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怎樣種植的基本方法

  百合花無疑是很多花友十分喜愛的花,那麼百合花種植有什麼方法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百合花種植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百合花種植方法

  百合花種植前的準備工作

 

  1、土壤消毒:在種植百合前要進行土壤消毒,常用的消毒方法有蒸汽消毒和化學消毒兩種方法。蒸汽消毒由於耗能多,操作麻煩,目前很少使用。化學消毒是用 40%的福爾馬林配成1:50或1:100倍藥液潑灑土壤,用量為2.5公斤/平方米,潑灑後用塑料薄膜覆蓋5-7天,揭開晾晒10-15天后即可種植,或用多菌靈原粉8-10g/m2撒入土壤中進行消毒。

  2、種球的解凍和消毒:種球到貨後立即開啟包裝放在10-15℃的環境下進行解凍,待完全解凍後進行消毒。消毒方法:將種球放入千分之一的克菌丹、百菌清、多菌靈、高錳酸鉀等水溶液中浸泡30分鐘,也可以將種球放入80倍的40%的福爾馬林溶液中浸泡30分鐘,取出後用清水衝淨種球上的殘留溶液,然後在陰涼的地方晾乾方可定植。國內有的種植基地,在定植前,剪去原有的基生根,這樣有利於促發新的基生根。

  3、種球的貯存:解凍後的種球若不能馬上種完,不能再冰凍,否則就有發生凍害的危險,可以存放在0-2℃條件下,但最多隻能存放兩週;也可以存放在2-5℃環境中,最多可存放一週,同時必須開啟塑料薄膜包裝。

  百合種植後的管理

 

  1、溫度:要想獲得高品質的百合切花,溫室的溫度控制十分重要。在定植後的3-4周內土壤溫度必須保持9-13℃低溫,以促進生根。溫度過低會不必要的延長生長期限,而溫度高於15℃,則會導致莖生根發育不良。

  2、溼度:定植前的土壤溼度為握緊成團、落地鬆散為好。在溫度較高的季節,定植前,如有條件應澆一次冷水,以降低土壤溫度。定植後,再澆一次水,使土壤和種球充分接觸,為莖生根的發育創造良好的條件。以後的澆水以保持土壤溼潤為標準,即手握一把土成團但不出水為宜。澆水一般選在晴天的上午。相對溼度以80%-85%為宜,相對溼度應避免太大的波動,否則可能發生葉燒。

  3、肥料:開花百合球生長的前期主要消耗自身鱗片中貯存的營養,因此定植前不需加過多底肥,定植一個月以後,可視土地肥力追施一些肥料。

  4、光照:光是控制質量的重要條件,百合花芽發育尤其需要充足的光照。光照不足會造成植株生長不良並引起百合落芽,葉色、花色變淺,瓶插壽命縮短。

  5、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對百合的生長和開花有利。晴天上午的8-10點,在不通風的棚內,施用二氧化碳氣丸以增加棚內二氧化碳的含量。

  百合花的種植技巧

  種植。

  把種球埋進土裡的時候,儘量埋的深一點,然後要多澆一點水,要徹底澆透,這是第一次澆,以後就可以等土幹了再澆水了。

  發芽。

  這個時候如何澆水也是很關鍵的,之前我們說土幹了再澆水,發芽以後,就要加大水量,否則很容易萎縮的。

  花蕾。

  如果想讓花長的結實,花蕾不往下掉,那麼就不能過度晒太陽,另外,水澆少了,花蕾也容易往下掉,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

  爛根。

  爛根一般是與病蟲害脫不了關係的,但是我們也要看情況,有的時候澆水澆多了也容易爛根,花盆和花土透氣性不好也一樣會爛根,所以必須保證好透氣性。

  花開過後,不一定非要把挖了重新載,可以維持土中的溼度,適當修剪,一般情況下,很快又能再開一次花。

  種植時間的選擇。

  種植種球的時間最好選在秋天,這個時候的溫度適合百合的生長。

  盆栽百合花種植方法

  盆栽百合因為數量少且種於盆內,所以花後護理一般來說比較簡單。百合花在花謝後植株就會漸漸發黃、枯萎。花友可以把枯萎的地上部分去掉,不必取出鱗莖沙藏,也不用澆水、施肥,連盆帶泥一起放到雨淋不到,陽光直射不到的陽臺邊角,到第二年春天再取出鱗莖,分種在盆中。碰到氣候異常,百合在11、12月便發芽,這種情況下,發芽後即可分栽。

  上面的百合花後的管理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論性,在花友的實際處理過程中會有一些疑問,下面我們來說說,百合在花後其實是一個養球的過程,養球有條件的花友就會考慮施肥,那麼到底適不適合施肥麼,磷鉀肥對球根植物有很大的幫助,在養球期間有條件的花友可以給薄肥,建議一個月左右施肥一次,記得要薄肥哦!

  另外需要說明的就是當百合的植株全部枯萎的時候,說明已經進入休眠期了,這時候,就不要養球了。連盆一起找個陰涼的地方放起來就可以了,偶爾澆水一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