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早教心得分享3篇

  對於寶寶的早教,相信很多家長都是非常重視的。下文是小編精心為大家整理的寶寶早教心得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寶寶早教心得分享篇一

  一直認為寶寶的早教是由為重要的,所以在孕期就一直在關注這方面的話題和方法,寶寶出生後也帶寶寶參加過早教課並選擇了一些早教課程,在6個月的時間裡,通過實踐和了解,也有了點相關的早教心得,這裡就先來說說寶寶的感知能力.

  寶寶一出生,就通過小手在感知著身邊的一切,所以建議媽媽們千萬不要給寶寶帶手套,這樣會阻礙寶寶感知能力的發展,寶寶就是靠小手來感知和觸控周圍的一切,來感覺東西的形狀、軟硬,感知冷和熱的,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這種感知能力也會越來越具像,這樣是利於大腦發育的,不要擔心寶寶會弄破自己的小臉,經常剪剪指甲,即使偶爾劃破點也不用擔心,寶寶的新陳代謝很快,1-2天就好了,也不會留疤痕的.

  在寶寶出生的頭三個月裡,要多對寶寶進行撫觸,多做摸小手的遊戲,刺激寶寶鬆開緊握的拳頭,讓小手放鬆,並且靈活運用它,慢慢的他們會明白手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他們慢慢會抱東西,握玩具和握你的手指.

  寶寶滿月後,可以讓他們摸摸冰的,硬的,軟的,熱的東西,她會很感興趣的,我家寶寶4個月的時候,正好是8月份的大熱天,給她摸冰的飲料杯,她居然拿兩個小手過來捧,很喜歡冰冰的感覺哦。5個半月的時候,我們每天都會給開始出牙的寶貝磨牙餅乾***PS:請在大人的監督下食用***,給她一塊小餅乾,她會自己拿著,然後塞到嘴裡吃,吃的很棒,碰到大顆粒的,她會舔出來,我覺得她很棒,記得聽一個育兒專家說過,寶寶小的時候不知道手的功能,小手對他們來說只是玩具,等到可以手拿餅乾自己吃的時候,他們會發現,手原來還有一個功能,就是可以用來拿食物,而且這會提高他們對吃和食物的興趣.

  6個月的時候,寶寶就會經常關注和注視自己的小手,他們會觀察和研究小手,並把玩具從左手換到右手,我家的寶貝是6個月零3天開始換的,並會很認真的舉著雙手,很仔細的看,看完就放進小嘴嚐嚐.

  所以讓寶寶的小手解放吧,放手讓他們去通過小手的感知去認識周圍和理解周圍的一切.

  寶寶早教心得分享篇二

 寶寶的語言能力的培養也尤為重要,所以我認為在寶寶的早期教育中,提供一個好的語言環境是十分必要的,從寶寶出生開始,就應該提供這樣一個語言環境,不要以為小孩子只要吃吃睡睡就可以了.

  我家寶寶從出生開始,就是伴隨著我們的聲音和音樂長大的,當寶寶醒著的時候,可以不停的和他們說話,比如唱兒歌,不停的嘮叨爸爸媽媽外公外婆爺爺奶奶以及寶寶自己的名字,描述下房間的環境或是裝飾等等,不停的和寶寶交流,雖然初生的寶寶視力還很模糊,但是你會發現他們會在你說的時候很認真的在聆聽,很專注的盯著聲音來源的方向,其實寶寶的聆聽也是一種學習過程.當寶寶睡著的時候,你也可以輕輕的和他們說,說故事,說他們在媽媽肚子裡發生的事情,告訴她,名字是怎麼起的,誰起的,告訴她你有多愛她.這樣做是很益處的,它能刺激寶寶的大腦發育,促進寶寶儘早開口說話.

  我家寶寶1個半月開始會咿咿呀呀的發音了,當你不停的和她交流時,她會迴應你,3個月左右寶寶語言能力發展迅速,開始會頻繁的發聲發母音,舌頭在嘴裡凹造型,在努力發不同的聲音像在同你說故事一樣,看到人會主動的和你咿呀,時間維持很長,我們在給她把尿或是把臭臭時,她嘴裡都要唧咕唧咕的發聲,我想她一定是在表達和訴說著什麼,當她發聲的時候,大人應在邊上同寶寶互相交流,你會發現你和寶貝的互動,會促進他們與你有更多的迴應和交流,你的鼓勵,讓寶貝們更積極更願意努力“說話”,在3個月的時候可以和他們玩遊戲,比方說媽媽抱寶寶讓寶寶背靠自己坐著,和爸爸面對面的,玩遊戲,用“多來米發燒,燒發米來多”的音調來唱,“小貓這樣叫,喵喵喵喵喵”“小雞這樣叫,嘰嘰嘰嘰嘰”.......,唱的時候,媽媽拿著寶寶的小手配合做動作,爸爸和媽媽都要高興的一起唱和做動作,寶寶會很開心的,語言環境能讓寶寶接受更多的外部訊息,刺激他們的語言能力的發展,而且對他們的智力發展絕對有益.

