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節讀書心得

  今年的五四青年節讀書活動已經完美落幕,不知道大家有什麼心得體會?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希望大家能夠幫到大家。

  篇1

  今天是五四青年節,也是五四運動95週年紀念日。

  想起曾經的青年時代,便想起我入團的那些事。

  記得我是15歲入團的,上高一的時候。那年,我學習很努力,每門主課都很不錯,除了英語。班主任也經常表揚我,在課堂上,在教研室,有時候路過碰到,也鼓勵我加油,爭取班上第一。可惜,在總成績上,我一直沒排在前三。不過,班主任對我還是器重有加,讓我當了宣傳委員,還有小組長等,課代表我沒當過。說明我的每門功課都不是太優秀,英語拉了我的後腿。後來,因學聲樂花了一定時間,又拖了成績後腿......

  在讀書那段日子,我的學習成績起伏蠻大滴,只要用心功課,分數就上去,貪玩或見異思遷或心事重重,分數就下來。我上高中後,就漸漸學會了多愁善感。當然,與我上小學一段經歷有關,前些年寫過那一段經歷,今天不想再敘述了。

  外面又下雨了,南方的氣候與北方不一樣,溼氣重。特別是今年上半年,雨水真不少,去年入冬時,就聽農民老太太說取水難,不給油菜澆水,油菜要乾死。農業豐產主要還是靠天收,連菜農也跟我說,今年雨水多,把菜都下掉了,所以菜價上來了。是滴,菜價不便宜,特別是水果,四塊以下的全部消滅,除了香蕉四塊一斤還能買到,特別是蘋果,以前我就喜歡吃,所以知道價格,可今年最少也得五塊五一斤,而且還是不泛紅的那種,蘋果似乎越來越貴,最近一兩月,我都是買六塊到六塊五一斤的那種。農民說的對極了,這不,今天的茄子要五塊一斤,確實貴了點。菜價一上來,月伙食費自然就上去了。

  人這一生,除了吃飽肚子維護生存本能,就是娛樂人生。

  我們喜悅過?我們痛苦過?

  我有過這兩種心情,都是人為因素造成的。

  這世界之大,這世界每天都有奇蹟發生,每時每刻都有刻骨銘心的事情發生,作為個體,我為人類的本性得不到控制而憂鬱。說大的,就是社會上的腐敗現象比比皆是,皆因人。說小的,比如今天我在路上看到一個騎輕騎的青年男子與一位踩三輪賣水果的迎面撞上,青年男子因下雨右手上撐著一把傘,還時不時地往嘴時送早點,左手則緊握把手,大概是一時疏忽前方那三輪車過來,一頭撞倒,車頭擋板也應聲斷下一塊,於是,兩個人吵起來,路人都是遠遠的張望,說那男的不對,也說那大媽不對,因為大媽是逆向行駛,但青年男子更不對了,雖然行走路線是對的,頭盔沒帶,撐傘更不對。其間,青年男子打了個電話,估計是給單位的領導請假。兩個人要糾結一陣子了。都有過失,不過,我認為青年男子問題多點,因為他騎到路邊停靠的一輛小車旁時,在不願意停下時,就要注意了,在車子往路中間拐時,眼睛要關注擋住視線的小車側面會不會有移動物體,這是一個視線盲區。當他往路中間移行時,撞上一位大媽的三輪車,大媽怎甘心賠錢呢,她稱踩車踩得好好的,冷不丁冒出小輕騎,而且無聲無息冒出來......

  還是下雨惹得禍,但今天是五四青年節,那青年知道嗎?還有半天假呢。

  因為下雨,沒有一個路人上前主持公道。

  想起我當了青年團員後,無非是參加活動多了一點點,比如年級團支部組織開展活動或學校團組織開展活動,一年也就幾次。除了每月交班費外,是團員的,另交團費,記得我讀書那會每月交1毛5分錢,後來變成2毛5毛,再後來換了幾個單位,團費也就沒再交過。不過,正當青年時,我還向單位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當時因一個領導大會上不點名批評我,走穴的事被“暗戰”中的同事打了小報告,於是那段時間我很糾結,忽然突發奇想,寫入黨申請書,封那領導的嘴巴,果然不出所料,那領導在後面的一次業務大會上點名表揚我,讓大家向我學習,要有覺悟,從此以後,那領導不再批評我了。

  就我內心來說,我入黨條件不夠,我入黨動機不純,當然,我壓根就沒有想入黨的願望。不然,我現在已經是黨員了。說起入黨,我曾經寫過關於入黨積極分子的心得,給咱們的黨支部書記,他跟我一個辦公室裡辦公。因為天天在一起辦公,我經常看他起草這那檔案,還勸他別太認真,讓團支部書記幫忙寫不行嗎。他說平時也沒什麼事,不寫點,動動腦子,腦子會壞的。

  也是,我們這個書記,平時在同事面前表現的很正直,看不慣的事情經常壓不住向旁人說叨,就他這樣的心情還訂《文摘週刊》,心情不更壞嗎,因為那上面每週都有這個人腐敗那個人被查處的新聞報道,抬頭不見低頭見,因此,經常聽他說:這個國家腐敗成這樣沒人管呀。聽到此話,我就說他,你可以管呀,寫個信或上訪反映都是可以的。他搖搖頭:不是這麼簡單的,你不懂。是滴,我不懂。不過,我知道,咱這書記呀,把子女的事或親戚的事都安排好了,其他與切身利益無關的事,他是不關心的。比如,有一次我與他聊天,說起他女兒的事,他:如果你把我女兒安排到AAA你那點事還不是一句話的事。瞧他,已經注意到我是否被提拔的問題了。只是提拔有前提的,如他所說。

