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葡萄前景如何

  葡萄在中國很受歡迎,那麼你們知道種植葡萄的前景嗎?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種植葡萄前景,希望對您有用。

  種植葡萄前景

  ***一***經濟價值

  葡萄的適應性強,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其經濟壽命一般20~30年,若管理精細,可長達50~60年。鮮果供應期長,自7月上旬鮮果陸續上市,直至10月。定植後,第二年開始結果,一般二年生葡萄畝產就達500千克,三年生的畝產可達1000千克,四年生的畝產可達1500千克。在管理好的條件下,每畝可獲得近萬元的收益。近年來引入歐亞種葡萄,其經濟價值更可觀,每畝收益可高達2萬元以上。 葡萄除鮮食外,還可用來釀製葡萄酒,製成葡萄汁,具有防暑、止渴、降血脂、血壓的功效。另外,還可晾成葡萄乾、製成糖水葡萄罐頭和果漿、果凍等。

  ***二***社會和生態效益

  1、改善當地生態環境:如生豬規模生產,生豬存欄數200~300頭,每日排豬糞約3~4噸,如任其向四周流淌,將嚴重汙染周圍土壤、河流及空氣。葡萄需要大肥大水,含有豐富有機質的豬糞水,對葡萄的生長結果有良好作用。在農村除大面積連片種植外,還可在畜禽、水產養殖場及房前屋後、田邊隙地栽培葡萄,能起到遮陰、降溫、淨化空氣的生態效應。

  2、節約糧食:每年用於釀酒所消耗的糧食有1000多萬噸。因此,節約糧食,壓縮糧食酒的生產,擴大果酒生產***主要是葡萄酒***也是富國利民的策略。如每年釀造1000萬噸葡萄酒,可為國家節約糧食1800萬噸左右。

  3、美化環境:葡萄又是綠化樹種,花朵開放時,其香氣濃郁,人入園中,頓覺清香撲鼻,流連忘返。它的果粒,千姿百態,不但顏色各異,形態也不相同。其枝葉茂盛,也極有觀賞價值。近年來我國很多城市以葡萄棚來點綴市容。瀋陽、上海等地的盆栽葡萄已進入千家萬戶,用以美化陽臺、走廊、天井等。

  4、旅遊新增景色:近年來興辦了一些觀光果園,為城市居民郊遊時增添情趣。這是一項既有社會效益又有經濟效益的新興農業經營方式。

  ***三***市場前景分析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對我國葡萄生產既有機遇也有壓力。來自國外的壓力主要是歐洲,近年由於歐洲市場上葡萄酒供大於求,迫使一些葡萄和葡萄酒生產大國如法國、義大利等大力向其他地區包括我國推銷其產品,這勢必與我國同類產品形成激烈競爭。來自國內的壓力一方面是葡萄深加工滯後,如葡萄酒生產不論是資金、技術還是質量均難與歐洲國家相抗爭,另一方面是科技含量較低,多為一家一戶種植,形不成批量生產,“入世”後難以與進口的大批量葡萄打贏價格戰,也因質量問題而難以打入國際市場。然而,在帶來挑戰的同時,也贏得了不少機遇。

  首先,未來十年,我國葡萄及葡萄酒人均消費量有可能達到世界平均水平,年產量將達到1200萬噸,種植面積要擴大到1500萬畝,也就是說,國內葡萄發展空間較大,只要我們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利用國內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優勢使生產成本低於國外葡萄,屆時既可佔領國內市場,還可望出口佔領部分國際市場。

  其次,批量發展名優鮮食品種,實現優質高效。預計近十年,國內葡萄酒與國外競爭優勢不大,故應重點發展名優鮮食品種,如紅地球葡萄,從質量上看,國產與進口不相上下,而價格上相差3~6倍,當前的主要問題是國產貨尚未形成批量生產。

  種植葡萄的效益分析

  葡萄的適應性強,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其經濟壽命一般20~30年,若管理精細,可長達50~60年。鮮果供應期長,自7月上旬鮮果陸續上市,直至10月。定植後,第二年開始結果,一般二年生葡萄畝產就達500千克,三年生的畝產可達1000千克,四年生的畝產可達1500千克。在管理好的條件下,每畝可獲得近萬元的收益。近年來引入歐亞種葡萄,其經濟價值更可觀,每畝收益可高達2萬元以上。 葡萄除鮮食外,還可用來釀製葡萄酒,製成葡萄汁,具有防暑、止渴、降血脂、血壓的功效。另外,還可晾成葡萄乾、製成糖水葡萄罐頭和果漿、果凍等。

  1、改善當地生態環境:如生豬規模生產,生豬存欄數200~300頭,每日排豬糞約3~4噸,如任其向四周流淌,將嚴重汙染周圍土壤、河流及空氣。葡萄需要大肥大水,含有豐富有機質的豬糞水,對葡萄的生長結果有良好作用。在農村除大面積連片種植外,還可在畜禽、水產養殖場及房前屋後、田邊隙地栽培葡萄,能起到遮陰、降溫、淨化空氣的生態效應。

  2、節約糧食:每年用於釀酒所消耗的糧食有1000多萬噸。因此,節約糧食,壓縮糧食酒的生產,擴大果酒生產***主要是葡萄酒***也是富國利民的策略。如每年釀造1000萬噸葡萄酒,可為國家節約糧食1800萬噸左右。

  3、美化環境:葡萄又是綠化樹種,花朵開放時,其香氣濃郁,人入園中,頓覺清香撲鼻,流連忘返。它的果粒,千姿百態,不但顏色各異,形態也不相同。其枝葉茂盛,也極有觀賞價值。近年來我國很多城市以葡萄棚來點綴市容。瀋陽、上海等地的盆栽葡萄已進入千家萬戶,用以美化陽臺、走廊、天井等。

  4、旅遊新增景色:近年來興辦了一些觀光果園,為城市居民郊遊時增添情趣。這是一項既有社會效益又有經濟效益的新興農業經營方式。

  葡萄種植的趨勢

  葡萄屬於大宗消費水果,是人們喜愛的水果之一。我國現在葡萄人均佔有量只有1.7-1.8公斤,還不到世界人均11.5公斤的六分之一,消費缺口較大。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葡萄的需求量將會越來越大。

  葡萄是世界最古老的植物之一,在我國全國普通種植。葡萄除可以當做鮮果食用外,還可以用於工業,提取色素、香精、果膠。葡萄的花可作為蜜源,嫩葉可作為飼料和綠肥。葡萄可以釀酒,可釀造出乾紅、乾白等葡萄酒,它還可製作成葡萄乾,加工成飲料、罐頭,果肉可以做成果脯,根莖可做藤茶等等,在今天更有人把葡萄當做盆景擺放在室內,既可清新空氣,又可調節人的情緒。葡萄的種植技術要求不高,一般修剪就可以,而且葡萄是攀滕植物,一般都不太高,沒有危險性,老人婦女都可以作為主要人員管理。

葡萄是我國重要的果樹,改革開放和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促進了葡萄栽培業的發展,特別近十年葡萄栽培面積和產量一直呈上升趨勢。據農業部資料統計,2012年全國葡萄栽培面積392.4千公頃***588.6萬畝***,產量448萬噸,葡萄乾也是我國葡萄生產的一個重要產業,年產量1萬多噸,但這遠遠不能滿足我國的需求,我國農業部大力提倡葡萄種植,並提供一系列的補貼等扶持政策,而且葡萄樹的生命週期平均是60年,真的是一次投資,終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