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選琵琶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琵琶是彈撥樂器首座, 撥絃類弦鳴樂器。那麼你們知道怎麼挑選優質的琵琶嗎?下面是小編和你們分享的挑選優質琵琶的方法及注意事項,一起來看看吧。
挑選優質琵琶的方法
一、看
先看琵琶的用料。琵琶的材料,以背板的原料來說,分有最高檔、高檔、中擋、次擋四種。最高檔是用紫檀做背料,音色最好,價格最貴,目前整塊紫檀背料的琵琶很少,雖有,但是由二或三塊紫檀料拼成的。高檔的是用紅木做背料,紅木的品種很多,其中以老紅木***顏色呈黑紅色,目前也很難能買到***新紅木***顏色呈淡紅色,目前市場上能買到的紅木琵琶大都是這一種***做背料,音色較好,價格稍貴。中檔的是用花梨木、香紅木做背料,音色尚好,價格適中。次檔的用白木***如***窿***木等***做背料,音色較差,價格最便宜。
背板整料最好,象貝最貴
不論用哪種材料做背板,大都選用整塊的背料,不愛用由幾塊拼成的背料。因為用幾塊拼成的背料,在新買時,對外觀、音響都不受影響。但用了一段時期後,相拼之處會看出拼的痕跡來,如果脫膠,音響也會變壞。對整塊背料,也須看看是否裂縫或變形。
如何區別紫檀、老紅木、新紅木的背料,可把山口後面、背料上端處用小刀把漆刮掉,然後用測試法或用肉眼觀看它的木紋與顏色來辨別。如果對紫檀的木紋顏色看不懂也不會測檢的話,還是請會看的人一同挑選,因為目前紫檀料太少了,不免有以次充好的。
山口、六相、鳳枕的用料,以成本價格來說,分有象牙、玉石、白牛角、黑牛角、骨料、紅木等幾種。象貝的價格最貴,紅木的成本最便宜。頭花分有象牙、玉石、骨料等幾種。珍子分有象牙、紫檀、黃楊、紅木等幾種。
頭度、弦槽、軫子要勻襯合度
從琵琶外形來說,頭部的大小、弦槽的彎度、四個軫子的斜度以及長短、粗細等都以勻襯美觀合度為主。磨工要細,漆色要雅。琵琶頸部***六個相位處***不宜太厚太闊,品位第一把處也不宜太厚太闊,如果太厚太闊,左手按音會感到很累,不利於左手的按音動作,尤其女性手指較短,更感費力。
要仔細觀察相位與第一品第一弦的左外側端以及第四弦的石外側端的距離是否相仿。常見第一弦與第一品左外端的距離較短,第四弦與第一品右外端的距離較長,在子弦上演奏“吟”“挽”時,易使弦身滑出品端而沒有了樂音。這是製作上的弊病。形成的原因,大都由於沒有把復手粘在面板下腹部的中央處,或因山口的架弦開得偏左或不平均之故。
復手面要呈水平面
復手面宜呈水平面,不宜呈半圓彎形,首先它關係到發音,其次為呈半圓彎形,當弦身向上拉緊之後,在復手上口處的弦身呈下凹形,此處弦身就會易於斷裂。
第一弦最細,音高也最高,使用比較多,為此,第一弦最易斷裂,常須換弦。一般在復手子弦穿匝孔的下面,都鋸成一條線槽,可通過這條線槽來換弦,可節省換弦的時間。可是有些製作者,只鋸一條很細的線槽,在實際換弦時,不能利用這條線槽來換弦,使這條線槽形同虛設。
所以這條線槽既要闊一些,也須把線槽處的復手裡側多去掉一些,以能通過這條線槽很方便地換擊絃線為原則。
品、相裝置不可忽視
品與相都是琵琶上的音位裝置,每個品的位置都須排粘的音很準。每個品與品之間,從上到下,由寬至狹排列非常均勻。尤其應看一下第十八品位的上端與弦身之間的距離宜在O.4至O.5公分;如距離超過O.6公分以上,在下把按音時會感到很累。為此,對弦身與第十八品上端之間的距離超過O.6公分的品,是屬於製作上的弊病,應宜重新換做。
二.聽
音量強而洪亮並富有金石音色的琵琶,是購買者的首要選擇目標。一把音響好的琵琶,演奏它時會愛不放手。越彈越愛彈,可以說真是“百彈不厭”。因此,在選購琵琶時,必然先要去彈奏一下,聽聽它的音響效果。
“尖”、“堂”、“鬆”、“脆”、“爆”
琵琶的音色,老一輩演奏家曾列舉了“尖”“堂”“鬆”“脆”“爆”五種音色,並要求在一把琵琶上對尖、堂、鬆、脆、爆五種音色都具備。“尖”是指下把位高音的音響很明亮“堂”是指相上低音區的音響很渾厚“鬆”是指彈弦後發音很靈敏;“脆”是指品位第一、二、三把位的音色很清脆;“爆”是指能發出金石之聲的音色,出音有厚度、有分量,樂音能傳送較遠。其中堂、鬆與爆在製作上存有極大矛盾。例如能發出堂與鬆音響的琵琶上,大都聽不到爆的金石之聲能發出爆的堅實而富有金石之聲的琵琶上,大都失去了堂與鬆的音響效果。在一把琵琶上怎樣能做到音量很大、反應很靈敏,同時也能昌有金石之聲、堅實有力的音色,這是製作琵琶師傅們的奮鬥目標,也是製作上的技術問題,這裡就不作詳細介紹了。
蘭考桐木面板最佳
