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功夫茶煎茶的茶藝
眾所周知,茶源於中國,我們的祖先最先是把茶葉當作藥物,從野生的大茶樹上砍下枝條,採集嫩梢,先是生嚼。然後發展成用水煮嫩葉,喝煮沸後的茶湯。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功夫茶的茶藝
• 焚香靜氣:焚品檀香,造就幽靜、平和氣氛;
• 葉嘉酬賓:出示所泡茶葉讓客人觀賞;
• 火煮山泉:泡茶用山溪泉水為上,用火煮沸;
• 孟臣淋漓:即湯洗茶壺,惠孟臣是明代紫砂壺製作家,後人把名茶壺喻為孟臣;
• 烏龍入宮:把烏龍茶放入紫砂壺內;
• 懸壺高衝:又稱高山流水,把盛開水的壺提高沖水,充分激盪茶葉,使茶葉翻動,清潔茶葉;
• 春風拂面:用壺蓋輕輕颳去表面白色泡沫,使茶葉更清潔***不喝***;
• 重洗仙顏:用開水淋洗茶壺,即洗淨茶壺外表又提高壺溫;
• 若琛出韻:即湯洗茶杯,***若琛清初***,以擅長製茶杯而出名,後人把茶杯喻為若琛甌;
• 玉液回壺:即把已泡好的茶水倒入另一個茶壺使茶湯更為均勻;
• 遊山玩水:沿著杯壁斟茶一圈;
• 關公巡城:依次來回往各杯低斟茶水;
• 韓信點兵:壺中茶水少許時,則住各杯點斟茶水***又稱蜻蜓點水或觀音滴水***;
• 三龍護鼎:用母指食指扶杯,中指托杯,此法既穩當又雅觀,三根手指比喻三龍,此時另一手可做護杯姿勢;
• 喜聞幽香:即聞烏龍茶的香味;
• 鑑賞三色:認真觀看茶水在杯中的上中下三種顏色,故稱三色;
• 初品奇茗:觀看、聞香後開始品茶湯味道***三口為一品***;
•盡杯謝茶:起身喝盡杯中之茶,以謝茶農栽種,製作佳茗,恩典感謝茶藝小姐盡心熱情敬獻茶藝、茶禮。
煎茶的茶藝
1.備器
《茶經》“四之器”章列茶器二十四事,即風爐***含灰承***、[上竹下呂]、炭撾、火[上竹下夾]、[釒復]、交床、夾紙囊、碾拂末、羅、合、則、水方、漉水囊、瓢、竹[上竹下夾]、鹺簋揭、碗、熟、盂、畚、札、滌方、滓方、巾、具列,另有統一貯存茶器的兜籃。
2.選水
《茶經》“五之煮”雲:“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揀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江水,取去人遠者。井,取汲多者。”陸羽晚年撰《水品》***一說《泉品》***一書。張又新於公元825元年前後撰《煎茶水記》,書中引劉件芻評判天下之水等,陸羽評判天下之水二十等。講究水品,是中國茶道的特點。
3.取火
《茶經》“五之煮”雲:“其火,用炭,次用勁薪。其炭曾經燔炙為羶膩所及,及膏木、敗器不用之。”溫庭筠撰於公元860年前後的《採茶錄》 “辨”條載:“李約,[氵開]公子也。一生不近粉黛,性辨茶。嘗曰:‘茶須緩火炙,活火煎’。活火謂炭之有焰者,當使湯無妄沸,庶可養茶。”
4.候湯
《茶經》“五之煮”雲:“其沸,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緣邊如湧泉連珠為二沸,騰波鼓浪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候湯是煎茶的關鍵。
5.習茶
習茶包括藏茶、炙茶、碾茶、羅茶、煎茶、酌茶、品茶等。
撰於八世紀末的《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條載:“楚人陸鴻漸為茶論,說茶之功效,並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統籠貯之。元近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於量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御史大夫李季聊宜慰江南,至臨淮縣館,或言伯熊善飲茶者,李公請為之。伯熊著黃被衫烏紗帽,手執茶器,口通茶名,區分指點,左右刮目。……”常伯熊,生平事蹟不祥,約為陸羽同時人。他對《茶經》進行了潤色,嫻熟茶藝,是煎茶道的開拓者之一。
陸羽、常伯熊而外,皎然、斐汶、張又新、劉禹錫、白居易、李約、盧同、錢起、杜牧、溫道筠、皮日休、陸偉蒙、齊等人對煎茶道茶藝均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