少,但必須保證供應,土壤含水量百分之60左右,掌握少澆勤澆的原則,在破肚前要蹲苗,以便使直根下扎。

  葉生長盛期:此期需水較多要適量灌溉,但在後期要適當控水,防葉片徒長,影響肉質根生長。

  根生長盛期:應充分均勻澆水,以防裂根,土壤溼度維持在百分之70至80,空氣溼度百分之80至90百分之為宜。直到生長後期仍需澆水,以防空心。

  澆水主要根據蘿蔔生長特點,各個生長時期對水分的要求以及氣候條件、土壤狀況來決定。播種後,若天氣乾旱,應立即澆1次水,開始出苗時再澆1次水,保持地面溼潤,保證出苗整齊,並能減輕病毒病的發生。若多雨,則要及時排澇,防止死苗。

  3.中耕、除草、培土

  由於白蘿蔔生長要求土壤中空氣含量高,必須保持土壤琉鬆,適時進行中耕,結合中耕除草,中耕時必須培土。生產中一般把中耕、除草、培土三項工作結合起來。

  蘿蔔生長期需多次中耕鬆土,尤其在幼苗期,氣溫相對高些,雨水多,雜草生長迅速,要勤中耕除草。高壟栽培的,壟上泥土易被雨水沖刷,中耕時需結合進行培土。長形露身品種的蘿蔔,因為根頸部細長軟弱,常易彎曲、倒伏,生長初期需培上擴根。防止倒伏致使以後形成彎曲蘿蔔。到蓮座後期,葉子已經封壟,停止中耕,除草就只有用人工進行拔除。

  4.病蟲害防治

  田間管理要注意白蘿蔔病害的綜合防治,主要病害有花葉病、病毒病、軟腐病和黑心病等,為害白蘿L的害蟲主要有蚜蟲、菜青蟲等。防治病害關鍵在於加強栽培管理,使植株健壯,增強抗病能力,結合藥防進行綜合防治。

  蘿蔔的蟲害主要是蚜蟲和軟腐病,每畝用12%農用硫酸鏈黴素可溼性粉劑1000萬單位加水50-75千克或用57.6%百菌清幹粒劑1000-1200倍液噴霧,同時結合灌根。防治蚜蟲,可用吡蟲啉類兌水噴霧。

  秋蘿蔔屬大中型蘿蔔品種,生長期較長。在播前施足基肥的基礎上,應適當施追肥,尤其是對土壤肥力較低、基肥不足的地塊,追肥能明顯提高產量。施肥應以氮肥兌水或施糞清水。蘿蔔“破肚”後,進入葉生長盛期即蓮座期,為促進葉面積擴大,還宜施一次速效氮肥;進入肉質根膨大盛期,則追施一次複合肥。有助於肉質根膨大。而在收穫前20天,每週1次,連噴2次0.2%的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追肥,對提高產量和肉質根品質有良好效果。

  及時收穫

  秋蘿蔔的收穫依品種和上市期而定。收穫過早產量低、板結無吃味;收穫過晚肉質根受凍或空心,品質變劣,引起空心。當根部直徑膨大至8~10釐米、長度在25-30釐米時採收較為適宜。當葉色轉黃褪色時,肉質根充分膨大,基部圓鈍,即達到商品標準,此時即可收穫。

  白蘿蔔的功效作用

  1、防癌抗癌:蘿蔔含有木質素,能提高巨噬細胞的活力,吞噬癌細胞。此外,蘿蔔所含的多種酶,能分解致癌的亞硝酸胺,具有防癌作用。

  2、嫩膚抗衰:蘿蔔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C等各種維生素,特別是葉子中維生素c的含量是根莖的4倍以上。維生素c能防止面板的老化,阻止黑色色斑的形成,保持面板的白嫩。

  此外,維生素a和維生素c都有抗氧化的作用,可以有效抑制癌症,也可以預防老化及動脈硬化等。

  3、健身防病:白蘿蔔含芥子油、澱粉酶和粗纖維,具有促進消化,增強食慾,加快胃腸蠕動和止咳化痰的作用。中醫理論也認為該品味辛甘,性涼,入肺胃經,為食療佳品,可以治療或輔助治療多種疾病,本草綱目稱之為“蔬中最有利者”。

  4、清腸排毒:除了維生素,白蘿蔔中的膳食纖維含量是非常可觀的,尤其是葉子中含有的植物纖維更是豐富。這些植物纖維可以促進腸胃的蠕動,消除便祕,起到排毒的作用,從而改善面板粗糙、粉刺等情況。

  白蘿蔔的食療價值

  蘿蔔味甘、辛、性涼,入肝、胃、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生津、涼血止血、下氣寬中、消食化滯、開胃健脾、順氣化痰的功效。

  對急慢性咽炎都有很好的治療作用,可以緩解咽痛、咽乾這些症狀,但實際上對於小孩也管用,臨床發現,有些小孩經常隔幾個月就感冒、發燒,完了咽痛,實際上按中醫看來就是一個肺胃熱、毒壅在咽喉,西醫往往說是慢性咽炎、慢性扁桃體炎,這時候經常服用這個湯,也可以清利咽喉把熱毒散開,治好這個病。

  有些人嘴脣經常乾裂,吃很多藥抹很多脣膏都不管用,其實這個湯在古代就有記載,橄欖對治療脣乾、焦裂非常管用,所以頻服這個湯,也可以起到這個效果。

  1.白蘿蔔有治高血壓的功效:白蘿蔔750克,荸薺500克,蜂蜜50毫升。前兩種原料切碎搗爛,置消毒紗布中擰汁,去渣,加入蜂蜜,1日內分2~3次服完。

  2.白蘿蔔有治哮喘的功效:白蘿蔔150克,荸薺50克,豬肺75克。白蘿蔔切塊,荸薺、豬肺切片。三者加水及作料共煮熟,即可食用。

  3.白蘿蔔能治流行性感冒:白蘿蔔250克,米醋適量。

  4.白蘿蔔有治小兒肺炎的功效:白蘿蔔100克,橄欖30克,糯米50克。將橄欖用水洗淨去核,再將白蘿蔔洗淨切片,與糯米一同入水熬粥,粥成後候涼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