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女性如何養生有哪些祕籍

  春天是陽氣上升,萬物復甦的季節,正是人們養生的好時節。那麼春季女性這時候應該如何養生呢?下面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女性春季養生祕笈

  1、著裝適宜、注意保暖

  春回大地,但乍暖還寒,氣候變化頻繁而劇烈。所以,應特別注意防寒保暖。根據“春捂秋凍”的原則,不宜過早地脫去冬衣。要隨氣溫的變化而增減衣服。否則極易感受風寒,引發呼吸系統等疾病發生。

  2、早睡早起,不可戀床

  《內經》指出:春三月,“夜臥早起,廣步於庭。”春天應早睡早起,多到室外活動,舒展形體。這樣可使精力更加充沛,減少睏倦,還可增強心肺功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對老年人來講,久臥最易傷氣,春眠太久,不但會造成新陳代謝功能下降,致氣血執行不暢,身體虧損虛弱,筋脈僵硬不舒,還容易加速腦血栓的形成。

  3、調節飲食、避免助火

  春天新陳代謝旺盛,飲食宜富營養、清淡可口、甘甜少酸。宜適當多吃蔬菜、水果,吃飯不可過飲,酒宜少喝,生冷與年糕等粘滯食品不可多食,尤不宜多進大辛大熱和煎炸燻烤等香燥之品,以免助熱生火引發癤子、痤瘡等發生。

  4、運動鍛鍊、增強體質

  春天空氣清新,最有利於機體吐故納新充養臟腑。春天多運動鍛鍊,是增強體質、增強機體免疫力與抗病能力的最佳時機,可使全年疾病減少發生。

  5、風和日麗、最宜春遊

  春天要注意精神調攝,特別要注意“制怒”,做到疏洩條達。風和日麗的天氣,外出踏青問柳,遊山戲水,最有利於陶冶情操,使心胸開闊,氣血舒暢,精神旺盛。

  6、萬物復甦、注意防病

  俗語說:“百草回芽,百病引發”春天萬物萌動,也適合細 菌、病毒等病源微生物的繁殖和傳播,不但容易引發流感、肺炎、流腦、猩紅熱、腮腺炎等,若不重視養生保健,一些舊病宿疾也易復發與加重,如偏頭痛、咽炎、 過敏性哮喘、高血壓、心肌梗塞、精神病等。所以,春天應特別注意講衛生、防蟲害、多開窗通風,注意調攝身心,防止疾病發生。

  7、節制房事、不可過度

  春天陽氣上升,人的性慾功能也有增強的趨勢。因此,切忌因精神興奮而房事過度,特別是飲酒之後、剛剛洗浴後不可馬上進行房事,否則會耗氣傷精不利身心健康。甚至會誘發心梗、中風等疾病。

  女性春季養生食物

  1、葡萄乾

  葡萄乾在我們的休閒生活中是一個飯後茶點的常客,它其實對於春季女性朋友養生是有著很好的作用,因為它有著補血、益氣的作用,對於貧血有著很好的改善作用。春天對於女性朋友來說,容易患有頭暈症狀,那是因為氣血不足所導致的,每天食一小把葡萄乾養生休閒兩不誤。

  2、龍眼

  俗話說春困,在春天睡眠質量不好,精神狀態差,就犯上了所謂的春困了,那是因為陽氣不足所導致的,龍眼有著安神、養血之功效。每天食五至十個龍眼,可以讓氣血迴圈無阻,頭也不暈了,睡眠質量也上去了,當然氣色也就好了,人也精神了。不過體質燥熱、易上火的人應少食。

  3、山藥

  山藥性平味甘、益氣健脾,春季是疾病傳染的流行季,經常食用山藥可提高人體的免疫力,抵抗細菌、病毒的入侵,不僅去除風寒疾病,還有著滋養的作用,讓你的美麗與健康同行,在這個春日的暖風裡做個明媚動人的女子。

  女性健康養生誤區

  誤區1、塑身內衣,不費力就能擁有好身材

  聽聽電視購物欄目上,塑身內衣的導購小姐怎麼說?身體的脂肪是可以移動的,再看看最早流行塑身內衣的日本,第一批擁躉者如今已是六十歲的人了,身材還保持在三十多年前穿衣時的樣子。你說誰能抵擋這樣的誘惑?

  錯!塑身內衣緊繃繃地“綁”在身上,既影響了正常的血液迴圈和汗液排洩,又會導致外陰潮溼,細菌繁殖。尤其是少女長期穿緊身衣,不僅會影響發育,還會誘發乳腺增生或囊腫等疾病。所以,養生保健專家提醒:女性的腹部有許多重要臟器,如子宮、卵巢等,長時間穿束身衣會使肌肉緊繃,生理功能受到影響。束腰還可能影響下肢血液迴圈。如果一天有8個小時“塑身”,處在腹腔缺氧的狀態下,就會對身體造成損害。

  誤區2、注意飲食和鍛鍊等於減肥

  如果你認為只要做好這兩項就足以保證體重下降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你或許忽略了另一個主要因素:由於減肥而導致的睡眠問題。外國專家指出,體重超標和患肥胖症最多的也是美國人。或許我們應該考慮一下肥胖和睡眠之間存在著這樣一種可能性,睡眠不足會導致我們胃口失調。每個人都有其所需的正常睡眠時間,如果睡眠時間少於這個時間哪怕這個差僅為一小時就會導致其體內荷爾蒙失調。

  在對這些睡眠不足者的血液進行分析化驗後發現,他們血液中控制人食慾的瘦素含量減少。當我們的進食量到了一定的程度,瘦素就會“告訴”我們已經吃飽了。與此同時血液中血漿飢餓激素含量增多。血漿飢餓激素的作用是,當我們的身體熱量供應不足時它就會發出飢餓資訊,這樣就促使我們開始進食。

  誤區3、每天8大杯水保健康

  每個人所需要的水都不一樣,喝多了不但無益健康,還會造成腎臟的負擔。人體攝取的水分除了經由排汗或呼吸時排出外,仍需經由腎臟來代謝,如果水喝得太多,腎臟排水量增加,會增加腎臟的負擔,易讓腎臟功能衰竭,反而易影響腎臟的健康;而且,體內的電解質會因為被太多的水稀釋,引發電解質不平衡的危險。

  很多人只注意喝水的量,卻忽略了在日常飲食中也會攝取水分,比如每餐吃的食物、水果、飲料都帶有水分,三餐至少佔了500毫升;因此,每天喝的水必須低於1600到1950毫升,否則就會飲水過量,腎臟病或心臟病患者甚至需要限水,以免危及生命。

看過春季女性如何養生的人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