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進補吃什麼

  導語:冬至到了,又是進補好時節。冬至進補遵循“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冬至是人體內陽氣蓬勃生髮的時期,最容易吸收外來的營養,許多人一入冬就開始忙著服補品、喝藥酒。其實,到了冬至進補才有效果,尤其是陽氣虛弱者與易患冬病者最該在冬至進補,那麼?冬至進補藥膳都有哪些呢?

  

  宜於冬至進補的食物不少,大致可分為平補、溫補、滋補三大類。一般說來,溫補宜用熱性食物,用於氣虛;滋補宜用寒性食物,用於血虛;無氣虛血虛則宜用平性食物,是謂平補。

  滋補:甲魚、鯽魚、淡菜、海帶、海蜇、梨、橘、蘋果、香蕉、百合、芝麻、綠豆、赤豆、豌豆、黃花菜、銀耳、燕窩等。

  溫補:羊肉、牛肉及二者的內臟,狗肉,公雞,鵝,海蔘,烏賊,鹿肉,大棗、核桃、扁豆,薯芋類,蔥、蒜、韭、姜,蠶豆,小麥粉,酒類等。

  平補:豬肉及其肝、腎、肺等,蛋類、母雞、鴨、豆腐等,芹菜、蘿蔔、桂圓、蘑菇類,蜂蜜、蜂乳等。

  健康小貼上:冬至進補除了注意食物的選用外,還須注意烹製技法:滋補食品,宜清燉、清蒸或煨湯,口味清淡;溫補食品,宜紅燒或醬滷,口味濃重;平補食品,可二法兼用,口味則以平和為主。

  冬至進補藥膳大全:常用“補冬”藥繕處方

  按照中國人的習慣,從立冬開始至冬至前後是對身體“進補”的大好時節,大家稱為“補冬”。正確的“補冬”,能使身體強壯而又保持窈窕。

  1、八珍:當歸、地黃、枸杞、芍藥、白朮、茯苓、大棗、甘草。

  2、四神***又稱“四臣”***:蓮子、芡實、、山藥、茯苓

  3、四物:當歸、川芎、芍藥、地黃。

  4、單方:人蔘、當歸、田七、杜仲等。 烹調方法:將準備好的漢藥,如八味、四味、二味或一味,放入大壺內。接著準備家禽***雞、鴨***或野禽***雉雞、斑鳩等***,還有豬腳***肘子***、豬肚、腰子、鰻魚、鱉等,經過處理後再放入大壺中,然後倒入水和酒,或僅使用酒來慢慢燉煮。

  煮好的補冬品,有效成分會滲出於湯中,肉裡的軟骨會鬆軟到***即化,漢藥獨特的味道則會滿室生香。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易經》中有“冬至陽生”的說法。具體講,節氣執行到冬至這一天,陰極陽生,此時人體內陽氣蓬勃生髮,最易吸收外來的營養,能較好地發揮其滋補功效,充分說明在這一天前後進補最為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