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的養生茶有哪些

  中藥養生是中醫養生中最常見的,中藥相比於西藥來說,更易治本,喝中藥養生茶可以每天都養生,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種中藥養生茶,歡迎大家閱讀。

  七種中藥養生茶推薦

  1:枸杞龍茶

  原料:枸杞5g、龍膽草2g、綠茶3g、冰糖10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後飲用,衝飲至味淡。

  功能:補肝養血,清熱除溼。

  用途:急性傳染性肝炎;轉氨酶高。

  2:枸杞五味茶

  原料:枸杞5g、五味子3g、龍膽草3g、虎杖3g、綠茶5g、冰糖10g。

  用法:用前幾味藥的煎煮液350泡茶飲用,衝飲至味淡。

  功能:滋陰養肝,解毒除溼;降轉氨酶。

  用途:急性傳染性肝炎;肝功失常轉氨酶偏高。

  3:枸杞茶

  原料:枸杞10g、花茶3g、冰糖10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後飲用,衝飲至味淡。

  功能:滋腎潤肺,補肝明目。

  用途:肝腎陽虧,腰膝痠軟、頭暈目眩、目昏多淚;虛勞咳嗽;消渴;遺精。

  4:生地茶

  原料:生地10g、綠茶3g。

  用法:用生地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衝飲至味淡。

  功能:滋陰養血,降血糖,升血壓,利尿,抗菌,保肝。

  用途:陰虛發熱、盜汗、口煩渴;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枯便祕;風溼性關節炎;傳染性肝炎;溼疹、蕁麻疹、神經性皮炎等面板病。

  5:當歸茶

  原料:當歸10g、紅茶3g。

  用法:用當歸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衝飲至味淡。可加糖。

  功能:補血和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

  用途:月經不調、閉經;痛經;血虛頭暈目眩、心悸、疲倦;冠心病心絞痛;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血虛便祕;跌打損傷;高血壓病;慢性盆腔炎。

  6:何首烏茶

  原料:何首烏5g、紅茶3g。

  用法:用200ml水煎煮何首烏至水沸後5——10分鐘,沖泡紅茶飲用。衝飲至味淡。也可直接衝飲。

  功能:補肝益腎,養血祛風;降血脂,抗菌。

  用途:肝腎陰虧,發須早白、頭暈、遺精、腰膝痠軟;慢性肝炎;癰腫;瘰癧;痔瘡。

  7:何風茶

  原料:何首烏5g、防風3g、薄荷3g、綠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藥的煎煮液300泡薄荷、綠茶飲用,衝飲至味淡。

  功能:補血,祛風,除溼,解毒。

  用途:遍身瘡腫癢痛。

  其他中藥養生茶的配方

  洋蔘菊花茶

  西洋參6克,菊花5朵,冰糖適量。養陰潤肺、清熱解毒,平肝明目,生津解渴,提神抗疲勞。用開水沖泡,每日1包。

  參芪五味茶

  人蔘5克,黃芪10克 ,五味子5克,冰糖適量。補氣、生津、養身,增強造血功能,利尿保肝,利水退腫、託毒排膿,提高免疫力,抗疲勞,抗衰老。用開水沖泡,每日1包。

  決明子茶

  決明子30克。清肝明目、潤腸通便,瀉肝火、降血脂、通便、減肥。用開水沖泡,每日1包。

  首烏強身茶

  制何首烏15克、北沙蔘、丹蔘各10克,綠茶少許,冰糖適量。補腎滋陰、養血活血,提高免疫力,強身健體,抗疲勞,抗衰老。用開水沖泡,每日1包。

  麥芽茶

  炒麥芽15克、炒山楂5克、陳皮3克,冰糖適量。消食、健脾、除脹,增進食慾,幫助消化。用開水沖泡,每日1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