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版畫的知識

  版畫初步發展時期只是淺層的反映現實的生活,現代版畫藝術家已經將版畫精神內涵思想上的內容昇華來作為創作的主力,併力求表達的新穎獨到。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一起來看看吧!

  版畫藝術簡介

  20世紀30年代以前的版畫仍然是複製版畫,自1931年起,由魯迅倡導的新興木刻,開始有了我國創作的版畫。新興版畫和古代複製版畫不僅在製作技術上有很大差異,而且在作為藝術的功能與現實意義上也有質的區別。新興版畫從它誕生那天起,便和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緊密相關,與廣大人民群眾的命運血肉相連,它是中國革命文藝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30年代左翼美術的主力軍。版畫家是以藝術家和革命戰士的雙重身份出現在歷史舞臺上,毫不含糊地以藝術作為戰鬥的武器,在思想教育戰線上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版畫***print***是視覺藝術的一個重要門類。廣義的版畫可以包括在印刷工業化以前所印製的圖形普遍具有版畫性質。當代版畫的概念主要指由藝術家構思創作並且通過製版和印刷程式而產生的藝術作品,具體說是以刀或化學藥品等在木、石、麻膠、銅、鋅等版面上雕刻或蝕刻後印刷出來的圖畫。版畫藝術在技術上是一直伴隨著印刷術的發明與發展的。古代版畫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數銅版刻和套色漏印。獨特的刀味與木味使它在中國文化藝術史上具有獨立的藝術價值與地位。

  版畫的發展歷史

  中國版畫的起源,有漢朝說、東晉說、六朝以至隋朝說。現存我國最早的版畫,有款刻年月的,是舉世聞名的“鹹通”本《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卷首圖,根據題記,作於公元868年。四川成都唐墓出土的“至德”本版畫,據估計比“鹹通”本早約百年。唐、五代時期的版畫,在我國西北和吳越等地都有發現的作品。作品大多古樸俊秀,奏刀有神。這些便是版畫的起源。

  宋元時期的佛教版畫,在唐、五代的基礎上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刻本章法完善,體韻遒勁。同時,在經卷中也開始出現山水景物圖形。其他題材的版畫,如科技知識與文藝門類的書籍、圖冊等也有大量的雕印作品。北宋的汴京,南宋臨安、紹興、湖州、婺州、蘇州、福建建安、四川眉山、成都等,成為各具特色的版刻中心。同一時期的遼代套色漏印彩色版《南無釋迦牟尼佛像》是我國發現的最早的彩色套印版畫,在世界文化史上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由於實用的要求,在宋代也出現了銅版印刷,主要用於印製紙幣和廣告。元代的“平話”刻本是我國連環版畫的前身。

  明清兩朝是我國版畫的高峰時期,在許許多多文人、書商、刻工的共同努力下,版刻出現了各種流派,創作出大量優秀作品,版刻創作呈現出欣欣向榮的局面。不僅宗教版畫在明代達到頂點,欣賞性的版畫也在明代大大興起。畫譜、小說、戲曲、傳記、詩詞等,一時佳作如雪,不勝列舉。尤其是文學名著的刻本插圖,版本眾多,流行廣泛,影響深遠。

  這一時期也是版畫各個藝術流派的興盛期。以福建建陽為中心的建安派,作品多出於民間工匠,鐫刻質樸。以南京為中心的金陵派,作品以戲曲小說為主。或粗獷豪放,或工雅秀麗,風采迥異。以杭州為中心的武陵派,題材開闊,刻制精美。以安徽徽州為中心的徽派在中國文化史上更具有源遠流長的影響和舉足輕重的地位。

  版畫的發展始終與刻書業密切相關,宋元時代的中心在福建的建安和浙江的杭州,在明代的時候則轉移到南京和北京。但是真正使得版畫發展進入一個新階段的是徽派版畫的興起。自15世紀以來,徽派版畫即以刻制聞名於時,高手如林,尤其以黃、汪兩個家族最為突出。明清兩代新安黃氏一族所刻書達200餘部,能圖者有100多人,成為一支陣容龐大的隊伍。代表作品有《養正圖解》、《古列女傳》等。在徽派版畫以典雅、精巧的風格暢行於世的時候,金陵***南京***、武林***杭州***、蘇州等地的版畫插圖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明代版畫不僅用作書籍插圖,而且也用於畫家傳授畫法的“畫譜”、文人雅士的“箋紙”、制墨名家的“墨譜”,以及民間娛樂用的“酒牌”。畫譜中的較早者是1603年杭州雙桂堂所刊的《顧氏畫譜》;墨譜的代表則為萬曆年間出版的丁雲鵬參與繪製的《程氏墨苑》;熱心酒牌版畫創作的是著名畫家陳洪綬,他和徽州黃氏高手合作的《水滸葉子》、《博古葉子》等成為傳世名作。古代套色版畫的出現,已知最早的是明刻的《蘿軒變古箋譜》,但影響最大的卻是刊刻於1633年的《十竹齋畫譜》和刊刻於1644年的《十竹齋箋譜》,它們的作者是明代的出版家、書畫家胡正言。

  清代版畫除了徽派以外,北京的殿版也很有名。代表作品有1696年北京刻手朱圭所刊焦秉貞的《耕織圖》、1717年所刻冷枚畫的《萬壽盛典圖》等。而1679年運用分色水印木刻法所印製的《芥子園畫傳》初集,是由金陵畫家根據李流芳的稿本繒輯而成的,其後又出版了二、三、四集,廣為流傳,成為對後世影響極大的一部繪畫教科書。

  版畫的藝術特點

  在欣賞版畫近千年發展過程中留下的大量作品時,有以下一些藝術特點值得注意:

  1.儘可能利用物件的本色,顯出木味***木刻***。

  2.巧妙利用“留黑”手法,對刻畫的形體作特殊處理,獲得版畫特有的藝術效果。

  3.發揮刻版水印的特性,讓大塊陽刻產生強烈的藝術效果。

  4.通過巧妙構圖,以豐滿密集和蕭疏簡淡等不同風格來襯托表現主題風格。

  綜上所述,中國古代版畫在歷史長河中有它自己的發展軌跡,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藝術。

  鄭振鐸先生曾說:“梨棗圖畫,為推動文化,功高不可勝言”,這是對版畫藝術地位的恰當描述。

  版畫具有可視性審美的平面性造型及其純美術的功用。版畫有藝術表現過程的間接性,藝術結果的複數,印痕藝術的審美特徵。

1.關於版畫的基本知識

2.經典版畫大全

3.兒童版畫基礎知識

4.關於版畫設計圖片

5.關於建築的版畫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