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木版畫學生作品圖片

  木版畫從誕生到發展、成熟,從材料、技藝到美學品格、價值趨向、觀念,無不有著 反 的身影,是美術的重要學科。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的關於,僅供參考。

  欣賞

  1

  2

  3

  4

  5

  酣暢淋漓的抽象表現

  抽象審美情趣,是指藝術家對生活、對自然、對人生的各種外在形態和不同事物進行視覺感應時所產生的特定情感思維,也是藝術家獨立依據各方面的知識結構和文化素養以及長期實踐而確立的自我思維方式和審美意識的一種審美判斷。正如人們從鐵欄杆中看到一種防禦和紀律,從輕波泛浪中感覺到平靜和優美一樣。

  古往今來,凡是熱愛生命、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藝術家,總是對一切美好事物表現出喜愛、讚賞、嚮往、追求。不管是春天樹林裡的陽光明媚,還是秋天高山溪流中的流水;也不管是故居里斑駁粗陋的殘跡,還是雨夜電閃雷鳴中的滴漏草棚。這些種種情感的孕育,正是藝術家抽象審美情趣的作用,也是藝術家創作作品的最初機緣和驅動力。

  中國從事黑白木刻創作的每一個藝術家總是要想方設法在自己的畫面上營造一種自我獨特的抽象審美情趣,讓人們在欣賞他們的作品時,得到情感上的溝通和感染。塞尚在古典繪畫中發現了抽象幾何圖形的合理安排,是繪畫視覺審美的本質所在,創造了屬於自己的藝術樣式,為現代藝術的發展開了先河。從此,架上繪畫的抽象審美情趣總是以注重構圖形式的張力作為表現作品內涵的基本構架而引起重視,唯美主義畫家創作的田園風光繪畫,大多都以優美、勻稱、平靜、和諧的構圖形式來表達自己對大自然的謳歌與讚美。表現主義畫家總是以誇張、扭曲、動盪、雜亂、凝重的構圖形式來表現自身對社會、對戰爭、對人生的抗爭與呼喚。而抽象派畫家更是用各種不同的幾何形狀來組合畫面,以擺脫具體物象,直接利用符號的構成形式來體現畫家的思想情感。

  我國著名老版畫家王琦先生的黑白木刻《古牆老藤》和著名版畫家卜維勤刻的黑白木刻《歲月中的樹和鳥******,雖然在題材的選取上基本一樣,構圖的組合方式也基本相同,但是,構成畫面形式美感的抽象要素點、線、面的形態卻不一樣:王琦先生的畫面構成所採用的是具有動感的向上伸展和富有彈性的曲線,在抽象視覺審美感應上激發的是一種有韻律的朝氣蓬勃和喚發青春活力的心理沉思;而卜維勤先生的畫面構成採用的是縱橫交錯、向外拓展和堅韌剛毅的澀線,在抽象視覺審美感應上激發的是一種崇高、莊嚴、質樸和滄桑的心理沉思。不言而喻,兩幅作品的外在形態不同,所體現出來的作品內涵和藝術家的人格力量也有所不同。這也許就是中國傳統繪畫把“氣韻生動”放在構造畫面第一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