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大師花鳥畫作品欣賞

  中國花鳥畫是通過創造氣韻生動的畫面,來展現作者內心世界的。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國畫大師花鳥畫作品,歡迎欣賞學習。

  

  國畫大師花鳥畫作品1

  國畫大師花鳥畫作品2

  國畫大師花鳥畫作品3

  國畫大師花鳥畫作品4

  國畫大師花鳥畫作品5

  花鳥畫色彩發展

  從歷代繪畫作品中,可以看出色彩運用的發展過程。盛唐時李思訓父子以金碧名家,吳道子則擅水墨吳裝。五代徐黃兩家,由於環境和生活體驗不同,各自形成一體,用色絕然不同,影響後世至深。兩宋設立畫院,以畫取士,在繼承前代用色經驗的基礎上,更有所提高和發展。勾填、勾染、淡彩之外,又興起了沒骨法,並與白描、水墨相結合,使運用色彩的領域更加寬廣。 在繪畫理論方面,南齊謝赫在“六法論”中就提出“隨類賦彩”作為評畫標準。唐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提出了“若氣韻不周,空陳形似,筆力未遒,空善賦彩”及“具其彩色,則失其筆法”的技法討論。唐宋以後畫家,又提出了筆墨與色彩的關係,這些都需要很好地研究。

  畫家對色彩的運用,是隨著欣賞色彩表現的感情而來。色彩的寒暖不同,給予人的感覺也不同。對色彩的感受,又和欣賞者的思想感情、審美觀點、生活習慣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畫家在不同的思想基礎、階級感情和精神狀態中,對色彩有著不同的喜愛和感受。 畫家運用色彩是有主觀性的。不同的色彩給人以不同的感覺,同一色彩有時也會給人以不同的感覺。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思想精神狀態下,由於感情不同,對色彩的感受也不同,故對色彩的運用也有顯著的不同。用色既貴現實,又要逐步創造不同的表現方法。歷代花鳥畫家,表現在畫面上的色彩和運用的方法,都是各具面貌的。徐熙用色淡逸,黃筌賦彩富豔;明人習慣用淡彩,清趙之謙喜用色濃麗;今齊白石在繼承文人水墨畫的基礎上,又融合了民間年畫的用色方法,以濃墨來對比重彩,用樸厚的筆墨,表達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色彩的運用,首先要服從主題內容的需要,若單純地以形式主義的手法來玩弄筆墨色彩,或泥法古人,甚至一成不變地去再現現實,都是錯誤的。創作一幅中國畫,色彩也要求預先想好,成竹在胸,要根據內容的需要來設計顏色。古人說的“意在赤黃黑白之外”、“意足不求顏色似”,也就是說畫家要表現客觀物象的精神本質,不要為固有的色彩所範囿。 一幅設色的花鳥畫,要注意整體色彩的統一,注意主調的功用。要利用主色,在變化中協調畫面眾彩,以創造主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