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跑馬拉松什麼感覺
這種感覺只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夠體會得到。大口喘氣、流汗、心跳加速是跑馬拉松的標配。跑完之後渾身乏力、如釋重負、肌肉疲勞的感覺是很多長跑者喜歡長跑的理由。
在我們剛開始跑30分鐘以上的時候,會覺得特別難受,這是很正常的。因為我們沒有經過專門的訓練,呼吸方法和跑步的節奏都沒有合適的狀態。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找準自己的節奏,調整呼吸。馬拉松是一個挑戰極限的運動,所以在跑的過程中會有很多,讓我們普通人放棄的因素。所以,堅持和意志力是支援普通人跑下去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在長跑的過程中要緊隨自己的節奏,不要跟別人比快。否則的話,你會很容易失去自己的體能狀態。
賽後還要進行積極的補充水分,接受放鬆、按摩、拉伸等等一系列的賽後恢復體能治療。
下面是科學家給出了以下四種結論
第一 跑出發燒溫度
在跑馬拉松的過程中,你的體內溫度高達38.9攝氏度。為了降低體溫,身體會不斷排汗。過程中無論你怎麼補充水分或者糖分,身體都無法以100%恢復。就是說,身體流失的水分總是大於你補充的水分。所以身體自行降溫越來越慢,之後體內溫度會上升到發燒的高熱階段。
第二 極有可能出現低溫症
在跑步結束後,你的體內溫度還是處在高溫階段,所以身體繼續向外散熱。如果這時周身環境的溫度較低。身體降溫速度會非常快,以至於失去過多的熱量。將導致低溫症——人體器官無法正常代謝,從而造成死亡。這也是為什麼馬拉松運動員,在跑完後需要披上保溫毯子。
第三 “腎臟”很難過
研究表明:82%的馬拉松跑者在跑完全程後,他們的腎臟會處在急性腎損傷的第一階段。也就是說,他們的腎不能排除淋巴以及血液中的毒素。雖然身體會在2周後自行恢復,但是腎臟長期處在損傷狀態,能否恢復到健康狀態是個未知數。
第四 身體會處於完全飢餓狀態
人體內的糖分含量是有限的。換算成能量,大概有2000卡路里。而跑步平均每公里消耗62.15卡路里,那麼32公里之後,體內糖分完全消耗。身體會自行判斷處於“完全飢餓”狀態。這是身體會認為運動程度達到極限,無法繼續負荷。會出現無力,肌肉僵硬等徵兆。跑者將這個階段稱作“撞牆期”,所以馬拉松跑者會在賽前幾天採取“糖原負荷法”,短時間增加體內糖分的含量。
綜上,如果你準備參加一場馬拉松比賽,最好提前訓練。保證身體能夠承受這些負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