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時節養生的方法

  秋天亦有“秋老虎”的之說,說的意思是秋天的時候氣溫還會持續走高一段時間,尤其是進入我國大部分地區都處在高溫天氣中,立秋的到來並沒有給大家帶來一絲涼意。是什麼呢?下面跟著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謹防“空調病”

  炎炎夏季,人們都喜歡開著空調生活和工作,但在享受清風涼意的同時,也容易患上“空調病”。尤其是在立秋之後,雖然有“秋老虎”的餘威,但天氣早晚較涼,若不注意很容易著涼,出現腹痛、感冒、腰肩疼痛等症狀。所以,在立秋時節一定要謹防患上空調病,在使用空調時,開放時間不易過長,最好不要整夜開空調。在空調房中睡覺,要注意把腰腹等都蓋好。

  飲食調養

  秋天氣候乾燥,易傷津液,所以飲食上應以滋陰潤肺為宜。飲食方面不宜食辛辣的食物,儘量少吃蔥姜等。秋季飲食以健脾祛溼、益胃生津為佳。秋季可多食酸味果蔬,如蕃茄、、葡萄、梨、菠蘿、哈蜜瓜等。可適當食用芝麻、蜂蜜、枇杷、乳品等柔潤食物,可以起到益胃生津的作用。

  少食瓜類

  立秋之後要謹記少食瓜類,西瓜、香瓜等否則會損傷脾胃陽氣。瓜類屬於涼性食物,夏季食用可起到清熱解暑的功效,但是夏天大量的食用瓜果已使腸胃的抗病力有所下降,立秋後若再大量生食瓜果,會使溼邪在身體內無法排出,會損傷比為,造成腹瀉、腹痛等胃腸道疾病。

  不要亂進補

  在夏天都沒有什麼胃口,但在立秋過後天氣逐漸轉涼,在夏天食慾較差的人食慾逐漸好轉。一些老人更講究要主動貼秋膘。不過養生專家提醒大家,不要急著進補,因為此時人的胃腸功能還沒有調理過來,還比較弱,如果一下子吃太多的肉類等高蛋白食品,會增加腸胃負擔,影響胃腸功能。因此秋季進補一定要適量,切不可亂進補。

  心理調節

  立秋後氣溫下降會使新陳代謝減慢,人的生理機能會受到抑制、內分泌失調造成情緒低落。所以秋季一定要做好心理調節,積極參加鍛鍊,如慢跑、散步等。立秋後,早晨是鍛鍊身體的最佳時間,此時溫度宜人不冷不熱,天高氣爽,很適合進行運動。但不宜進行運動量較大的運動,尤其是老人、小兒和體質虛弱者。

  立秋養生的一些注意事項

  立秋養生注意1、宜祛暑滋陰

  立秋之後,晝夜溫差加大,在飲食上應堅持祛暑清熱,多食用一些滋陰潤肺的食物。醫學專家認為,秋季燥氣上升,易傷津液,因此,在飲食上應以滋陰潤肺為宜,可適當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蘿、乳品等柔潤食物,以益胃生津。另外,多吃豆類等食物,少吃油膩厚味之物。

  立秋養生注意2、調理脾胃

  實際上立秋後很長一段時間,氣溫還是較高的,空氣溼度也較大。再經過苦夏的煎熬,很多人脾胃往往很虛,在這樣的氣候條件下,調理脾胃應該側重於清熱、利溼、健脾,以使體內的溼熱之邪從小便排出,促進脾胃功能的恢復。

  立秋養生注意3、著重養陰補虛

  秋天正是養陰補虛的好時節,但是秋補可不能亂補,只有瞭解自己的體質才好對症進補。

  如果呼吸淺短,聲音低微,神倦懶言,動則汗出,食慾減少,舌質淡就屬於氣虛體質。用黃芪、黨蔘、西洋參沏水喝,或者做粥喝是最簡單的方式。

  立秋養生注意4、調節心情謹防秋燥

  人們在夏季酷熱大汗之後,常損耗過多,會出現體內營養及水分不足。而進入秋季之後,天氣漸涼,氣候乾燥,因此極易出現秋燥。中醫認為,燥乃六淫之邪,為秋季主氣,其性乾燥,易耗津液。常見口乾舌燥、鼻澀咽痛、面板乾枯、大便乾結、煩躁不安等一系列症狀,醫學上稱之為“秋燥綜合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