  你的努力不會白費,你會發現你的堅持和耐心會讓寶寶有驚人的進步,在不經意的某天,他們就會給你一個很大的驚喜,突然某天就早早的開口說話了,媽媽們,不要因為保姆或是老人帶孩子就忽略這點,天才是從小培養出來的,不是等長大了學這學那學出來的哦.

  寶寶早教心得分享篇三

  這篇說的是對於早教概念的各人感受。當我把懷孕當成人生終極目標的歲月裡,看著從各大早教中心蹦蹦達達歡快跑出來的小寶寶們,我是無比豔羨和嚮往的。但是寶寶真的降生了,我們回到中國後,好像受到了很多所謂別人的“心得”的影響,我一度基本降它拒之門外。這個時候我不僅對早教沒有概念,對早教課程沒有概念,甚至對自己的寶寶的都沒有概念。4個月以前一直有媽媽幫我,所以心裡上的依賴,讓我從未認真的“研究”過這個真實的獨一無二的小生命。別人的心得完全掌控了我的頭腦,而又是那麼湊巧,說好說有用的人少之有少。況且說不好的人,每個都能把道理講的清清楚楚,可有限的那麼幾個贊同的,卻把觀點一帶而過,在無詳細的論述可供參考。所以在笑笑5個月大的時候,我和笑爸曾在金寶貝的門口轉了那麼一圈,沒有填資料也沒有深刻的諮詢,只不過看傳說中可怕的價目表,然後斷然拒絕,算是對作為父母的責任做了個交代。

  改變是原由我不得不面對我必須自己獨立照顧寶寶的現實。而對承擔這種責任的陌生讓我整個的生活都變得有些“膽戰心驚”,我和笑爸都沒有任何與小孩子共同生活的經驗,人們常說“沒吃過豬肉你還沒看過豬跑嗎?”可怕的是,我們兩真就都沒豬跑”。所以第一次給笑笑新增輔食,只是煮了個雞蛋,都從中午折騰到晚上還是失敗。但那是我成長的開始,我開始真正接受了沒有人可以給我答案甚至給我結果的現實,也同時意識到了我不能總是臨時抱佛腳,遇見啥招拆啥招稀裡糊塗的去“愛”這個真實而又弱小的生命。我完全認同曾經在《愛和自由》那本書中看到的一句話:“愛”同我們掌握其他藝術一樣,它是需要學習才能掌握的。這以後,是我真正實現這簡單一句話的開始。

  對於早教課程認知的真正改變是發生在一些育兒類書籍後。我個人一直比較排斥那種以培養出學習類天才為最終目標的早教方法***比如特別流行的那套《馮德全早教方案》,而更喜歡那種以培養健康人格為目的育兒理念。而當這些先進的理念逐步植入我腦海的前期,我先是完全的堅信了自己不參加早教課程的決定是正確的。原因很簡單,一週一次或兩次的課程再好,也好不過一個擁有同樣先進理念的媽媽來天天貫徹執行,那我何不去爭取當好這個稱職的媽媽呢?

  但當我讀完了幾本書後,我又開始迷茫了。因為我發現無論我學習吸收的多麼好多麼深刻,我都依然缺乏具體的實踐經驗,而同時我所有的摸索和嘗試也沒有足夠的驗證機會。因為養育孩子是一個太漫長的過程,這導致它不能像做其他工作,付出與回報在短期內可以由結果帶來良好的互動,育兒行為的因與果的互動週期太漫長,長到無法等待結果,長到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因為也許當你真正看到錯誤意識到錯誤相信了錯誤的時候,一切都以無可悔改。所以這個時候,我必須要去“看看豬跑”。

