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孔雀魚飼養密度的正確方法

  小孔雀魚在飼養的過程中要注重飼養的密度,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小孔雀魚飼養密度,一起來看看。

>>>點選此處小編精心為您推薦“小孔雀魚冬天怎麼養”

  小孔雀魚飼養密度

  對於子魚放養的密度,建議的缸是40*25*30釐米的,建議放養的密度在50到60尾左右。密度過大,水質不宜控制容易發病,千萬注意!密度過小,缸大魚少,子魚不用搶食會導致興奮度和運動缺乏,從而到影響生長速度的,這是很多玩家沒注意到的地方,需要注意。

  一般在2周後,我們就會看到隨著子魚的長大,缸的密度也隨著增大起來,這時候如果再不增加空間,就會影響到子魚的生長速度了。這時我就將它們移到我的50*40*30的缸中,給它們寬闊的空間,為它們進一步的快速發育提供更好的條件。

  小孔雀魚飼養方法

  1、水溫水質:應穩定在22到26度之間,成魚一般我是控制在22到24度,剛出生的孔雀魚則是控 制在24至26度左右。適應水質為弱鹼性也就是PH值在7-7.3之間DH值在8-9左右的水文環境。孔雀魚對藥品和氯氣的反應很劇烈,水中的殘留氯是造 成孔雀魚大量死亡的罪魁禍首,所以養孔雀魚的水要經過充分的晾晒。

  2、光照:光照對於孔雀魚,有人認為有其必要性,也有人不以為然,小編認為並不一定要使用專用的水族燈具, 但是至少要有光線、營造出日夜的感覺。在黑暗中的孔雀魚比較不會接受餌料;孔雀魚的色澤也會比較黯淡,而在有光線的情況下,則會增加搶食的速度,減少殘餌 過多汙染水質的機會;孔雀魚的色澤也會比較亮麗。而且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也比較方便觀察孔雀是否感染疾病、大約何時要準備接生小魚等每日例行的工作。

  3、餌料:剛出生的孔雀魚,當天可以不喂,一是先使其適應環境,二是有卵黃囊還未吸收完。從第2天開始,最好是以活豐年蝦幼蟲開口,其營養豐富並易於吸收,又有促進排便的功效。這個時期使子魚儘量多吃、吃飽,吃到肚子呈半球型,此時缸中還可保留少許活餌的程度。

  另外也可以用冷凍的豐年蝦幼蟲、脫殼豐年蝦卵、水蚤或專業幼魚人工開口餌料來餵養,這些餌料比活蝦略差,差距主要體現在適口性和營養含量上。在幼魚2、3周 大時,除了喂蝦和水蚤幼蟲外,還可以餵食一些細小的水蚯蚓}、人工餌料等,使幼魚攝入的營養更充分。餌料種類餵食的順序是先喂其他餌料,最後喂豐年蝦,以使豐年蝦在魚的腸道內停留時間更充分,營養更好的被吸收。

  4、換水:每 天換一次,每次換20%左右。每週換2次換50%,2周後全部換水1次,同時把缸清理乾淨。在子魚的第一個月內,可以這樣換水:第2月到第3月,每天一次 換20%,一週一次50%,2周左右一次全部換水的;第3個月後的魚,每天換水20%,2週一次換50%,一個月左右一次全部換水的。

  孔雀魚飼養注意事項

  孔雀魚在飼養的時候要注意:由於孔雀魚的品系和品種繁複,不同品系的雌雄孔雀魚混養在一起的時候很容易造成繁殖上的混亂。所以為了得到純良的後代,大家在養孔雀魚的時候要將不同品種的孔雀魚按照繁殖的要求進行隔離養殖。具體說有兩種方法:

  1、同品種雌雄混養:也就是將同一品種的多尾雌雄孔雀魚合養在一個水族箱裡。讓它們自由交配以繁殖後代的方法。要注意的是不同品種的就不要養在一起以免造成後代品系不純***當然你如果是想造成一種新的品種的除外***。

  2、不同品種雌雄分離飼養:也就是分別將不同品種的雄魚單獨合養在一邊,雌魚單獨合養在另一邊,在繁殖的時候挑選合宜的雌雄魚只合缸。以避免過渡交配對親魚造成損害和維持後代品系純良的一種養殖方法。

  孔雀魚的飼養技巧

  雀魚的適應能力最強,水溫17-28度都可以飼養,但魚友們冬天還是要把加熱器用上,水溫低孔雀魚的行動遲緩,身體機能最差而且食慾級低,這樣會讓它抵抗力降低容易得病。最好的水溫是在22度左右,高一點也沒有關係。

  有的魚友見孔雀魚的尾巴變得殘缺就手足無措,其實這是爛鰭病。治療方法簡單,去藥店買回青黴素針劑,最好一次性買100支左右以便以後不用常買,按萬分之一的比例下入魚缸中,將水溫提高到25度,幾日內就可以治好。

  白點病也是孔雀魚的常見疾病之一,魚身上出現白點,而魚也不活潑了。治療方法更為簡單,只要下入無碘鹽,按萬分之一的比例,再將水溫提高到28度就OK了。

  在入春時節,北方的孔雀魚飼養者發現自己的愛魚會大量死亡,這是因為水質發生變化的關係。春天的水中細菌較多,魚自然會得病大量死亡。這裡主要是預防,在水倒入魚缸時,裡面要加入無碘鹽,而且要困超過3天才行。要少換多次的換水,以便愛魚能習慣生活環境。

>>>下一頁更多精彩“孔雀魚飼養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