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學鋼筆書法行書

  “字是人的第二面容”。寫一手漂亮的鋼筆字對於學習、考試、工作是十分有用處的。怎樣把鋼筆書法行書寫好呢?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鋼筆書法行書,希望你們喜歡。

  鋼筆書法行書欣賞

>

  鋼筆書法行書1

  鋼筆書法行書2

  鋼筆書法行書3

  鋼筆書法行書4

  鋼筆書法行書5

  

  “字是人的第二面容”。寫一手漂亮的鋼筆字對於學習、考試、工作是十分有用處的。另外練習寫字可以培養良好的習慣、修身養性,也可以通過一手好字展示個人才華、魅力。既如此,我們應該怎樣學習硬筆書法呢?

  一、首先要有強烈的願望想把字寫好。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任何事物只要有興趣就成功了一半,練習寫字也不例外,首先要樹立一種觀念,不是別人要把字寫好,而是我要把字寫好,不僅要寫好,而且要確信一定會寫好!

  二、寫字前的準備工作要做好。

  練習寫字前,我們要做好準備工作:1、備用工具:紙、筆***0.5黑色子彈頭中性水筆***、字帖;2、正確的握筆方法:三指執筆法,拇指和食指兩指緊握筆桿,中指靠在筆桿的下面,主要是拇指、食指和中指三指握緊筆桿,無名指和小指輕輕靠在中指的下面即可,三指握筆桿的地方距筆尖大約1寸的距離,筆桿距紙面大約45度角;3、保持正確的寫字姿勢:坐姿,要頭正、身直、臂開、足安。

  三、取法乎上。選取自己喜歡的帖。

  古人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選帖分二種情況,如果只想把字寫好,可以選取近人的字帖,楷書:如盧中南、田英章、王惠鬆、顧仲安、張秀……行書:如王正良、沈鴻根、鄒慕白、任平、駱恆光……如果想成為硬筆書法家,非古碑名帖不選,楷書:如王羲之的《樂毅論》、《黃庭經》、《孝女曹娥》、鍾繇的《宣示表》、唐鍾紹京的《靈飛經》、歐陽詢的《九成宮》、褚遂良的《雁塔聖教序》、虞世南的《孔子廟堂碑》、柳公權的《玄祕塔》、顏真卿的《多寶塔碑》、文徵明的《離騷經》、王寵楷書、北碑《張猛龍碑》、《張玄墓誌》等;行書:如《蘭亭序》、《聖教序》、《祭侄文稿》、《黃州寒食詩帖》、《蜀素帖》、《苕溪詩》、《松風閣》、《李思訓碑》、文徵明的《滕王閣序》……總之,選帖的標準是:一是初學者只能選取一種;二是自己比較喜歡和自己的性情相近的字帖;三是先楷隸篆後行草。

  四、“讀、摹、臨、背、意、用”六字是學習書法的不二法門。

  “讀”即讀帖,讀什麼? 讀字的用筆方法、結字的方法、神采和通篇的章法等,讀帖要抓住帖的特徵.字的形象特點。在腦海中形成一定的印象。讀帖要認真,要循序漸進,先筆畫、後整體,先筆法、後結構、再全篇。

  “摹”即摹帖,就是用透明的白紙蒙在字帖上照著描寫,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描紅。

  “臨”即臨帖,就是帖放在一邊,一邊看一邊照著帖的寫法進行練習。古人云:“臨書易得古人筆意,摹書易得古人位置,臨書易進,摹書易忘。”臨帖是學習書法最主要最常用的方法。可以說學習書法就是臨帖,大凡沒有不臨帖而在書法上取得成功者。臨帖還要進行比較,就是把自己寫的字同帖上的字進行比較,比較字的形態,短長肥瘦,字的用筆、結字及神采等,看差在哪裡,好在下次臨寫時進行改進。

  “背”就是背臨,我們經過一段時間的臨寫後,學寫的字在腦海中會有一些記憶,我們就要試著不再看字帖,能夠揹著寫出字帖上一樣漂亮的字來。

  “意”即意臨,再創造的過程。在能夠背臨的時候,融入自己的思想、理解、情趣、個性修養入書,進行再創造,最終走自己的路,形成自己的書法風格特點,不然臨得再象也是別人的東西,古人稱之為“書奴”。

  “用”即我們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後,要在日常的生活、學習、工作中進行應用。如今天經過練習會寫好了一個字,明天就要在作業、寫信、寫文章中按練習的寫法進行書寫應用。要徹底改掉以前的不良寫琺習慣,重新按練習的新一套寫法進行書寫。如果我們只是練習寫字的時候按字帖上能夠把字寫好,而平時又按原先自己的習慣寫法進行書寫,這樣就永遠不會有進步。

  
鋼筆書法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