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如何健康飲水

  夏季高溫,連小孩都知道要多喝水,但你喝水喝對了嗎?那麼呢?接下來,小編為你分享夏季健康飲水的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夏季健康飲水的方法

  1、選擇“健康”的好水

  好水的條件,不應含有農藥、重金屬、細菌等有害物質,應均勻地溶解鈣等無機物成分,PH值為8-9的弱鹼性水為宜;水溫最好低於體溫,在攝氏20-25℃左右;最好含有豐富的氫離子。

  2、補水最好是白開水

  白開水是最好也是最安全的補水選擇。白開水進入體內後最容易吸收,可以較快進行新陳代謝、調節體溫、輸送養分等。白開水最好選擇40℃左右的溫開水。儘量不要喝冷開水甚至是冰水。另外,也可以根據情況,適當補充一些果汁、湯水等。

  3、喝溫不喝涼

  喝涼水會使胃腸黏膜突然遇冷,從而使原來開放的毛細血管收縮,引起胃腸不適甚至腹瀉。而過燙的水進入食道,易破壞食道黏膜,誘發食道癌。因此,喝水的溫度不能太熱也不能太涼,最適宜的溫度是10℃~30℃。

  4、喝水量因人而異

  有人說一天要喝夠八杯水才夠,其實喝多少水並沒有一個固定的要求的,比如你的水份流失得更多的話,則要多喝一點,比如說你是處於室外工作者的話,那麼則要多喝點水,或者說你的工作環境輕鬆,平時又吃了大量的湯類,粥類,或者水份流失得較少的話,則可少喝一點。應該說水喝多少還要根據自身的身體條件進行喝。健康人可以以尿液顏色來判定何時應該多補充水分:正常的尿液顏色應該是淡黃色,假如顏色太深就應該補充水分;若顏色很淺就可能是喝水太多了。

  對於病人而言,喝水更需因人而異。例如,同是心臟病患者,當患者表現為冠狀動脈供血不足時,天天需適當增加水的攝入量,以免血液黏稠度過高進而導致心肌梗死的發生。但當患者表現為心臟功能衰竭時,則不宜喝水過多。因為喝水太多會加重心臟負擔,導致病情加重。

  5、慢喝不快喝

  喝水時,不少人習慣“豪飲”一番,但這種飲水方法對健康並無好處。快速大量喝水會迅速稀釋血液,增加心臟負擔,也容易把大量空氣一起吞嚥下去,容易引起打嗝或腹脹。正確的喝水方法是,把一口水含在嘴裡,分幾次徐徐嚥下,這樣才能充分滋潤口腔和喉嚨,有效緩解口渴。

  6、拒絕“衰老”的水

  如果水不經常處於運動狀態,而是靜止狀態的“死水”,這就是衰老了的水。如果桶狀或瓶裝的純淨水,從出廠到飲用中間存放了相當長一段時間,會讓水的品質受到影響。開啟後被靜止存放超過3天,就會變成衰老的老化水,最好不飲用。

  7、少量多次

  正常情況下早上起來空腹要喝杯溫開水,或者淡鹽水,9點多到10的時候,可適當的多喝水,中午吃飯前在喝點水,可佔劇腸胃的容積,減少食量,而到了下午兩三點的時候,也要記得給自己補水,此外晚飯前,這些也都是需要補水的時間了,當然了夏季的水份流失得更快,也可適當的補充些水份。什麼時候喝,當然了有渴意的時候就一定要多喝水。因此應該採取少量多次的方法,可以在一天中多次喝水,每次喝水以50-100毫升為宜。

  8、最好用玻璃杯

  玻璃杯在燒製的過程中不含有機化學物質,當人們用玻璃杯喝水或其他飲品時,不必擔心化學物質會被喝進肚子裡去,而且玻璃表面光滑,容易清洗,細菌和汙垢不易在杯壁滋生。水杯的首選應是玻璃杯。

  9、不宜多飲純淨水

  因為純淨水在製作過程中,既除掉了一些有害病菌、有機物等雜質,也除掉了對人體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

  10、用餐時不宜喝水

  進餐時飲水,會沖淡消化液,不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對胃也不好。殊不知,天氣炎熱,消化腺分泌已受影響,一大杯白開水,將原已不足的消化液更為稀釋,從而影響消化功能。最好建議是以湯代茶,湯中鹹味可刺激消化腺分泌,提高消化液的活性,水份也得以補充。或者先食半碗白粥也可。

  喝冰水的害處

  1.長期喝冰水、吃冷飲,體溫迅速降低,大腦“誤以為”人體內部的熱量已經散發出去,於是“下令”停止排熱工作。如此一來,汗毛孔散熱困難,餘熱蓄積,更易中暑。

  2.冰水、冷飲還容易刺激咽喉部和腸胃,引起喉痛、聲音嘶啞、腹瀉、腹痛等。部分女性長期喝冰水、吃冷飲,容易造成月經不調對陽虛氣虛的人這是真的。

  陽虛體質是一種很常見的體質,當事人怕冷,經常手腳冰涼,天氣稍微一冷就容易生病。像這條傳言裡說的“冬天怕冷腳涼”就很符合陽虛體質的表現。

  對於這些陽虛體質的人來說,如果空調打得太低,或者冷飲吃得多了,寒邪入侵,反而損傷了身體裡的陽氣,這就屬於“雪上加霜”了。

  此外,氣虛體質的人雖然不像陽虛體質的人那麼怕冷,但其他方面表現都很相似,往往精神疲倦、有氣無力,說話都沒個大聲,這樣的體質既怕冷又怕熱,但很容易轉化為陽虛體質,因此在三伏天也要好好將養,不可受寒,反而要注意養足陽氣。

