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種植春萵筍

  萵筍即莖用萵苣,其地上莖肉質脆嫩,味鮮美,可炒食、涼拌、汆湯、醃製等,是消費者喜食的蔬菜佳品。它在春天是如何種植的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種植春萵筍的方法。

  春萵筍的種植:品種選擇

  應選擇不易裂口的品種,一般紫葉萵筍其含水量大,產量高,最易裂口,綠葉萵筍相對裂口較輕。

  春萵筍的種植:培育壯苗

  栽培667平方米***畝***萵筍需苗床面積15平方米,用種50克,播種床土要事先配成營養土。

  營養土比例為:未種過蔬菜的熟土7份,優質腐熟有機肥3份,並加入無機肥,每立方米拌複合肥50克,充分混勻,並過篩。然後將營養土平鋪入播種床,一般6-7釐米厚,每平方米用營養土100公斤左右。

  春萵筍的種植:適期播種

  儘量早播,使其在較低的溫度下根系及葉簇充分生長,為肉質莖迅速肥大積累多量的幹物質,我地區一般在2月上旬至下旬溫室播種,若播種太晚,花莖肥大期,遇高溫呼吸強度大,易“竄”。

  播種床做好後,即時播種。播種前要對種子進行處理,先將種子晾晒2-4小時,然後用20℃的清水浸泡3―4小時,搓洗乾淨瀝乾水分,即可播種,也可把浸好的種子放在15℃-20℃環境中催芽,經2-3天齊芽後播種。

  春萵筍的種植:播種方法

  一般採用撒播法,在平整的床土上,於播種前先澆透水,待水滲下後,將種子或芽種混入種子體積4―5倍的潮溼細砂於,均勻撒入畦面,播後覆0.5-1釐米厚細土,覆土後平鋪地膜,有利於保溫保溼。在15℃―20℃溫度條件下,1―2天大部分種苗頂土時,及時揭去地膜。

  春萵筍的種植:定植

  播種後白天溫度控制在20℃―25℃,夜晚15℃左右,3-5天可齊苗。出苗後白天溫度保持18℃-20℃,夜間12℃左右,當幼苗2―3葉時分苗於冷棚中,苗距5-7釐米,分苗緩苗後噴灑1-2次葉面微肥,並噴灑百菌清和託布津防病。水分管理以保持土壤溼潤,不幹不澆水為原則。過幹或過溼易引起苗老化或徒長。

  萵筍根系發達,根群密集,根系淺,吸收能力差,需多施有機肥,一般667平方米施優質有機肥5000公斤以上,磷酸二銨50公斤,硫酸鉀15公斤,作底肥,然後整地做畦,畦寬1.2米。

  4月中旬至下旬,幼苗4-5片真葉時及時定植,行距40釐米,株距依品種而定,一般25―30釐米,每畦定植4行,一般667平方米栽苗6000株左右。

  定植前一天,將苗床噴水,使床土溼潤,挖苗時儘量多帶泥土,少傷根。由於定植時外界氣溫較低,應選擇冷天過後晴朗無風的溫暖天氣進行。栽植深度以根部全部埋入土中為宜,不可過深壓住心葉,將士稍壓緊使根部與土壤充分密接。

  春萵筍的種植:田間管理

  栽後2-3個葉環之間控水蹲苗,促進根系發育和蓮座葉發育,當心葉與蓮座葉齊平時莖部開始肥大,應澆水並施速效性氮肥和鉀肥,及時由“控”轉“促”。這一水肥必須適時,過早過晚對肉質莖的生長都不利。開始澆水以後,莖的肥大速度加快,需水、肥量增加,地面稍幹就澆,澆水要均勻,水量要適中,嚴防大水漫灌。地能進人時,淺鬆土破板結,結合澆水,再追肥1-2次,每次每667平方米施尿素20公斤左右,肥量不要過大,以防莖部裂口。

  春萵筍的種植:病蟲害防治

  通過近兩年的栽培觀察,萵筍在我地區的主要病害有霜黴病和葉斑病,可用百菌清、代森錳鋅和託布津、普力克水劑等交替防治。

  主要害蟲有蚜蟲、白粉蝨、葛苣冬夜蛾、紅蜘蛛等。蚜蟲和白粉蝨用蝨蚜淨、萬靈防治。萵苣冬夜蛾用敵百蟲、敵殺死、Bt乳劑等防治。紅蜘蛛用雙甲眯、滅掃利等防治。

  春萵筍的種植:適時收穫

  當萵筍主莖頂端與最高葉片的葉尖相平時為收穫適期,此時肉質莖已充分膨大,品質脆嫩。分期採收的可摘去頂端生長點,以防“竄”苗或空腔老化。但間隔時期不宜過長,另外發現萵筍有輕微裂口時要提早採收上市,一般667平方米產量2500-30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