製作面板的技術如何,面板的質地或好或環,對琵琶的發音有著最為直接、最為密切的關係。過去,面板都用浙江、福建、安徽等地的梧桐木板製作。後經多次實驗對比,現在都已採用河南蘭考生長的梧桐板來製作。可是,蘭考的桐木板也會有優有劣。而旦在一顆優質的蘭考桐木樹上,也只有兩塊最好的板材。是否能選到最優的桐木板,這又是製作師傅們在選料時的一門學問了。
面板中央對拼者佳
選購琵琶時,只能看到面板外表木紋是否直;紋與紋之間的闊度是否合適面板上是否有節疤面板中央對拼處是否有縫隙***面板須對拼,在樹心部分鋸開,把樹心部位質地較硬、傳音較差的部分去掉或放在左石兩側***等等,其他如子口的深度、闊度、橫樑的位置及其厚度、闊度、音柱的位置及其大小與形狀、是否粘有八字樑、內膛的弧度、深度等因都已做好,從外表上是看不到的。
含水膠粘面板音色難穩定
過去粘面板都用黃魚膘,現在又在黃魚膘中摻入豬皮膠,這是含有水分的膠。用含有水分的膠來粘面板的琵琶,彈奏了五年十年之後,音量音色都會發生變化。因為經歷了一定時期之後,膠內的水分逐漸蒸發掉,音量音色必然有所改變。為此,在購買時,必須問清楚是否用了含水的膠。
現在粘面板時也有用化學膠的。化學膠的種類很多,有些剛粘好的面板音響效果較好,但還未通過多年的實踐與考驗,對其粘的牢度、音響是否有變化等等,還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音量反映靈敏、音色厚實最好
挑琵琶,聽聲音,一般都會喜愛音量很大、音響寬洪的琵琶,忽略了音色堅實***爆***富有金石之聲的方面。我們通過實踐證明音量大、音響寬洪的琵琶,大都缺乏金石之聲與堅實的音色彈了一段時期後,音量雖然仍然很大,但音響逐漸失去“份量”,音色變得較“空”,甚至很“木”,難聽得很。這是由於經過一定時期的彈奏後,面板得到不斷振動,面板木質內的水分與粘液已經逐漸減少之故。所以,挑選新琵琶時,決不能只憑音量大、音響寬洪,更須聽聽有沒有金石之聲,音色是否有份量、很堅實。一般來說,宜挑選音量不是最大,但反應很靈敏,音色較厚實的為好。
注意地方氣候特色
挑琵琶,聽聲音,還須注意地區。是南方潮溼地區製作的琵琶,還是在北方乾燥地區製作的琵琶。常見在南方挑選到音量很大,反應較靈敏,音色並不“空”,但帶到北方乾燥地區後,經過五天十天的乾燥氣侯音色一下會變“空”,變“木”。這是由於面板內的水份與粘液被很快地蒸發之故。為此,當在南方各樂器廠挑選琵琶,絕不能只憑當地的發音效果為主,應考慮到帶向乾燥地區後所發生的變化。所以在南方挑選琵琶時,宜選音量不最大,音色較為堅實的***爆***為好。即便在北方乾燥地區製作的琵琶,如不馬上用作演出,還宜挑選音色堅實***爆***有份量一些的為好。
為此,挑選琵琶者必須學會聆聽辨別“尖”、“堂”、“鬆”、“脆”、“爆”各種音色的本領,才能在試奏相把位各弦、品位各把位的四條弦上辨聽出上述五種音色是否都具備,也才能購買到一把使用壽命較長的理想的琵琶。
選琵琶的其他注意事項
1、從琵琶外形來說,頭部的大小、弦槽的彎度、四個軫子的斜度以及長短、粗細等都以勻襯美觀合度為主。磨工要細,漆色要雅。琵琶頸部***六個相位處***不宜太厚太闊,品位第一把處也不宜太厚太闊,如果太厚太闊,左手按音會感到很累,不利於左手的按音動作,尤其女性手指較短,更感費力。
2、要仔細觀察相位與第一品第一弦的左外側端以及第四弦的石外側端的距離是否相仿。常見第一弦與第一品左外端的距離較短,第四弦與第一品右外端的距離較長,在子弦上演奏“吟”“挽”時,易使弦身滑出品端而沒有了樂音。這是製作上的弊病。形成的原因,大都由於沒有把復手粘在面板下腹部的中央處,或因山口的架弦開得偏左或不平均之故。
3、復手面宜呈水平面,不宜呈半圓彎形,首先它關係到發音,其次為呈半圓彎形,當弦身向上拉緊之後,在復手上口處的弦身呈下凹形,此處弦身就會易於斷裂。
第一弦最細,音高也最高,使用比較多,為此,第一弦最易斷裂,常須換弦。一般在復手子弦穿匝孔的下面,都鋸成一條線槽,可通過這條線槽來換弦,可節省換弦的時間。可是有些製作者,只鋸一條很細的線槽,在實際換弦時,不能利用這條線槽來換弦,使這條線槽形同虛設。
4、品與相都是琵琶上的音位裝置,每個品的位置都須排粘的音很準。每個品與品之間,從上到下,由寬至狹排列非常均勻。尤其應看一下第十八品位的上端與弦身之間的距離宜在0.4至0.5公分;如距離超過0.6公分以上,在下把按音時會感到很累。為此,對弦身與第十八品上端之間的距離超過0.6公分的品,是屬於製作上的弊病,應宜重新換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