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提琴的簡介

  中提琴是擦奏弦鳴樂器,提琴族中的中音樂器,外形及結構與小提琴基本相同,只是形體略大。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歡迎閱讀!

  中提琴的規格

  中提琴的規格尺寸:中提琴在起源於義大利時,分為中音提琴***Alto***以及次中音提琴***Tenro***兩種。

  中音提琴的尺寸大多在15英寸至16英寸左右,而次中音提琴較大,可知十八英寸以上。所以遺留下來的義大利中提琴,除了Alto以外,大多數的Tenro的尺寸都已經改小了。這是因為它們的體積太大,不便於拉奏。逐漸地,後期生產的中提琴再無中音及次中音之分了。而作曲家在他們的意念與作品裡,也不再把中提琴分為兩種聲部的樂器了。我們大部分人所拉的中提琴的尺寸是根據使用者的體形而定的。從12英寸至17英寸之間會有很多不同的琴體尺寸變異。一般來講,15英寸至17英寸稱為成年琴,14英寸以下則是兒童琴。對於中提琴的聲音要求,很多人都會在本身體形允許的情況下,儘量挑選較大的中提琴求得較大的音量。特別是低音方面,琴身越大的中提琴易於產生較豐富的效果。可是在穿透能力方面,一些琴身較小但製作精良的中提琴也常會發揮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中提琴的演奏方法

  演奏中提琴雖然看起來和小提琴很接近,實際上中提琴和小提琴的演奏技巧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弓法。由於體積變化,因此演奏中提琴對體能要求更高。***據說小提琴師練習幾個月中提琴後再演奏小提琴會有很大進步。***

  通常中提琴的體積更大,弓弦更長。左手可以演奏出更寬更強的顫音,右臂運弓的距離離身體更遠。因此當演奏者從小提琴轉為中提琴***或大提琴***時,很快就會發現兩者的指法有很大區別。演奏者必須將左肘伸得更遠甚至彎過來,這樣手指才能夠到最低的弦。只有手指穩定有力才能發出一個清晰的音。除非演奏者的手特別大,普通人都需要學習不同的指法,如在演奏中經常使用半位***half position***和活動位***shifting position ***。

  中提琴的弦通常比小提琴粗一些,因此音色更柔和低沉。同時,更粗的弦也意味著發音更慢一些。實際上,如果一個小提琴手和一箇中提琴手一起演奏,中提琴手必須比小提琴手提前一點拉弦,這樣中提琴和小提琴聲音才能同時發出。更粗的弦還意味著拉動中提琴需要更多的力量。

  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大提琴的技巧相似,中提琴更多地要求演奏著運用指尖內側弦。

  中提琴的弓比小提琴略長一些,是提琴類樂器中最長的弓,弓頭略寬一些,重量大概是70到74克,小提琴的重量在59到71克之間。

  中提琴的音調

  中提琴的四根弦調音跨度為五度:比中央C低八度的C在最下面,G、D和A依次在上面。中提琴的音剛好比小提琴低5度,因此它們有三根弦相同:G、D和A。雖然兩者有三根弦一樣,但是音質和音色差別很大。中提琴的音比大提琴高八度。

  中提琴第一位指法中提琴用琴栓來調音,拉緊琴絃音變得高而尖,放鬆琴絃音變低而平。第一步將A弦調到440赫茲,在依次調整其他的弦。可以用調音器或和其它已經調好音的樂器***通常是鋼琴***比較,從而判斷是否調準。右圖示記了琴絃和琴栓的位置。有些中提琴家喜歡將C弦和G弦互換。

  C-G-D-A音調可以演奏大部分中提琴音樂,然而,在古典音樂和一些民歌中會使用其它的音調。如莫扎特的降E大調交響協奏曲***小提琴、中提琴、管弦樂團***中,中提琴部分是基於D大調的,但將中提琴的D弦提高半音到降E,他的目的是為了讓中提琴的音更明亮一些,而不致於被樂隊裡的其他樂器掩蓋。英國中提琴家昂內爾·特帝斯在演繹愛德華·埃爾加作品大提琴協奏曲時,將中提琴的C弦降到降B大調,使中提琴可以演奏低八度的樂段。通常C弦經常升到D大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