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養生的方法
4月5日是24節氣中的清明。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農曆書曰:“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潔顯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齊,故名也”。今天,小編為你帶來了。
清明時節養生的技巧
太子參大棗陳皮茶
太子參15克,大棗5枚,陳皮3克。將太子參、大棗洗淨,連同陳皮共同放入沙鍋內,加適量水,煎湯,去渣取汁。代茶頻頻飲用,可連續沖泡3~5次。有理氣和胃的功效。
枸杞瘦肉湯
鮮枸杞葉30克,豬瘦肉150克,油、精鹽、味精適量。鮮枸杞葉洗淨,豬瘦肉洗淨後切片。炒鍋燒熱,放入油,加入豬瘦肉片,翻炒片刻,加適量水,放入鮮枸杞葉,大火煮熟,加精鹽、味精調味即成。有健脾養肝補腎的功效。
菊花枸杞粥
鮮枸杞子100克幹品20克,菊花10克,粳米200克,豬肉末50克,豆豉汁、精鹽、味精、麻油各適量。將枸杞子揀洗乾淨備用。把粳米淘洗,放入沙鍋中,加適量清水,用小火煮至米粒開花,加入豬肉末、豆豉汁、枸杞子、菊花、精鹽、味精、麻油,稍煮後便可食用。食時可調入紅糖。有益腎養肝目的功效。
扁豆粟米飯
粟米100克,扁豆50克,綿白糖適量。小米、扁豆淘洗幹後放入鍋中,加適量水,大火煮沸,小火煮至米熟即可。食時可調入綿白糖。有養脾胃、益腎補虛的功效。
土豆山藥粥
土豆100克,鮮山藥50克,粳米200克,白糖適量,桂花滷適量。將土豆削皮洗淨,切成大丁。將粳米淘洗乾淨,放入沙鍋裡,煮開後加入土豆丁,山藥去皮,洗淨,切碎,放入鍋中,轉用小火熬成粥,待粥將成時放入桂花滷、白糖即可。有健脾益腎的功效。
從養生來講,清明時期,人體肌膚腠理舒展,五臟六腑因內外清氣而潤濡,人們宜多到戶外運動,如晨練、登山、踏青、郊遊等,而且宜加大運動量。清明過後雨水增多,氣候潮溼,容易使人產生疲倦嗜睡的感覺。此時,各種慢性疾病如關節炎、哮喘、精神病等易復發,因此,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易動風生痰、發毒助火助邪之品,如海魚、海蝦、海蟹、鹹菜、竹筍、毛筍、羊肉、公雞等“發物”。
清明時節中不可對肝臟進補。以防肝氣太旺,使肝陽上亢,誘發高血壓。
清明時節的養生小妙招
氣虛型
體質特點:面色蒼白,肌肉鬆軟不實,常自出汗,且動時尤甚,氣短懶言,易疲乏。學生和長期從事腦力勞動的人容易氣虛。
推薦運動:可多參與太極拳等以練氣為主的運動。
飲食注意:健脾祛溼,培補元氣之品,如黨蔘、黃芪、白朮、陳皮和甘草等。
藥膳選擇:黨蔘黃芪粥黨蔘10克,黃芪15克,大米100克。將黨蔘、黃芪洗淨後放入適量的水中浸泡30分鐘,再用文火煮沸40分鐘,去除中藥後,放入大米煮成粥即可和蟲草黃芪煲烏雞烏骨雞半隻,蟲草3~5克,黃芪30克。將烏骨雞去毛和內臟,入沸水鍋中焯去血水,然後與蟲草、黃芪、薑片一起放入砂鍋中共煲,待雞肉熟爛時加入調味品即可食用。
血虛型
體質特點:面色蒼白、無光澤或萎黃,脣色、指甲顏色淡白,脈細無力,頭暈眼花,心悸、失眠、健忘等。
推薦運動:慢跑、散步、打羽毛球、太極拳等,注意保暖,最好能有微汗出。
飲食注意:可適當進補魚膠、雪蛤、玫瑰花、阿膠、大棗、當歸、枸杞、熟地和何首烏等。
藥膳選擇:魚膠紅棗粥魚膠15克,紅棗10粒,冰糖適量。先將魚膠用清水浸泡發大,使其變軟,之後洗淨,切成細絲,與紅棗、冰糖一起放入燉盅中隔水燉2個小時即可,對氣血不足、神疲體倦、肌膚不澤、面有皺紋者尤佳。
陰虛型
體質特點:體型偏瘦,面板偏幹,易生皺紋,長黑眼圈,性格較急躁,容易咽乾、口渴、眼目乾燥,失眠多夢,兩顴發紅,乾咳,少痰等。多見於喜吃燒烤、煎炸或嗜好菸酒的人群。
推薦運動:多外出踏青,並可通過下棋、釣魚等調節情緒。
飲食注意:陰虛,易生內熱,推薦食用西洋參、石斛、麥冬、百合和菊花等滋陰潤燥。
藥膳選擇:西洋參石斛燉老鴨西洋參10克,石斛6克。先將老鴨洗淨,控幹水分,連同西洋參、石斛一起放進煲內,加水約500毫升,用武火煮沸後改為文火,燉1個小時即可。
陽虛型
體質特點:膚白體胖,肌肉鬆軟,畏寒肢冷,腰膝痠軟或冷痛,易脫髮,筋骨萎軟不健等。長期偏食寒涼的食物也會形成陽虛體質。
推薦運動:可進行慢跑、球類動態運動等,以避免外邪侵襲。
飲食注意:調理陽虛的人需要溫補,還需要兼顧脾胃,增強抵抗力,可食用人蔘、冬蟲夏草、核桃仁、鹿茸、芡實、山藥、杜仲和薏苡仁等。
藥膳選擇:山藥薏米芡實粥山藥、薏苡仁、芡實各10克,粳米100克。將淮山藥、芡實用水稍浸一下,去雜質洗淨。將粳米、山藥、薏苡仁和芡實放入鍋中,同煮成粥,具有健脾滲溼和滋補肺腎的功效。
肝鬱型
體質特點:面板偏黃色,面圓頭大,手足較小,但肩背豐厚。腹部較大,大腿到跳脛部都生得壯實,全身肌肉豐滿勻稱。
推薦運動:慢跑、籃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球類運動,以不疲倦為度,不宜出汗過多。
飲食注意:宜進薏苡仁、蘿蔔、山藥等健脾食物以及柑橘、佛手、蘿蔔等理氣食物,少食甜食、糖類,忌辛熱、酒及油膩之品。
藥膳選擇:甘鬆粥甘鬆5克,粳米100克。將甘鬆水煎,煎成後去渣取汁備用;將粳米熬粥,待粥熟時加入甘鬆汁稍煮即可。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