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膳與養生的關係

  我國食療藥膳源遠流長,內容十分豐富,對養生延年起著重要的作用.小編現在就告訴你,快來看看這篇文章瞭解詳情吧。

  藥膳的特點

  1、注重整體,辯證施食

  所謂“注重整體”、“辯證施食”,即在運用藥膳時,首先要全面分析患者的體質、健康狀況、患病性質、季節時令、地理環境等多方面情況,判斷其基本證型;然後再確定相應的食療原則,給予適當的藥膳治療。如慢性胃炎患者,若證屬胃寒者,宜服良附粥;證屬胃陰虛者,則服玉石梅楂飲等。

  2、防治兼宜,效果顯著

  藥膳既可治病,又可強身防病,這是有別於藥物治療的特點之一。藥膳儘管多是平和之品,但其防冶疾病和健身養生的效果卻是比較顯著的。

  如山東中醫學院根據古代食療和清宮保健經驗研製而成的“八珍食品”,含有山藥、蓮子、山楂等8種食用中藥,資料記載幼兒食用30天后食慾增加者佔97%,生長髮育也有改善;再如,萊陽梨香菇補精,是由萊陽梨汁和香菇、銀耳提取物製成,中老年慢性血栓病患者服後不僅能顯著改善各種症狀,而且可使高脂血症者血脂下降,並可使免疫功能得到改善。

  3、良藥可口,服食方便

  由於中藥湯劑多有苦味,故民間有“良藥苦口”之說。有些人,特別是兒童多畏其苦而拒絕服藥。而藥膳使用的多為藥、食兩用之品,且有食品的色、香、味等特性;即使加入了部分藥材,由於注意了藥物性味的選擇,並通過與食物的調配及精細的烹調,仍可製成美味可口的藥膳,故謂“良藥可口,服食方便”。

  藥膳的作用

  1、治療疾病

  以藥膳為主治療疾病,可藥食結合以輔助治療疾病,還可辨證施膳治療疾病***根據食性理論與人體的生理特點,針對病人的證候,按“五味相調,性味相連”的原則,以及“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虛者補之,實者瀉之”的法則,應用相關的食物和藥膳治療調養病人,以達到治病康復的目的。***

  2、養生保健

  3、豐富人們的飲食生活

  藥膳養生的知識

  1、保健藥膳

  主要包括減肥藥膳、美容藥膳、增智藥膳、增力藥膳、明目藥膳、聰耳藥膳、益壽藥膳及防病與抗衰老藥膳等。

  2、治病或輔助治療藥膳

  此類藥膳是在專業藥膳師或臨床醫師指導下,遵循辨證施膳的原則而遣藥配膳。如解表藥膳、祛痰止咳平喘藥膳、健脾助消藥膳、清熱生津藥膳、益陽祛寒藥膳、瀉下通便藥膳、理氣止痛藥膳等等。

  四、溫馨提示

  藥膳具有保健養生、治病防病等多方面的作用,在應用時須遵循一定的原則。藥物是祛病救疾的,見效快,重在治病;藥膳偏於養身防病,重在養與防。藥膳在養生、康復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但藥膳不能代替藥物療法。各有所長,各有不足,應視具體人與病情而選定合適之法,因證用膳,因時而異,因人用膳,因地而異,不可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