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古錢幣的訣竅是什麼

  近年來,隨著收藏熱的不斷升溫,各地錢幣交易市場也時常傳出珍稀古錢幣價格屢創新高的訊息,有什麼好的收藏技巧嗎?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相關鑑定知識不可少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民族眾多。中國貨幣發展歷程長、演變大,各時代遺留下的錢幣實物浩如煙海,其種類之多、形制之繁、數量之大、分佈之廣,在世界貨幣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從商代的貝幣,戰國的刀、布幣,秦代的方孔圓錢,到清末的機制幣,數以萬計千姿百態的古錢幣構成了當今錢幣收藏領域中最為龐大的收藏門類,吸引了無數收藏和研究者。千百年來,古錢幣歷經滄桑,存世數量越來越少,投資價值日益升高,近十年來,古錢幣市場行情一路走高,特別是一些中高階古錢幣十分搶手。

  據瀘州市古錢幣收藏資深人士宋久澤介紹,鑑定古錢幣首先要熟悉歷史,要熟悉和掌握中國貨幣史,要具備錢幣學的知識。在古代,錢幣根據厚薄、大小、錢文、紋飾可以分出許多不同的版別來,人們研究的側重點更是在版別方面。錢幣一般有銅、鐵、鉛、金、銀等質地,哪一個朝代曾鑄造過哪一種或幾種質地的錢幣,對於鑑定來說,尤其重要。比如,目前市面上普通宋錢無人偽造,而康定、至和重寶、靖康通寶等高檔品種的偽錢較多,凡遇到這類錢幣時需慎重對待,要仔細觀察是否有作偽痕跡,是否與大量的普通北宋錢形制相符合。

  此外,還要學習美學、書法、篆刻等各種邊緣知識,這樣才能避免“打眼”。古錢幣市場贗品成災,尤其是一些存世量少、版別罕見的高檔古錢幣往往成為製假者的首選,火燒、土沁、作色、鑲嵌等作偽手法,令人防不勝防,集幣愛好者應格外小心。

  年代非價值主要因素

  一些初涉古錢幣集藏領域的愛好者,往往以為古錢幣越古越好,越古價值越高,其實古錢幣收藏並非完全是這麼一回事。

  年代久遠的古錢幣的確較為珍貴。然而,並不是所有年代越古老的錢幣就越值錢,年代較近的古錢幣也不乏價格昂貴的。在瀘州市城北古玩城,2000年前的漢“五銖”、1000多年前的唐“開元通寶”及北宋“宣和通寶”,其價格之低,簡直令人難以置信,集幣市場裡一兩萬元即可買上一枚。但同樣年代的古錢,有些售價之高卻令人匪夷所思。戰國時的“三孔布幣”,售價高達160萬—280萬元一枚,且有價無貨。100多年前問世的清代錢幣,不少品種也高達上百萬元,如“祺祥重寶***1861年鑄***”、太平天國時期所鑄“天國通寶”、清代光緒時期“光緒元寶”等等。

  古錢幣價值何以會有如此天壤之別呢?業內人士王崇發告訴記者,主要原因還在於古錢幣存世量的多寡。歷史上有些朝代比較強盛,數十年甚至幾百年發行單一品種的錢幣,故這類古錢的數量就十分巨大,有些短命王朝剛試鑄了一些樣幣即被改朝換代,這類古錢的數量自然就很少。“物以稀為貴”這條原則尤其適用於古錢幣收藏。“五銖錢”從漢朝中期一直延續至隋朝末年,在長達六百多年的歷史長河裡,年復一年地重複鑄造,流傳下來數量之大可想而知。北宋歷經150多年,文化發達,商業繁榮,鑄錢之多,空前絕後。時至今日,北宋通寶錢仍遍佈大江南北,北宋錢數量之多由此可見一斑。

  古錢幣收藏有竅門

  據瀘州城北古玩店店主劉先生介紹,古錢幣價格高低,除了取決於它的存世量,還與其它幾個因素密切相關:

  首先,要看這枚古錢幣在歷史上的地位如何,即它在每個歷史時期所起到的作用大不大。比如說,像明末李自成、張獻忠和清末太平天國的錢幣,因為時間很短、有地域性侷限,所以價值就較高;其次,要看它的材質是不是高檔。金銀材質的古錢幣較少,其價值自然要比一般的銅質和鐵質古錢高出許多;再次,還要看它外形美不美。如王莽政權雖說是個短命王朝,但其貨幣的外形及幣面上的書法藝術都達到了非常完美的高度,儘管存世量還較多,但它的市場價格卻也是很高的;最後,就是品相。品相是指古錢本身的鏽蝕程度及錢文、輪廓的清晰程度,一枚古錢既稀有,同時又具備良好的品相,那價值絕對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