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練聲音的方法

  兒童練聲能使歌唱發聲系統各器官的肌肉更有力,並能協調一致。下面小編整理了,供你閱讀參考。

  

  根據先易後難的自然學習法則,練聲可採用發聲最自然的中聲區為基礎,逐步向上、然後向下做半音模進法移調進行訓練。

  根據孩子的不同年齡,要在音域範圍上作不同的處理:3~4歲可在C調的“1”到“6”範圍內練習,4~5歲可在C調的“1”到“7”範圍內練習,5~6歲可在C調的“1”到“嚴範圍內練習,7~9歲可在C調的“1”到“3”範圍內練習。在各自的基礎上通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後,再逐步向上和向下做擴充套件音域練習。

  練聲時要用較慢的速度和中等音量,發聲的位置要上下統一,氣息要均勻,保持高音部位的發聲位置。在練聲時,要求孩子注意力高度集中,家長要認真地聽孩子練唱。 因為練聲是為歌唱服務的,為了提高孩子們的興趣,家長也可把唱歌與練聲結合起來進行訓練,摘出歌曲中難唱的樂句進行練聲。結合所演唱歌曲的特點有的放矢地選擇練聲曲練唱,是大多數聲樂教師常用的有效的方法。 3.練聲中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①教孩子練聲應注意選擇適當的曲調,不要超出兒童的音域範圍,這在前面已經講過了。 例如唱12 34|5—|55 5|55 5|54 32|1—||時,3~5歲兒童可在1=C到1=D或E範圍內練習。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可逐漸擴大音域。

  ②作為兒童唱歌基本練習的發聲,時間不宜過長,低年齡的兒童每次練3—5分鐘即可,不然會由於練聲的枯燥而使孩子產生厭倦情緒,而且時間過長也會使嗓音疲勞。要循序漸進,不要急於求成。

  ③要細心地聽孩子歌唱,及時發現和聽辨出聲音中存在的毛病,使不良的發聲糾正於萌芽狀態。

  ④練聲要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練聲是為了發展兒童的嗓音,提高兒童的唱歌技巧。那些形式主義的所謂“練聲”,不僅達不到好效果,反而會挫傷兒童學唱的積極性,弄不好還可能損傷孩子的嗓音。

  根據孩子的不同年齡,要在音域範圍上作不同的處理:3~4歲可在C調的“1”到“6”範圍內練習,4~5歲可在C調的“1”到“7”範圍內練習,5~6歲可在C調的“1”到“嚴範圍內練習,7~9歲可在C調的“1”到“3”範圍內練習。在各自的基礎上通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後,再逐步向上和向下做擴充套件音域練習。

  練聲時要用較慢的速度和中等音量,發聲的位置要上下統一,氣息要均勻,保持高音部位的發聲位置。在練聲時,要求孩子注意力高度集中,家長要認真地聽孩子練唱。 因為練聲是為歌唱服務的,為了提高孩子們的興趣,家長也可把唱歌與練聲結合起來進行訓練,摘出歌曲中難唱的樂句進行練聲。結合所演唱歌曲的特點有的放矢地選擇練聲曲練唱,是大多數聲樂教師常用的有效的方法。

  兒童練聲音的注意事項

  1,要循序漸進。

  2,要每天堅練習,持之以恆。

  3,練聲時要注意力集中,精神飽滿,充滿激情。

  4,要主客觀統一,經常錄音分析真實聲音與發聲時自我感覺聲音的差異。

  5,要鞏固正確的發聲感覺。

  6,要把練習發聲技術的心得體會運用到演唱歌曲中去。

  7,初學者不應追求大音量及高音,而應追求聲音的圓潤自如和音質的優美。 具體方法 從自然音區練起,自然音區是指不太用力就能唱出的音區,是人聲中最自如最富有色彩的聲音,一般不超過八度,一般男女中音從低音量到中音降7,男女中音從2到高音1。

  等到自然音區的音逐漸鞏固之後,就應該將唱這些音時圓潤、明亮、柔和的色彩和發聲的自如性,移到鄰近的高的和低的音上面去,當這樣的音的數量逐漸增加時,就使我們的音域逐漸擴大,並使整個音域統一、均勻。唱高音和低音時,都能運用自如。 如果不按從自然音區開始的方法進行練習,在自然音區的音還沒有唱好,沒有呼吸基礎時就開始唱高音和低音,那麼聲音上就會產生一些毛病,有的人唱起歌來聲音分成兩節,或者高音發緊、發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