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容易出汗什麼原因

  有的人特別愛出汗,無論是夏天還是冬天,吃頓飯、做點事常常是滿頭大汗,這有什麼原因造成的?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吃飯容易出汗的原因,一起來看看。

  吃飯容易出汗的原因

  一是低血糖症。

  引起低血糖症的原因很多,發作時可以交感神經過度興奮症狀為主要表現,發作時因血糖突然下降刺激交感神經興奮,釋放出大量腎上腺素可導致病人面色蒼白、出冷汗、手足震顫等。

  二是甲狀腺機能亢進,簡稱為甲亢。

  怕熱多汗是這一疾病的特徵之一,而且還表現為精神緊張、性格改變、煩躁不安、注意力不能集中、難以入睡等症狀。另外,患了甲亢,食慾增大,吃得多,人反而消瘦。甲亢時胃腸功能增強,多數患者大便次數增多,同時有心慌、工作效率下降等症狀。

  三是嗜鉻細胞瘤。

  嗜鉻細胞常見的症狀就是淋漓多汗,出汗具有陣發性,有時也可以持續出汗,但陣發性發作時面部潮紅或變白可同時發生。還會出現心慌、手顫、四肢發涼等。但本病發作時常伴有明顯的血壓升高,以及因此而引起的頭痛症狀。

  四是糖尿病。

  糖尿病由於合併植物神經功能障礙,常常也有出汗異常增多現象。但患者同時有“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飲、多尿和體重減輕”。通過血糖檢查和尿糖檢查,一般不難做出診斷。

  吃飯容易出汗怎麼辦

  準備粳米100克,浮小麥50克,冰糖5克。將浮小麥和粳米淘洗乾淨,用冷水浸泡半小時,撈出來,瀝乾水分。接著在鍋中加入大約1000毫升冷水,將浮小麥和粳米放入,用大火煮成粥,最後加入冰糖即可。此方能除虛熱、止汗、益氣固表,對於多汗自汗,免疫力不足有很好的療效。

  此外,祖國傳統醫學認為肺主皮毛。因此,面板的開合,和肺臟關係密切。當我們肺氣不足的時候,也容易出現多汗和自汗。這個時候可以服用參苓粥來培補肺氣。

  準備人蔘、白茯苓各10克,粳米100克,姜、鹽、蔥、味精、雞湯、料酒適量。將人蔘、白茯苓、姜水煎,去渣取汁,蔥切絲。將粳米下汁內煮成粥,放入蔥絲、雞湯、料酒,將熟的時候加入少許鹽和味精調味。此方空腹的時候不要服用。

  容易出汗怎麼辦

  西瓜翠衣飲 西瓜鮮外皮***稱西瓜翠衣***200克,洗淨切碎,加水適量煎煮15分鐘,待涼後去渣取汁,加白糖適量,代茶飲,具有清暑熱、利小便的作用。

  酸梅湯 烏梅50克、桂花5克,將烏梅浸泡半小時,加水1000~1500毫升,煎煮15分鐘後放入桂花,再煮沸1~3分鐘後,過濾取汁,加入適量白糖和食鹽少許,冷後代茶飲,有清暑開胃、生津止渴的作用。

  綠豆湯 綠豆100克、大米20克***加入少量大米,能夠去除綠豆的苦澀味***,水3000毫升,將綠豆、大米及水放入高壓鍋中煮沸20分鐘,待涼後飲用,有消暑熱、止煩渴的作用。用綠豆100克、大米200克煮為綠豆粥,有健脾消暑止渴作用。

  雙花茶 金銀花10克、綠茶3~5克,開水浸泡,代茶飲,有清熱解毒、消暑止渴的作用,可防治痢疾、痱毒等。

  薄荷涼茶 鮮薄荷葉10克、綠茶3~5克,開水浸泡,加白糖適量,冷卻後飲用,有清涼止渴、祛風利咽的作用,適用於夏季外感風熱較輕者。 荷葉涼茶 鮮荷葉20克,開水浸泡,加冰糖少許,涼後飲用,有消暑止渴、降脂減肥的作用,適合於肥胖者夏季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