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茶文化產業園的簡介

  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給茶文化注入 了新的內涵和活力,茶文化內涵及表現形式正在不斷擴大、延伸、創新和發展。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觀音堂茶文化創意產業園

  觀音堂茶文化創意產業園是北京市政府重點規劃打造的20個文化創意產業園之一,由北京新觀堂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市朝陽區王四營鄉政府共同傾力打造。

  專案規模:

  專案總建築面積20萬平方米,總投資規模約5億元,建成後的園區將成為北京東部規模最大的茶文化商業街綜合體,可滿足5000餘戶商家,10萬消費者同時進行商貿交易活動,結合佔地6萬平方米的茶葉品牌體驗中心和交易中心、5萬平方米的綜合服務中心,1萬平米的茶博館、會展中心,園區預計五年內實現近10億元人民幣的年產業規模。

  地理位置:

  本專案位於東四五環間,緊鄰CBD及竟園藝術區,南鄰京哈高速,北有京通快速。東臨古塔公園;南依北京東部最大的200萬平方米的批發市場;北靠高碑店民俗文化創意產業園,6公里直達CBD核心區;西鄰北京CBD國際高爾夫球場。

  設計風格:

  整個街區設計為新中式風格,傳統與時尚相結合。整體文化感強而又層次分明,色彩和諧,既表達了內斂、沉靜的性格同時又不乏時尚特色。以文化為主線,以古建築群為形式,以交流為內容,融合商業和創意,打造北京最具特色的中國茶文化產業鏈。

  中國•赤壁羊樓洞茶文化生態產業園

  羊樓洞茶文化生態產業園佔地1820畝,由羊樓洞茶業股份有限公司斥資10億元,以“盛世興茶、興茶利民”為使命傾力打造。專案以“全茶產業產品開發+茶文化旅遊”為核心,打造國內茶產業開發和茶文化旅遊開發的全新發展模式。

  羊樓洞茶生態文化產業園計劃打造為“國內茶文化深度體驗旅遊目的地、湖北省茶產業提升和茶文化旅遊開發的新亮點,赤壁茶產業品牌和文化旅遊的重點專案。

  專案依託茶園自然生態景觀,以漢文化體系、三國赤壁文化體系、羊樓洞茶馬古道文化體系和茶產業園旅遊文化體系為背景開發,建成“種茶、製茶、品茶、賞茶、買茶”為一體的現代化茶文化產業園。

  該專案被列為赤壁市“十二五”規劃農業類重點專案,計劃建設成為國家4A級景區,成為湖北省內乃至全國最大的生態茶產業文化旅遊基地。羊樓洞茶生態文化產業園的建成,將整體拉動本地的茶業資源優勢,帶動整個地區茶產業鏈的發展;通過3-4年的發展實現茶系列產品年產量14500噸,年產值8億元,企業直接就業人口30000人;擁有核心茶園基地50000畝,公司加農戶控制茶園150000畝,輻射帶動茶農興茶致富近100萬人。

  茶藝產業園

  以茶文化傳播、茶藝表演為載體,以茶葉批發和銷售為目的的產業園區。南京順天集團2010年打造的世界之窗茶藝園是南京第一家茶藝產業園,該園區原為南京金筆廠廠房,經過創意設計師的精心設計,現成為南京釣魚臺區域的一個具有明清風格的旅遊景點。園區大門對聯:千年佛指順天意,一味禪茶紫氣來。

  南京世界之窗茶藝博覽園是建立茶葉銷售、產品交易、推廣茶文化的表演、展示以及相關產業的多功能、多業態、多角度的“茶”主題博覽園區,是南京順天實業集團精心打造的南京首個也是唯一的以“茶文化”為載體的第三代產業園。園區位於位於秦淮區釣魚臺97號,距離中華門300米,地鐵一號線三山街站800米,緊鄰中山南路,交通便利。佔地面積為4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近16000平方米,計劃總投資1500萬元。

  秦淮河畔,明清建築特色的園區與7幢延秦淮河的百米長亭、迴廊和樓閣把茶藝園的王者風範和皇家品味展現得淋漓盡致。園區擁有各類門面230個,大中型會議洽談室3個,展覽廳1個,戲劇舞臺1個,廣場1個。員工餐廳、茶吧和園區公共服務平臺將給入駐園區的企業帶來十分便捷的生活。

  茶文化的形成過程

  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茶文化的發源地。中國茶的發現和利用已有四五千年曆史,且長盛不衰,傳遍全球。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發於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朝,盛於宋代,普及於明清之時。中國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諸派思想,獨成一體,是中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中國茶區遼闊,茶區劃分採取3個級別,即一級茶區***以西南、江南地區為表***,二級茶區***以西北、江北***,三級茶區***以華南地區為代表***。同時,茶也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眾化、最受歡迎、最有益於身心健康的綠色飲料。茶融天地人於一體,提倡“天下茶人是一家”。[2]

  茶文化的內涵其實就是中國文化的內涵的一種具體表現和中國漢文化而論之。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謂,茶文化的精神內涵即是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品茶等習慣和中華的文化內涵和禮儀相結合形成的一種具有鮮明中國文化特徵的一種文化現象,也可以說是一種禮節現象。禮在中國古代用於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禮作為中國社會的道德規範和生活準則,對中國精神素質的修養起了重要作用;同時,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發展,禮不斷被賦予新的內容,和中國的一些生活中的習慣與形式相融合,形成了各類中國特色的文化現象。茶文化是中國具有代表性的傳統文化。中國不僅是茶葉的原產地之一,而且,在中國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區,至今仍有著豐富多樣的飲茶習慣和風俗。

  種茶、飲茶不等於有了茶文化,僅是茶文化形成的前提條件,還必須有文人的參與和文化的內涵。唐代陸羽所著《茶經》系統的總結了唐代以及唐以前茶葉生產,飲用的經驗,提出了精行儉德的茶道精神。陸羽和皎然等一批文化人非常重視茶的精神享受和道德規範,講究飲茶用具、飲茶用水和煮茶藝術,並與儒、道、佛哲學思想交融,而逐漸使人們進入他們的精神領域。在一些士大夫和文人雅士的飲茶過程中,還創作了很多茶詩,僅在《全唐詩》中,流傳至今的就有百餘位詩人的四百餘首,從而奠定中國茶文化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