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白堊病該怎樣防治

  蜜蜂白堊病是由一種叫做蜜蜂球囊菌的真菌所引起的,主要分佈在歐洲、北美和中國等地區。這種真菌只侵襲蜜蜂幼蟲,並且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在自然界中儲存15年以上仍有活性,危害特別嚴重。那麼蜜蜂白堊病有沒有防治的方法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蜜蜂白堊病的病因及症狀

  1、病因

  蜜蜂白堊病是由一種叫做蜜蜂球囊菌的真菌所引起的,這種真菌只侵襲蜜蜂幼蟲,並且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在自然界中儲存15年以上仍有活性。白堊病的發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當時的溫溼度,有著較明顯的季節性,一般此病多流行於春季和初夏,特別是在陰雨潮溼,溫度變化頻繁的氣候條件下容易產生。在這段時間,蜂群多處於繁殖期,巢脾上子圈比較大,巢脾邊緣受冷的機會比較大,發病率就高。在蜂群裡,患病幼蟲的屍體以及被汙染的飼料與巢脾是疾病傳播的主要來源。

  2、症狀

  患白堊病的幼蟲在封蓋的前後死亡,雄蜂幼蟲比工蜂幼蟲更易被感染。死亡幼蟲初期為蒼白色且腫脹,後期則失水縮小成質地疏鬆的白色石灰物質。病情較輕時,蜜蜂可以將蟲屍清除出巢門口。當病情嚴重時,蜜蜂已經無法加以清除,在巢房中可以看見許多白色的蟲屍,這種症狀一般就可以判定是蜜蜂白堊病。

  蜜蜂白堊病如何防治

  1、換箱換脾:除去病群中所有的病蟲脾和粉蜜脾,換上乾淨的巢脾供蜂王產卵,換下來的巢脾必須進行認真的消毒。然後加強蜂群的保溫,將蜂群搬離相對陰冷的環境,保證蜂箱內外的乾燥。

  2、藥物治療:病蜂群經換箱換脾後,及時地按NY5138-2002的規定,使用制黴菌素飼餵,每升50%糖水加本品200毫克,隔3天1次,連用5次,採蜜期停止使用。

  ①土茯苓60克、苦蔘40克,加水1000毫升煎液,得藥液500毫升。枯礬50克、冰片10克研成極細末,對入藥液中,待其溶解後,加入新潔爾滅液20毫升,隔日噴脾1次,連噴4-5次為一個療程。症狀控制後,為防止復發,可間隔一週後再治療2-3次。

  ②春繁時在巢門口內側或箱底撒一把食鹽,使出入蜂巢的蜜蜂均從鹽粉上通過,這樣就以蜜蜂為媒介,使食鹽遍佈全巢,從而起到消毒滅菌的作用。一年內撒鹽3次,基本上可控制病菌引起的各種蜂病的發生,對白堊病有特效。

  ③用老的生大蒜,一群約0.5千克,去皮,每瓣捶碎,均勻放於蜂箱內底板上,讓蜜蜂自由舔食,4天換1次,連放4次。

  ④用10個左右的蒜瓣搗爛,對入適量水,噴蜂和脾,箱內四壁和巢門都要噴到,此法不傷蜂和幼蟲。

  ⑤金銀花60克、連翹60克、蒲公英40克、川芎20克、甘草12克、野菊花60克、車前草60克、加水2千克,煎至1千克藥水備用,用於噴蜂或加糖喂蜂,3天一次,3次為一療程,治療3個療程。

  ⑥黃連、大黃、黃柏各20克,苦蔘、紅花、銀花、大青葉各15克,甘草10克,加水1000毫升,用微火煎到約300毫升時倒出藥汁,再加水200毫升煎5分鐘後倒出藥汁與第一次藥汁混合備用。對患病蜂群每天噴脾1次,連續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