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果採收後的管理方法

  梨樹在採收之後也要進行維護管理,梨樹採收後怎樣管理呢?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梨果採收後的梨樹保葉措施

  梨果採收後果園的主攻目標是-保葉。能否有效地保留住葉片,直接關係到梨樹貯藏的養分是否能滿足次年開花、結果和其它生命活動對養分需要。如何才能做好保葉工作?根據前幾年的工作實踐談幾點意見,供參考。

  一是果實採收後的梨園保溼工作十分重要。因為果實採收時不同程度造成樹體傷口,如柄口、部分葉碰落等傷口,極易揮發水分,由於梨果在成熟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有效水分供應,梨樹的生理機能集中大量的有效水分供應果實,而人為的將果實採下,在梨樹毫無準備的條件下,樹體還是向果實方向供水,而因果實採後留下傷口,水分就從傷口處流失造成水分消耗,平時我們看到的果實採後葉片反而萎縮,就是因生理性失水而造成的。這時如水分供應不上就很容易造成葉片大量脫落。另外,果實採收帶來生理機能轉變,如水分不足生長激素將轉向脫落素,造成梨樹生理性落葉,梨葉脫落率達到百分之八十左右時,導致花芽和葉芽從潛伏狀態轉到活動狀態,形成秋季開花,抽新芽,將樹體中的貯藏養分消耗掉,從而影響次年梨果產量,經濟受損失。所以果實採收後,梨園保溼工作至關重要。

  二是採後保溼工作中應注意的事:

  1、採後15-20天內不能施用高濃度肥料,也就是平時所說的採後肥。根據樹體生理機能來看,採後15-20天內為樹體元氣恢復期。在樹體元氣沒有恢復時,施用高濃度肥料不但不利樹體元氣恢復,反而適得其反,導致樹體正常的生命活動遭破壞,極易產生生理落葉。採後15-20天內確實因樹勢太弱不用點肥料不行的個別樹體,也只能用以水為主、濃度不能超過百分之二的腐化人糞尿澆施,或用百分之零點五的尿素稀釋液在早晨或傍晚噴於葉片反面。總之,在樹體元氣沒有恢復之前以不用肥為好,待樹體元氣恢復後必須施用肥料,以肥促根促葉,增加同休養分的貯藏,為次年豐收打下基礎。

  2、採後15-20天內在樹體元氣沒有恢復前,果園內不要去化學除草,尤其不能用草甘磷噴雜草,因為草甘磷除草主要是破壞雜草的綠色部分造成雜草死亡,雜草被草甘磷噴後,葉片表面氣孔放大,水分蒸發量大,雜草為了能活下來,就得拼命從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水分來補充,這樣就形成了梨草爭水的局勢;其次,雜草被草甘磷噴後六至七天開始枯死了,雜草枯死後使梨園表土暴露於陽光下的面積增大,地表溫度上升快,很容易因地溫高而燙傷梨樹淺表層根系,從而影響梨樹的水分吸收,造成生理失水而落葉。所以,在採後15-20天內不要去除雜草,要除草也應到梨樹元氣恢復後再進行,這樣有利保葉工作的成功。

  3、採收後15-20天內避開中午高溫時噴灑高濃度農藥,以免燙傷葉面。

  4、採後有條件的農戶可在梨樹下面用青草、青稻杆及其它秸杆等覆蓋,促進梨園保溼功能,使梨園土壤保持溼潤,減少水份蒸發,促進保葉成功。

  梨樹銀葉病的防治

  近年來,我市一些地區梨樹普遍發生銀葉病,該病是一種毀滅性真菌病害,發病嚴重時幾年之內可致梨園荒敗。得病後的梨樹樹勢衰弱。產量降低,重病樹2-3年後即枯死,嚴重影響梨生產。

  一、為害症狀

  鍛葉病不僅為害梨樹,還為害桃、蘋果、棗等多種果樹。受害果樹的症狀主要表現在葉片和枝上。在病菌作用下葉片表皮和葉肉組織分離,其間隙充滿空氣,由於光線的反射作用,葉片呈現淡灰色,略帶銀白色光澤,故稱銀葉病;枝上症狀主要表現在木質部,病菌在病樹木質部中向上可蔓延到1-2年生枝條,使病部木質部變為褐色,較乾燥,有腥味,但組織不腐爛,向下可蔓延到根部,病根多腐朽。

  受害果樹往往先從一個枝上表現症狀,以後逐漸增多,直至全株發病。發病樹發芽遲緩,葉片和果實變小,病死的樹上可產生復瓦狀紫灰色子實體,但子實體不產生在未死病樹上。

  二、發生規律

  銀葉病的病原菌為擔子菌亞門,層菌綱非褐菌目的紫色膠革菌,最適溫區為26℃。冬季在病枝幹木質部或死樹枝幹上越冬,擔孢子隨氣流、雨水傳播,條件適宜時從傷口侵入感染植株。一般5-6月、9-10月樹體營養豐富,正是病菌侵染的最適時期,同時也是防治關鍵時期。被害果樹從感染病菌到出現症狀需要1-2年,給防治工作帶來一定難度,因此,發病區果樹要做好預防措施。

  三、綜臺防治

  1、農業生態防治,加強果園管理

  ①增施充分腐熟有機肥,改良土壤,增強樹勢,提高樹體抗病性。

  ②地勢平坦低窪果園,加強排水設施,防止園內積水,果樹生長不良。

  ③保護樹體;防治其他枝幹病蟲害,減少傷口,修剪宜輕。在病區內不提倡高接換種。

  ④對較密果園,適當進行移植,達到合理密度,避免互相摩擦造成傷口。

  2、人工防治

  ①對重病樹和死樹要連根挖掉,刨盡根鬚,帶出果園集中燒燬,病穴用生石灰消毒。

  ②清理果園、消除殘枝、病葉和病根,清除病源。

  ③挖除病株的土壤消毒後,重新定植其他非薔薇科果樹,實施果園改造。

  3、藥劑防治

  ①對病株發病枝條少的採取斷枝療法,即鋸掉病枝幹,注意要將木質部變色部分全部鋸除乾淨,用波爾多漿或10波美度石硫合劑或20%施寶靈1000倍液塗抹傷口,抑制病菌蔓延。

  ②輕發病株採取晾根,然後用20%施寶靈3000倍液噴葉和灌根同時進行,或用硫酸一八羥基奎林***此藥需進口,價格昂貴***樹幹打孔埋設。

  ③果樹發芽前,每畝土壤施百坦或速保利殺菌劑50克有明顯控制和預防效果。

  梨樹腐爛病的防治

  ***1***發病規律:梨樹腐爛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病菌在樹皮內越冬。隨風、雨傳播,經傷口侵入。病菌有潛伏性,當侵染部位的樹皮長勢衰弱或近死亡時才易感病。每年有春、秋兩個發病高峰,春季重於秋季,夏季停止發展。樹勢強弱與病害發生有密切關係,栽培管理好、樹勢強、發病輕;管理差,樹勢弱、結果多的樹發病重。幼樹發病輕。在品種方面以西洋梨系統發病較重,中國梨系統發病輕。

  ***2***防治措施:周蘋果樹腐爛病。但在刮樹皮時注意,梨腐爛病一般僅危害樹皮的淺層,所以刮治病斑時要注意不要太深,儘量不要傷及好皮。而對已爛至木質部的病疤,則仍需重刮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