  對於這樣的人群來說,三伏天確實是一個將養的好時節。所謂冬病夏治,如果配合穴位敷貼等治療手法,能起到扶正、強身、防病的效果。所以對於像陽虛體質這樣的人,三伏天並不算太難過,反而有助於他們養陽,養好了對過冬也有益。

  會致命的飲水習慣

  1.直接喝自來水

  有人習慣早晨起來開啟水龍頭,接一杯自來水來喝,這是不對的。停用一夜的水龍頭及水管中的自來水是靜止的,這些水及金屬管壁及水龍頭金屬腔室會產生水化反應,形成金屬汙染水,並且自來水中殘留微生物也會繁殖起來,這種水含有大量對人體有害的物質,還可能藏著威脅人類健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菌—軍團菌。

  2.喝“喝千滾水”易中毒

  專家說,曾經有個人給他打電話,說他怕水不乾淨,自來水要燒十幾分鍾以後再喝,也就是所謂的“千滾水”。其實這個習慣是不對的,特別是北京的自來水,本身的礦物質含量就比較高,水燒時間長了,水蒸氣蒸發以後,水裡的礦物元素就濃縮了,比如自來水它本身鉛的含量是合格的,經過長時間燒以後,水濃縮了,自來水也就不合格了。

  還有,自來水都是用氯來消毒的,水中的一些有機汙染物,一旦跟氯結合,它會形成一種消毒副產物,屬於A類致癌物,燒的時間越長,消毒副產物的產生量就越高。以前老百姓都說蒸鍋水不能喝,喝了就有毒,蒸鍋水就是反覆燒的,就是這個意思。 那這個加熱時間多長為宜呢?趙飛虹說她曾經做過實驗,最好是一燒開就關火,水燒開以後,大部分的細菌都可以消滅,一般來講,除了有芽孢的那種菌,其他細菌病毒在80度左右就死了。

  3.早晨別自來水一擰開就喝

  在運輸過程中,存在著管道、水塔、水箱等二次汙染的問題。 為什麼說早上起來後剛擰開的自來水不能喝呢?這是因為經過一夜的時間,自來水在管道中容易滋生細菌,所以,晨起後,先開啟水龍頭放掉5分鐘左右的水,再流過來的水就相對比較乾淨。放掉的這部分也不要浪費,洗臉或是打掃衛生什麼的給用掉。

  4.隔夜水不要喝

  久置的開水中含氮的有機物會不斷被分解成亞硝酸鹽,同時,難免有微生物的介入會加速含氮有機物的分解。亞硝酸鹽對身體的危害眾所周知,它具有很強的與體內血紅蛋白結合的能力,會妨礙血液正常的運氧功能。所以,開水最好當天喝完。 此外,現在很多家庭習慣飲用桶裝水,看似密封良好的桶裝水也應在三四天內喝完。因為,桶裝水開啟時間久了,細菌會順著進水口溜進去,而且飲水機在出水時會形成負壓,還不可避免地吸入部分空氣,而空氣中的細菌及微生物也會“乘虛而入”。如果不在短期內喝完,細菌就會超標,純淨水便不再純淨。

  5.不宜早起第一杯水喝鹽水

  有人認為喝淡鹽水有益於身體健康,於是晨起喝淡鹽水,這種認識確是錯誤的。喝淡鹽水有利於健康不假,這對於夏天出汗後補充水分是必要的,可對於晨起補充水分來說非但無益,還是一個危害健康的錯誤做法。

  生理學的研究認為,人在整夜睡眠中未飲滴水,然而呼吸、排汗、泌尿卻在進行中,這些生理活動要消耗損失許多水分。早晨起床時,血液已成濃縮狀態此時如飲一定量的白開水可很快使血液得到稀釋,糾正夜間的高滲性脫水。再喝鹽開水反而會加重高滲性脫水,令人備加口乾。何況,早晨是人體血壓升高的第一個高峰,喝鹽開水會使血壓更高,危害健康。

  6.警惕酸味飲料

  各種果汁飲料多采用檸檬酸作味劑,檸檬酸食用過多,大量的有機酸驟然進入人體,當攝入量超過機體對酸的處理能力時,就會使體內的PH值不平衡,導致酸血癥的產生,使人疲乏,睏倦。特別是在盛夏,由於天氣炎熱,出汗較多,人體會損失大量的電解質,如鉀、鈉、氯等鹼性成分,大量的酸味飲料更容易令體液呈酸性。因此,在夏季不宜過多飲用新增有機酸的酸味飲料。

  7.勤補水不明智

  身體處於穩定狀態的時候,每天正常補水1000~2000亳升,讓小便保持清亮充沛就可以了。但是如果自覺或不自覺地大量飲水,這其中就有問題了。首先,說明你的身體可能處於脫水狀態,身處高溫環境,大量排汗或大量進食鹽分都可能出現這種情況,那麼補水是必要的;其次,如果存在高血糖、垂體或腎臟功能異常的情況;或者處於感昌、發燒等感染性疾病中;又或者有泌尿系統炎症,甚至是一名高尿酸血癥患者,那也可以主動大量飲水。而一個健康人在不感覺口渴的情況下飲水超過2000毫升/天就實在沒有必要了,那隻不過是一再考驗自身的腎臟功能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