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腦積水臨床症狀

  兒腦積水是指腦脊液容量的增加,導致顱內壓增高的一種疾病,臨床以頭顱增大,前囟和顱縫開解為特徵。那麼腦積水臨床特徵都有哪些呢?接下來小編帶大家瞭解一下吧。

  嬰幼兒腦積水臨床特徵

  1、頭圍增大 嬰兒出生後數週或數月內頭顱進行性增大,前囟也隨之擴大和膨隆。頭顱與軀幹的生長比例失調,如頭顱過大過重而垂落在胸前,頭顱與臉面不相稱,頭大面小,前額突出,下頜尖細,顱骨菲薄,同時還伴有淺靜脈怒張,頭皮有光澤。

  2、前囟擴大、張力增高 豎抱患兒且安靜時,囟門仍呈膨隆狀而不凹陷,也看不到正常搏動時則表示顱內壓增高。嬰兒期顱內壓力增高的主要表現是嘔吐,由於嬰兒尚不會說話,常以抓頭、搖頭、哭叫等表示頭部的不適和疼痛,病情加重時可出現嗜睡或昏睡。

  3、破罐音 對腦積水患兒進行頭部叩診時***額顳頂葉交界處***,其聲如同叩破罐或熟透的西瓜樣。

  4、“落日目”現象 腦積水的進一步發展,壓迫中腦頂蓋部或由於腦幹的軸性移位,產生類似帕裡諾***Parinaud***眼肌麻痺綜合徵,即上凝視麻痺,使嬰兒的眼球不能上視,出現所謂的“落日目”徵。

  5、頭顱透照性 重度腦積水若腦組織***皮質、白質***厚度不足1cm時,用強光手電筒直接接觸頭皮,如透照有亮度則為陽性,如正常腦組織則為陰性***無亮度***。

  6、視神經乳頭萎縮 嬰幼兒腦積水以原發性視神經萎縮較多見,即使有顱內壓增高也看不到視神經乳頭水腫。

  7、神經功能失調 第Ⅵ對顱神經的麻痺常使嬰兒的眼球不能外展。由於腦室系統的進行性擴大,使多數病例出現明顯的腦萎縮,早期尚能保持完善的神經功能,晚期則可出現錐體束徵,痙攣性癱瘓,去大腦強直等,智力發展也明顯比同齡的正常嬰兒差。

  8、其它 腦積水患兒常伴有其它畸形,如脊柱裂,眼球內斜***展神經麻痺所致***,雙下肢肌張力增高,膝腱反射亢進,發育遲緩或伴有嚴重營養不良。

  腦積水的護理方法

  1、室溫保持在18~21℃,溼度55%為宜,定時通風換氣,保持病房空氣流通,為病員提供一個安靜、整潔、舒適、安全的治療康復環境。

  2、飲食應易開腦竅、通經絡、健脾益腎、填精益腦、強身易消化的食物為主。

  3、作好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作到親切、熱情、耐心地照顧病員詳細瞭解病員的病情、家庭、社會環境,幫助病員及家屬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變被動為主動,創造出一個接受治療康復的最佳心理狀態。

  4、定時測量患兒頭部,詢問有無噁心、嘔吐等病史。

  5、顱內壓增高時嚴密觀察生命體徵變化,特別是意識、瞳孔的變化,有無腦疝發生及顱內高壓三聯症***頭痛、嘔吐、視乳頭水腫***做好特護記錄,記出入量。

  6、應用甘露醇降壓時一定要快速滴入,在半小時內滴完,不可漏入皮下,以防區域性面板組織壞死。

  7、預防併發症,顱內壓增高時避免搬動,頭下墊以軟枕頭偏向一側並抬高15~30°,及時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昏迷時注意保護角膜,預防褥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