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和絃右手技巧

  其實換和絃是沒有過多的技巧可言的,但是掌握一些必要的知識我們可快速的入門。那麼有哪些?下面小編整理了,供你閱讀參考。

  :右手正確姿勢

  學習吉他無非一開始就是左手和右手的問題,我碰到很多技術到一定的時候就很難提高的朋友,因為本身學習的時候可能就中毒太深了,老師怎麼說怎麼做,書上怎麼寫怎麼做,要知道一個人的手指條件不一樣,出現偏差是必然的,但是一個準則就是自己的覺得舒服,自然,就行。和絃按的不能太深硬,一般除非古典吉他,是不需要和絃太過垂直的,在電琴上我們甚至需要講手指倒下做一些不要的弦的制音工作***mute***,特別是民謠,當你在唱的時候一定要手指很放鬆,才能很輕鬆的換和絃。

  左手:虎口可以輕輕的託在後面,上下幅度可以根據自己的舒適度來調節,手指按的位置以不碰到別的弦為民謠的一開始的基本準則,在高階的演奏裡面很有很多制音***mute***的,同時小指那裡的應該是外掌 不能貼在琴頸上,要給他充分的“呼吸”,要稍離開琴頸。

  右手:右手的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 吉他上命名:P i m a ch

  一,是讓你的食指,中指,無名指 的指頭應該並齊***因為弦基本是一個水平面,不可哪個指頭長或者短***

  二,是手指要併攏***因為你在分解和絃的時候,彼此手指相互輕輕摩擦能讓彼此手指容易找到弦的位置***。

  三,我要強調的是大拇指要伸出其他三指的位置。縮在裡面,在一開始沒多大影響,但是以後要進行大拇指的SLAP技巧就徹底歇菜了。要知道大拇指承擔了一開始 4 5 6 三個弦的任務,必須將他釋放出來。

  四,和左手一樣,小指哪裡的應該是外掌 不能貼在琴絃上,要稍許抬起,要給右手也充分的呼吸。

  有了這雙能“呼吸”的手,我們就具備了 練功的根基,當然我們每個人的手指條件不一樣,可以根據自己的手指的舒服和舒適適當的調節。

  :和絃轉換三個原則

  1.如果變換的2個和絃屬於相同指型的和絃,則保持指型不變來移動手指。

  如:Am--E--Am這樣的練習,Am和E和絃的指型完全一樣,只是按的弦不同而已,在變換和絃的時候,3個按弦的手指應該保持原有指型來移動,而不要分開一個一個移動,這樣就不容易錯同時變換速度也比較快。

  類似的和絃變換還有Em--A9等

  2.和絃切換的時候,能不移動的手指儘量不要移動。如C-àAm--àC這樣的練習,在變換的時候,食指始終按在2弦的1品上沒有變動,所以只需要移動另外2個指頭就可以了,而食指不要鬆開。這樣,有一個基準手指作為參照,其餘移動的2個手指也不容易出錯。類似的還有Am-D7,C--F大7,G7--Dm等。

  3.當2個和絃之間沒有什麼共同點的時候,儘量先移動要按根音和低音弦的手指,再移動按高音弦的手指。

  這個原則的解釋,是因為我們右手彈奏分解和絃時,常常是先彈根音和低音弦,後彈高音,這樣在變換不能一步到位的時候,可以儘量避免左右手的衝突。這一條的理解很簡 單,但是不是絕對的,因為有的分解型是從高音弦開始的,那就要根據實際情況改變了。但是,在變換不及的時候,先按住了根音總是好的。

  這3條原則應該結合起來練習,比如C-F大7的練習,首先應該遵循第2條的原則,保持食指始終不用鬆開;而剩下2個手指的移動,則應遵循第一條原則,以相同的指型來移動。

  總之,如果你在練習變和絃的時候覺得很困難,那麼看看有沒有什麼可用的規律。用心研究,這是彈琴的關鍵。要會用腦子彈琴,不是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