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張國慶書法

  張國慶,字光文,號自語齋主人,1984年生於辛棄疾故里***濟南市歷城區遙牆鎮***。縱觀張國慶的筆墨世界,給人的感覺是字如其人,安靜,雋永,文雅中透露出一絲英爽之氣。在繼承傳統藝術精髓的基礎上求新求變,使其作品逐漸形成風格,被眾多書法愛好者收藏。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欣賞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圖片4

  張國慶個人簡介

  張國慶,字光文,號自語齋主人,1984年生於辛棄疾故里***濟南市歷城區遙牆鎮***。他雖沒有深厚的家學,但其自幼喜歡書法,少年時代逐漸迷戀於博大精深的中國書法藝術,立志躋身於藝術的殿堂而有所成就。正因為樹立了遠大的志向,故他對書法藝術朝夕揣摩,考字研史,寄情翰墨,一直矢志不移地進行追求。

  縱觀張國慶的筆墨世界,給人的感覺是字如其人,安靜,雋永,文雅中透露出一絲英爽之氣。書法風格細膩,感情真摯,其在思辨和理解的基礎上,多關注一些敢於打破傳統章法的運用,然筆法和結字卻多向古人借鑑,承襲古風而又抒發新意,在繼承傳統藝術精髓的基礎上求新求變,使其作品逐漸形成風格,被眾多書法愛好者收藏。

  張國慶的書法線條凝練,章法自然,對楷,隸,行,草,篆五體都有所研習。他寫的隸書,平淡之中追求筋骨,厚重之中呈現飄逸;他的行書勁挺奔放,開合有度;楷書形態凝重,筆力剛勁。近年來尤對草書產生了深厚的興趣,取法二王,旁及王鐸,黃庭堅,追求氣勢開張,瀟灑飄逸之感。

  張國慶年輕有為又虛心好學,勤奮刻苦,相信他在今後的藝術追索中,定會踏出一條獨特的自我實現之路,迎來一個書法藝術的創作高峰。

  書法作品的表現手法

  書法上作品中的黑和白不是簡單的色彩相加,是在微妙中提升作品的質量,增加作品的感染力,配合作品的其他要素構成美妙絕倫的藝術品,讓人們在黑白的世界裡感受到書法的博大精深。墨色的黑造就書法作品的優質線條,墨色的濃淡展現書法作品的節奏,黑與白的結合影響著書法作品的情趣。林散之的行書作品,整篇筆墨一氣呵成,線條勁健,節奏明快,情趣豐富,無絲毫造作之意。真可謂蔡邕《九勢》中提及的“夫書肇於自然”。所以,精妙的揮毫留在紙上的痕跡,潔白的宣紙賦予巧妙的布白,乃是形成黑白世界精神意趣的重要因素。沒有黑白的巧妙對應,沒有虛實相生的藝術表現手法,就沒有書法藝術。可以說是由於黑白的分佈,才形成了中國書法中特有的空間美。那麼筆墨派生出來的空靈動盪,富有節奏韻律的意境之書法,還在於黑白的處理和表現。失去了黑白,則這種內涵豐富的空間形式美也就會失去。

  清代學者、書法家包世臣在《藝舟雙楫》中說道:“畫法、字法,本於筆,成於墨,則墨法尤為書藝一大關鍵已。筆實則墨沈,筆飄則墨浮。凡墨色奕然出於紙上,瑩然作紫碧色著,皆不足與言書,必黝然以黑,色平紙面,諦視之。”墨的色澤濃淡的表現形式彰顯著藝術品的不同魅力,每個書家的習慣和表現形式是不一樣的,但是無論是濃,還是淡,只要是運用得體展現出流傳享譽的佳作,墨的濃淡有風韻,關鍵在於掌握和運用。清朝就有濃墨宰相***劉墉***、淡墨探花***王文治***的評說。清代名臣劉墉寫字用墨濃重,書風貌豐骨勁,味厚藏神,營造出一種雍容、靜謐的美感,被後人稱之“濃墨宰相”。與濃墨相反,擅用淡墨的王文治,人稱之“淡墨探花”。王文治被認之為是董其昌書法風貌的再現,王文治十分敬崇董其昌,在他的《論書絕句》中寫道:“書家神品董華亭,褚墨空元透性靈,除卻平原俱避席,同時何必說張邢。”給出董其昌極高的評說。王文治在作書用墨上,喜用淡墨並使用得十分得道,其牽絲映帶,脈絡十分清楚。觀其行書立軸,整幅作品疏朗有致,秀潤淡雅,用筆規矩而灑落,筆墨中處處流露著才情和清秀特色。近代書家林散之先生對墨色有深層的理解,用墨極為講究,曾說過:“墨有焦墨、濃墨、淡墨、渴墨、積墨、宿墨、破墨之分,加上漬水,深淺幹潤,變化無窮。運、用之妙,存乎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