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權書法作品字型米字格圖片

  柳公權的書法在我國有著重要的歷史地位,他的楷書字型受到了許多人的臨摹。在進行書法臨摹的過程中,米字格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

  欣賞


  1


  2


  3


  4


  5


  6


  7


  8

  書法風格鼎盛期

  柳公權在六十歲以後的十年中,書法進入鼎盛時期。如麗日當空,一變中唐肥腴之風,用筆骨力深注,爽利快健,以方為主,濟之以圓,且在蹲鋒與鋪毫之間顯示瘦硬勁挺之線條,這便是“柳骨”。在筆畫之間已有自家面目,橫之長者瘦挺舒展,橫之短者粗壯有力.豎畫較之橫畫為粗,以為主筆,求其變化;其撇,長者輕,而短者重;其捺必重,顯示矯健力度;其鉤、挑必頓後回鋒迅出。柳體在結字上,也似顏真卿書正面示人,左右較均衡,但縱長取勢,且中密外疏。在整體書風上,柳體如“轅門列兵,森然環衛”。柳體法度森嚴,面目又變顏體之肥,而為清勁挺拔,瘦硬通神,在晚唐以一種新的書體及其勁媚之美引起了人們對柳體的讚賞。這一時期作品有《馮宿碑》、《玄祕塔碑》和《神策軍碑》等二十通碑,而《玄祕塔碑》和《神策軍碑》為柳體的代表。《玄祕塔碑》,唐會昌元年***841***書刻。碑額篆書柳公權書,碑文裴休撰,柳公權書,邵建和、邵建初刻石。石在陝西西安碑林。對此碑的書法歷代書家有不同評價,明趙說:“柳書筋骨大露,不免支離,宜米南官之鄙為惡札.,而宣城陳氏之笑其不能用右軍筆也”***《石墨鐫華》***。這是拿王書來衡量柳書,所以宋米芾說“公權醜怪惡札祖,從茲古法蕩無遺”***《海岳名言》***。以古法來衡量柳書是不夠公允的,“柳體”之成為“柳體”,正是他不為古法所囿而自立新法,董其昌說:“柳尚書極力變右軍法”。明王世貞肯定此碑的變法,他說:“此碑柳書中最露筋骨者,遒媚勁健。固自不同,要之晉法亦大變耳”***《州山人稿》***。王世貞說柳書的遒媚不同於東晉的遒媚,這正是柳書的創造。“遒媚勁健”最能道出此碑的特色。此碑尚有一種溫和閒雅之姿致,要宋拓佳本才能感受到。宋以後碑屢經剜剔。字劃板滯,觀之令人生厭。《神策軍碑》全稱《皇帝巡幸左神策軍紀聖德碑》,崔鉉撰,徐方平篆額,柳公權奉日書,會昌三年***843***四月立在西京禁中。此碑早佚,存世唯見南宋賈似道重精裝本前冊,現藏北京圖書館。清初曾歸北平孫承澤,其《庚子銷夏記》卷七有記:“予所收乃賈似道家物,上有秋壑圖書及長字印。元入內府,上有官書條記。後在晉王府中。卷首手書雲:‘怪君何處得此本,猶有恆玄寒具油。’乃鮮于伯幾筆也。”其書法較見溫潤,已無《回元觀鐘樓銘》之極峻風貌,遒媚處亦勝《玄祕塔碑》,或以為晚年得意之筆。其實是碑,雖亦奉仁椋但不復見有矜持之色,蓋是時已解脫內廷侍書之職,且外放為閒散之官,無須兢兢業業恭誠供奉,是其書法漸人通會之境,而有所嬗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