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聲練習中需要注意的重要事項

  我們在練習發聲的時候,需要注意的事情有很多,但是具體要注意什麼事情呢?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氣息的控制
  唱歌的時候,氣息是很重要的,一定要記得,在唱歌的時候,利用氣息的技巧。呼氣,吐氣,以及在唱歌的哪個環節裡可以輕鬆地換氣,都是很重要的。
喉嚨的利用
  我們唱歌,都是用喉嚨來唱的,所以,如何利用喉嚨就很重要。這是唱歌好壞的一個關鍵。要記得,自己的喉頭,必須是自然開啟的,調節並協調好呼吸器官的運動,獲得穩定,流暢的聲音效果才是最重要的。
        巧利用共鳴
  要想讓自己的聲音傳得更遠,充滿整個舞臺,並且聽上去很圓潤,那麼,就得要專門訓練這個共鳴。共鳴訓練常常與其它發聲基礎要求分 不開,因此要求歌唱者通過母音的轉換,穩定喉頭開啟口腔,調節氣息等手段,把聲音振響在鼻咽 腔以上的高位置頭腔共鳴點上,來增大音量,擴充套件音域,美化音色,統一聲區,使高、中、低三個 聲區的聲音協調一致,天衣無縫,走動自如靈活。
        正確的咬字
  有些人唱歌不注意咬字,發音不準備,含糊不清,這是不對的。在唱歌的時候,要注意,正確的發音與正確的咬字,吐字相結合,通過字,聲結合的練習來提高脣,齒,舌的靈活運動的能力,使它們能完美而生動地表現出歌曲和情感的所有內容。
        節奏的控制
   唱歌的時候,都會一個節奏感,要想歌唱的好,就得學會掌握節奏,這個是需要通過發聲練習,逐步掌握連,頓,強,弱等的細節來進行的調整和調節。豐富的歌曲,需要有手段來進行表現,才能增強歌曲的演唱能力。
         正確的姿勢
  演唱的時候,也要講究一下站著的姿勢。你可以找準能讓你氣息流暢的一種姿勢,例如,45度抬頭角,或者是側腰,彎腰等。這樣,才能讓你的氣流通出來,而且是進入一個美妙動聽的歌曲的前提條件。
         穩定的情緒
   在唱歌的時候,不能有緊張,也不能太放鬆,要記得好好地掌握自己的情緒。不管是自己唱歌還是在參加比賽,都要有一定的能力來掌握自己的情緒,穩定自己的心態,要有良好的歌唱的慾望,要充滿信心,放鬆自如地進入到歌唱的狀態中,否則是唱不好的。不能想太多,就是。
         音樂的結合
   這個是不必再說的,唱歌本身就需要音樂的,所以,練聲的時候,也要練良好的樂感。音程,音階一方面配合到肌肉,音準,氣息,共鳴等。因此,就要感受樂感,讓其有音樂的活力和生命,因此,這個過程就需要不斷地領悟,並最終成為通向成功的一個墊腳石。

  唱歌時發聲練習的起音

  發聲練習開始的時候,必然會遇到如何起第一個音的問題,我們稱它為歌唱時的“起音”或“起聲”。歌唱的起聲可分為激起聲、軟起聲、舒起聲。
        1、 激起聲
  是當吸氣完畢後,胸腔保持不動,聲帶先自然閉合,然後,再以恰當的氣息衝擊聲帶使之振動發聲,這樣發出來的聲音結實有力,我們在發聲訓練如頓音、跳音的練習中常常使用,也用這種方法糾正聲帶漏氣的毛病。此時與之相應的呼吸方法往往採用急吸急呼。
  2、 軟起聲
  軟起聲是聲帶在開始閉合的動作時,氣息也同時往外送,開聲門與氣息振動聲帶同時進行。這種方法氣息的衝擊力比較“激起聲”要柔和,發出的聲音比較平穩、舒展。我們發聲訓練中也常常在練連音和長音中採用,同時也用“軟起聲”的發音方法來糾正喉音的毛病,與之相應的呼吸方法往往採用緩吸緩呼法。
  3、 舒起聲
  舒起聲是聲門先開,然後氣息再振動聲帶,它的特點是先出氣而後發聲,像嘆氣一樣。在勞動號子中,常常用到這種起聲法。在發聲訓練中,這種方法可用來糾正聲音過於僵硬的毛病,在通俗唱法中使用較多,較口語化。總之,歌唱的起音首先要精神飽滿,全身協調,根據不同型別的練聲曲例來確定起音的方法,注意起音的音量不要過分強,以舒適的mf或mp音量為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