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繪畫興趣的方法

  每個孩子都有繪畫的潛質,擁有創造和表現的慾望,心理學家通過大量實驗證明,兒童通過早期繪畫所獲得的知識與經驗,可以把智商提高30%。繪畫對於兒童的健康成長和素質培養都是非常重要的。那麼要如何培養孩子繪畫的興趣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教兒童學繪畫,從畫動物入手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因為小孩子都比較喜歡各種各樣的動物,也希望能用筆把這些有趣的小動物表現出來。

  首先可以帶孩子去動物園、自然博物館。

  觀察他們感興趣的動物,如大象、猴子、熊貓、孔雀;如果有條件也可以讓孩子自己養些小金魚、小兔子、小貓。通過親身觀察和接觸,以便掌握小動物的基本特徵。比如,孩子會知道大象有長長的鼻子和象牙;大熊貓胖乎乎的,身子是白色的,四肢和眼窩是黑色的,愛吃竹子;小兔子的眼睛紅紅的,長耳朵,短尾巴等等。知道了動物的特徵,才能正確地把它們畫出來。

  另外,還要讓孩子認識小動物有趣的動作變化。

  學會區別小動物動作的不同特點,使這些特點在腦子裡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小猴子又蹦又跳,機靈好動;大熊貓動作緩慢,憨態可拘等等。瞭解了這些後,就可以讓孩子試著用簡單的線條把各種有趣的動物畫出來。因為是通過觀察小動物後再畫,這就要求孩子學會記憶動物的形象特點和動作特點。如果每天都能畫一幅不同特點的小動物,保持濃厚的興趣,畫起來就會有很大的進步。經過一段時間後,就會得心應手,越畫越象。

  家長可以從畫冊上剪下美麗的畫面,和孩子一起欣賞。

  如果有機會還可以帶孩子經常去看兒童畫展。給孩子欣賞的畫應該是內容健康的,例如以活潑可愛的動物為主角的或取材於童話故事或描寫兒童實際生活的畫面。孩子喜歡看描繪得細緻的畫。

  此外,給孩子看的畫還應該是色彩鮮明、柔和、鮮豔的,顏色應以紅、綠、黃、藍、紫為主。

  繪畫的表現形式應該是多樣的,如水彩畫、國畫、油畫、木刻畫等各種不同形式和風格的繪畫。欣賞時,家長應和孩子一起討論畫中的主要人物,人物的姿勢和位置,形象之間的關係,畫面上的細節如人的表情、背景、色彩,畫面的佈置等等。

  兒童早期的繪畫是一個自我探索的階段,那些信手塗來的線條,表示了幼兒對自己行動的肯定,這一階段的線條是不規則和無目的的。家長應當積極地鼓勵兒童的這種做法,為他們提供必要的工具和材料,注意培養兒童作畫的興趣。隨著年齡的增長,家長應該引導兒童注意對簡單物體的摹仿,使兒童能用簡單的線條描繪事物的形狀。待到兒童具有了一定的表現能力後,家長應該鼓勵兒童畫一些有內容、有情節的畫。

  孩子的畫和成人不同。成人的畫一般是具體的,實在的,讓人一看就知道是什麼東西。而孩子的畫卻往往是“抽象”的,他們常常會把想象的東西與現實的東西混淆起來。

  孩子的畫,首先是孩子表達內心世界的一種方式。孩子天性自由,他們的作品就是他的率真表現。在他們的眼裡,天空可能是五彩的,樹上可能會長出小動物,小蝌蚪和大輪船同遊,花兒長得比房子還高,太陽有鼻子有眼,人的腦袋出奇地大……父母請不必奇怪,這是正常孩子的正常思維表現特點。

  我們父母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和標準來評價孩子的繪畫作品,應耐心傾聽孩子的想法,以欣賞的態度評價孩子的作品,給孩子多一些鼓勵,多一些引導,讓孩子在自己的作品中體驗成功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