  這樣的黨員領導幹部都不算廉潔奉公的,雖然局外人都稱他正直,在我眼裡,他有假面具。

  想起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在電影院看電影,一毛一毛五,兩毛,然後一點點往上漲,團費跟電影票的價格一樣,工作以後,團費按工資的0.5%收取,也是不多的。但後來的電影票越來越貴,比團費那是多了去,從事演員職業的人們靠電影迷們給他們買單而發了財,而團員們按步就班月月交團費卻沒有快速走上致富之路,雖然在領導幹部隊伍提拔時有“先鋒隊”的作用,但還得有關係網或靠山等,才能通過共青團這個橋樑與紐帶跳槽到政府核心部門,如果手裡掌握權力,才有尋租可能。也許,通過這種路徑致富遠比那些演員們辛苦勞作後靠電影迷買單更快捷。

  散扯了這些,還是回到題目,重溫一下咱們中國現代史上1919年5月4日這一天為何發生了五四運動吧。

  篇2

  “五四”運動至今已九十週年,提到“五四”運動,又一次激發起我強烈的愛國情懷。讓我滿腔熱血想為我們科院、為人民、為社會、為國家做點什麼。

  “五四”運動是一場偉大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五四”運動拉開了中國進入新民主主義國家的序幕,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和新文化運動,孕育了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偉大精神,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為此,我們應明基它,銘記它帶給我們的偉大意義。

  “五四”運動是愛國分子、知識分子和無數個青年及學生共同團結起來勇於推翻封建社會、推翻三大帝國的愛國運動,從根本上轉變了中國的社會性質,使中國徹底完全地走出封建社會,走向新民主主義。古往今來、回顧昨日、放眼今日,沒有昨日的“五四”愛國主義。也許就沒有新中國的成立,也許也就沒有了今日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也就沒有了當今和諧穩定的社會。繁榮發展的國家。為此,我們怎能不激動、興奮,提到“五四”愛國運動。我們又怎能不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從“五四”運動至今,九十年的歷史。中國在此期間經歷了風風雨雨,遭到了種種困難,並度過了樣樣難關,在這漫長的九十週年裡,中國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一步一步地朝上攀,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的走到了如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這又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啊!我們應讚揚、歌頌他們所帶給我們的“五四”運動,給予我們的“五四”愛國精神。我們沒有理由不銘記“五四”愛國運動。沒有理由不銘記“五四”愛國精神。更沒有理由不學習併發揚“五四”愛國運動精神。

  人本固跟,漸漸長大成熟的我們不能忘本,忘根,忘記歷史啊,“五四”運動雖過很久,但它給予我們偉大祖國的業績與意義是深遠流長的永存我們心間。

  作為學生,我們年輕,我們朝氣澎湃,我們是新的主力軍,是祖國的接班人,我們更要學習“五四”愛國運動精神,也可以說學習“五四”運動精神是我們義不容辭的義務與責任,我們還要發揮“五四”愛國運動精神,為偉大的祖國更加繁榮、更加強大做出貢獻,為使偉大的祖國更加偉大添上一筆!

  篇3

  1919年5月4日爆發的那場北京學生反帝愛國運動,同時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偉大的第一次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它是一群追求民主,追求真理的思想解放潮流,極大的推動了科學思潮在中國的傳播,為後來的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奠定了基礎。它又是一次中國歷史上徹底的不妥協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的偉大斗爭,喚醒了中華民族的覺醒,直接促進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在中國的發展,同時,五四偉大的愛國精神直接影響了我們一代又一代人。無疑對社會也有著及其重大意義的。

  五四運動的發生距現在已近90年,也許有許多人會說五四運動已經離我們已經太久遠了。很多人也都認為五四精神只是一個時代的精神,已經過時了,對於我們也沒有很大的現實意義了。我認為這種說法是相當的不正確的,我們很有必要重新認識我們的意識形態,有必要在新的形式下重新認識愛國主義精神。重提五四愛國運動,發揚五四精神對於我們當代大學生還是有著重大意義的。那麼時值今天,當代的大學生遠離了國家和民族苦難的日子,遠離了社會動盪不安的局面,生活在一個無憂無慮的背景下,愛國好像對於今天的我們已經留於以種形式,也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可以把愛國付諸行動,那麼我們今天來重新懷念五四運動,發揚五四精神,用自己的切實行動來發揚帝國主義精神是又極其重大作用。

  是的,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應當如何認識愛國主義,怎樣用我們的切實行動來實踐愛國主義?

  在生活中,我們並非要為發揚愛國主義而做出一場哄哄烈烈的愛國行動,我們應實事求是,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從為人民服務,為國家的經濟做貢獻。在學校裡,我們應該努力學習,爭取掌握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成為社會的有用人才,就像的學生資自願服務西部一樣,去祖國和人民最需要你的地方去,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這就是一種很好的愛國行動。同時在我們步入社會的時候,遵守社會的各種規章制度,做一名遵紀守法的良好公民,也是一種愛國主義行為。

  所以,就讓我們一起從小事做起,發揚五四愛國主義精神,一起為愛國主義精神而奮鬥,付諸行動!讓五四精神一代一代傳遞下去,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