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者怎麼去購買鋼琴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與教育迅速發展起來,音樂教育作為一種具有美育功能的教育形式,地位開始逐漸升高,而鋼琴教育作為音樂教育的型別之一,在音樂教育中也有著重要的地位。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買鋼琴技巧

  第一:看背柱

  低檔鋼琴:木紋紙包裹,木紋調理很細。

  中檔鋼琴:順直獨柱,沒有明顯的疤結。

  高檔鋼琴:是由三層木板膠合的,用誰敲敲能聽的出來,並且手感也不一樣。

  第二:看音板

  低檔鋼琴:音版用複合板製作,木紋包皮無拼縫。

  中檔鋼琴:能看到拼縫但木紋較寬。

  高檔鋼琴:經典的每英寸至少八圈年輪。

  第三:看絃軸與木圈縫隙大小

  低檔鋼琴:有較多大於一兩毫米的縫隙。

  中檔鋼琴:有縫隙但不足一毫米。

  高檔鋼琴:有縫隙但小於0.1毫米或無縫隙。

  第四:順右角琴絃往下看弦碼

  低檔鋼琴:多層粗糙膠合板,木質鬆軟。

  中檔鋼琴:膠合板與實木板一起膠合,材質較硬。

  高檔鋼琴:全實木硬質木板。

  第四:看榔頭

  低檔鋼琴:榔頭無芯尼,雖有芯尼但兩邊有翹毛邊,中間凹。

  中檔鋼琴:榔頭有芯尼並平整但在64----68號鍵後無芯尼。

  高檔鋼琴:最好的進口雅馬哈鋼琴的最高音有芯尼,榔頭中間稍凸;有打磨/熨燙針刺痕跡。

  第五:看琴鍵

  低檔鋼琴;軟質複合板,中間及尾部無硬質色木塊,或之間貼木紋紙。

  中檔鋼琴;雖複合板的但中間及尾部有硬質木塊。

  高檔鋼琴;硬質實木或僅三層膠合板的。

  第六:看琴鍵鉛塊

  低檔鋼琴;無配重鉛塊。

  中檔鋼琴;有鉛塊但每鍵位置固定無變化。

  高檔鋼琴;鉛塊位置有變化。

  第七:順右踏板頂杆看總盤材質

  低檔鋼琴;壓縮密度板。

  中檔鋼琴:有實木框架,也用密度板。

  高檔鋼琴:多呈膠合板或框架結合結構。

  鋼琴保養方法

  【1】防潮

  鋼琴大部分構件為木質和鐵質的,其結合是靠螺絲擰合和膠水膠合的,鋼琴受潮後鋼絲和金屬零件會生鏽,木質零件會變形,膠接部分會脫膠且嚴重受潮時會使整架鋼琴質量下降,甚至難以使用。所以,防止鋼琴受潮非常重要,在泉州的梅雨時節更應該注意這一點。防潮的方法一般是在鋼琴裡放些可吸潮劑或安裝驅潮器。有的人為了保護鋼琴,用絨布做成琴套把鋼琴從上到下包得嚴嚴的,甚至再加上塑料布等好幾層包起來。這樣看起來是為了保護鋼琴,實際上是在損壞鋼琴,鋼琴內密不通風,反而容易受潮。

  【2】防塵

  鋼琴內部保持清潔也很重要,每年要請專業調律師清掃內部灰塵和呢氈磨損物。鍵盤、琴絃和擊弦的表面積有塵土時,切忌用溼布擦或用嘴吹,可用吸塵器或氣筒吹吸,也可用乾淨的絨布或皮子輕擦。為防止進灰塵,最好用琴罩蓋住琴的上身,另外在鍵盤上鋪一條質地柔軟的布。鋼琴使用完畢要隨手將琴蓋蓋上,以防灰塵和其他雜物落入琴鍵內。同時要定期擦拭鋼琴的外殼,以免細微的塵土與琴身摩擦。

  【3】防蟲

  鋼琴腔體寬,有呢絨、毛氈等易招惹和滋生害蟲的材料。可在琴內擊弦機兩側的大螺釘上各掛個小布袋,裝入樟腦丸防蟑螂,在踏板的兩旁也散放一些衛生球。

  【4】調音

  由於每根琴絃都有巨大的拉力,經過一段時間鋼琴會走音,為了保持鋼琴音律的準確,最好定期進行調音。如果能夠保持在每年的春、夏、秋、冬四季變換的時候各調一次音,那就最理想不過了。如果不能在一年中調音四次,也需每年至少對鋼琴調音兩次。調音、維修都要請專業人員。調音時,不可擅自調動,要請內行人來調,否則會使絃軸孔鬆動,若把音調得過高***低音弦不易聽準***,還會把琴絃拉斷。

