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國慶書法

  中國書法藝術是漢字的書寫藝術,筆法就是書寫線條或筆畫的方法,在某種情況下筆法還被稱為用筆。線條在中國書法中具有特殊意義,它是純粹的,在審美上又是獨立的。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希望你們喜歡。

  欣賞:

  1

  2

  3

  書法作品的行氣:

  一件作品的章法總是通過這些環節逐步構成的:點畫—單字結構—單字聯綴—鄰行呼應。單字聯綴是被研究得比較少的一個環節。單字聯綴的基本要求是一行中各字之間應具有內在的連續性,這樣,相鄰各字才能擺脫孤立的狀態,而建立起親切、緊密的聯絡,作品才能成為一個不可分拆的整體。人們常用“行氣”這個詞來表達對單字聯綴的感受和評價。一個字,線上條運動的引帶下,字內空間也開始了流動,這種流動感使整個宇結構連帶它的內部空間產生了一種運動趨勢,如果相鄰各字的運動趨勢能互相銜接,那麼一行字便會形成連續、楊通的“空間流”,如果各字的運動趨勢不能銜接,下意識中的感受便極不順暢,這時,人們便說它缺乏“行氣”,這裡介紹一個檢驗“行氣”的簡單方法。在書寫的任何一個漢字上,都可以作出一根直線,使它的位置表示這個字傾側的方向,同時把這個字分成感覺上份量相等的兩部分條直線反映了這個字在紙上的位置和運動趨向,我們把它稱作單字軸線,如果作出一行字每一字的單字軸線,便能看出這行字在連貫性上的得失。如果相鄰兩字軸線在兩字之間相交或重合,它們的連貫性一定很好,如果軸線平行或接近平行,由於兩字運動趨向相同,也能給人以很強的連續感,多字軸線平行時,這種感覺更強烈,兩軸線在宇間不能相交,則反映了一行中空間運動的中斷。一行中所有軸線不一定要求全部連續,適當數量的斷點,適當位置上出現的斷點,有助於調整作品的運動節奏,它們的作用相當於樂句中的休止符,過多的斷點肯定會破壞作品的“行氣”。

  書法章法構成的兩種方式:

  從書法史上所有的創作來看,存在兩種章法構成方式,每一個漢字都有獨立的結構,這是人們心目中早已確立的事實儘管早期文字並非如此,因此,單字分立成為章法構成的一種極為自然的形式,在這種構成方式中,可以明顯看出,以單字為界,線條、空間分成一個個小小的段落,這同人們對漢字的樸素印象是符合的,以這種基本結構形式以單字為段落髮展起來的章法構成方式,我們稱之為“單字聯級”。這種聯綴方式受到草書的衝擊。草書線條的連續性,打破了點畫的界限,貫穿兩字、三字,以至更多字的線條,破壞了單字分立的空間形式,字間空間開始向字內空間滲透,同字內空間融合,單字分立的固定空間形式事實上也同線條運動節奏的豐富變化無法協調,這樣,便逐漸形成打破單字界限、線條自由分組的空間構成形式,這種形式不以線條運動的起止為界限,而以空間密度面積為劃分段落:單元空間面積相近的自然成為一組。作品便由許多組線條綴合而成。在這種系統中,線條運動節奏和空間分割、組合都獲得了充分的自由。它們在新的荃礎上重新達到了統一。這種聯綴方式稱為“分組線聯綴”。分組線聯綴主要在行、草書中運用,它大大豐富了書法藝術的表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