  鋼琴的基本介紹

  鋼琴與小提琴,古典吉他並稱為世界三大樂器。

  人們口中所說的樂器之父就是鋼琴,而樂器之母是小提琴,樂器王子是古典吉他。

  在世界各國的成千上萬種古今樂器當中,現代鋼琴被眾多的音樂家們譽為“樂器之王”。這不僅是由於它的體積最大、內部結構最複雜,更主要的還是由於它優良全面的效能和廣泛的用途都是其他任何樂器***除為數不多的教堂、音樂廳中的管風琴外***無法與之相比擬的。

  在歐洲,大約14——18世紀之間,曾流行過兩種鍵盤樂器,一種叫擊弦鍵琴,一種叫撥絃鍵琴***又稱大鍵琴、羽管鍵琴***。這兩種樂器都因被認為是鋼琴的前身而被我們稱為古鋼琴。兩種古鋼琴的發音原理互不相同,但有一個共同的弱點,就是:完全不能或幾乎不能隨手指觸鍵的不同力度彈出強弱不同的音來。雖然有這樣的弱點,但古鋼琴作為鍵盤樂器,已經具備了將不同的音、不同的曲調同時結合起來的功能。當不同的音、不同的曲調同時***不是先後***結合起來時,音樂就變成多聲的、複合的、立體的了,這無疑是人類音樂思維的深化。鍵盤樂器的優點就在於能夠適應這種深化的需要。同時也反過來為多聲音樂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那時的歐洲音樂,恰好是復調音樂迅速演進的時代。相應的,古鋼琴也盛行了幾百年。許多作曲家都為古鋼琴作曲。例如巴赫、享德爾和斯卡拉蒂的鋼琴曲,都是為古鋼琴的。海頓、莫扎特的大量作品和貝多芬的一些作品,也都是為古鋼琴作的。另外,古鋼琴還有它特有的纖巧的音色。所以在古鋼琴普遍被現代鋼琴取代之後,到了十九、二十世紀之交,甚至在當代,又有少數鋼琴家重新提倡使用古鋼琴。今天, 許多型制的電子琴也都設定古鋼琴的音色***Harpsichord***,就是這個緣故。

  樂器的演進,是伴隨著音樂創作的深化而變化的。而音樂創作的深化,就在於更細膩、生動地表現出人們內心對無限豐富的大自然和社會生活的感受,以及由此而來的無限豐富的感情色調及其變化。這時,缺少力度變化和對比的古鋼琴,就不能完全滿足音樂藝術發展的需要了。新的鋼琴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的。

  世界上第一臺鋼琴,由義大利人克里斯托弗裡***B·Cristofori***於1710年前後在佛羅倫薩製造出來,當時取名為“弱和強”***Piano e forte***。後來,幾乎所有語種都稱鋼琴為Piano,就是Piano e forte的簡稱。中文稱Piano 為鋼琴,這倒是中國化了的名稱。

  僅從鋼琴本名為“弱和強”這一點已經說明:演奏者能隨心所欲地彈出弱、強、漸弱、漸強、突弱、突強等等力度變化、對比,這是鋼琴的發音原理與古鋼琴的根本不同之處。這一點不同,對鋼琴演奏藝術的發展,對鋼琴曲創作的推動,都有重大意義,這已由後來的鋼琴音樂史所驗證。克里斯托弗裡的巨大貢獻,就在於此。萬事開頭難,儘管他製造的那臺鋼琴與我們今天常見的三角鋼琴***即平臺式鋼琴***和立式鋼琴相比,還是大不相同的,但畢竟Piano是在克里斯托弗裡手裡誕生的。後來的幾百年間,又經各國無數的能工巧匠,從型制、結構、材料、音域、音色、音量等等方面不斷予以改進,才成為今天的樣子。

  這中間,另一件對鋼琴藝術乃至整個音樂藝術的進步都有深遠意義的事,就是十二平均律的普遍應用。所謂十二平均律,就是一個八度內的十二個半音裡,所有相距半音的兩個音之間的“距離值”,都是相等的,這是其他任何律制都不具備的特點。這個特點的優越性,在於音樂從此可以“暢通無阻”地自由轉調和方便地應用和聲技巧。由此,音樂的多聲思維才飛上了前所未有的可以自由翱翔的廣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