  而另外一方面,我更無法提供給寶寶一個必不可少的認知氛圍,如果我僅僅把她圈在家中這個窄小的社會圈子中,則完全違背了最大化滿足0-6歲兒童吸收性心智的理念,那樣的話就算我把所有育兒書都背下來也僅僅是個偽學生,地基都沒了,還建啥子高樓呢。所以,也許早教的概念並不是我們原本想象中的那樣,所謂的“早”就是針對孩子儘早開始;所謂的“教”就是針對孩子寓教於樂。此時我心中的天平已經明顯向早教中心那方開始傾斜。我想早教的教,也許教的本來就是父母。

  真正下決心行動起來是受到了好友燕子的鼓勵和百忙中的詳細介紹,令我終於下定決心說服笑爸,與我一起開始計劃考察周邊的幾家早教中心。在經過另外一位美女級資深媽媽的點撥,最後確定了一個小範圍考察名單:來自丹麥的樂高,來自美國的金寶貝,來自本土的東方愛嬰。***後來由加入了來自英國的天線寶寶***

  在上一篇文中,我並沒有落實清楚想讓笑笑上早教的目的,以及我對早教的期待。所以這裡有必要先明確一下。首先說目的:

  一、絕對不是想讓她來學習知識。因為0-6歲的寶寶有她自己的內在發展規律,順應她的規律並給予適當的引導和鼓勵就是最好的媽媽兼老師。

  二,我並不想把她開發成未來的天才***我也不相信可以做到***。古人都說天生我才必有用,可惜她媽我到目前為止還沒找到才華在哪兒。不過這與幸福無關,有才沒才,有用沒用,我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很幸福,這就足夠了。我期待笑笑的未來僅僅是擁有幸福。當然擁有幸福也是需要條件的,而最基本的條件是掌握生活而不是被生活掌握,所以也許我更注重的是情商。

  三,用最簡單的話來概括我想要達到的目的有:

  1、希望我能獲得最新最科學的育兒指導,這是頭等重要的。

  2、希望給寶寶一個群體的環境。

  3、希望讓她感受到不一樣的空間享受不一樣的教具***包括大器材***。

  根據上述目的,我對育兒中心的期待以及選擇標準就應運而生了:

  1、育兒理念正確,教師富裕實踐經驗並善於表達。理念正確是首要的,根歪了,葉子越茂盛越糟糕。如果不懂不如不說,光帶著孩子玩也比胡亂指導好。但是光有理念還不夠***那與我的水準也差不多***,還需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並善於把這些經驗總結出來,並用普通媽媽聽得懂的方式表達傳輸出來。

  2、環境好,分班科學,老師的實施教學活動時的掌控能力強。乾淨,安全是最基本的。之所以注重分班是我覺得對於小寶寶來說,幾個月的差別在行為上,發展重點上都有明顯不同。所以把跨度太大的孩子們集中在一起一來不科學二來也無法玩***學***到一起去。只能是亂哄哄的家長跟著做運動,像是媽媽們的減肥課。課程 安排和老師的掌控能力對於這個年齡階段的寶寶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小寶寶們注意力集中時間非常短暫,所以課程安排要非常合理,以吸引他們將課程順利進行下去。同時他們還無法進行情緒的自我控制,困了,餓了,渴了,熱了,煩躁了,無聊了,生氣了。。。。都會旁若無人的哭鬧,如何控制氣氛,是優秀教師的關鍵。

  3、場地,器械,玩具,教具配備合理充分。簡單的說是該有的都有,不該有的別有。該啥時候玩的啥時候玩,別早也別晚。並且這些玩的用的啃的都是安全的,別有毒有害有危險。

  可能還有人想到要看看老師是不是真心喜歡孩子愛孩子。我自己不是個特別敏感的人,沒有這種自信可以判斷正確。但是我想笑笑一定可以自己感覺到,如果她喜歡,她接受,她開心,老媽我也沒啥好挑剔的了。

  綜上所述,貌似我的要求並不高。所以既要通過這些考察感受到能否達到目的,又要通過考察找到價效比最合適的地方。第一站先殺到了位於海岸城的樂高早教中心。

  深圳樂高早教中心:

  來自丹麥,以玩具出名。在中國的北京,上海,南京,深圳,香港設有早教活動中心。深圳這家位於海岸城5樓,面積有700多平米。非常寬敞,整潔,明亮,乾淨。因為不能拍照,所以整篇介紹中都沒有提供圖片。大家全憑自我想象吧。

  預約非常簡單,沒有早教顧問,接待的人員貌似僅是受過一些訓練的銷售人員,專業度不夠理想。因為去的那天正好是節假日,沒有開課,所以無法觀摩上課。但也沒有人建議我去裡面看一下課室環境。我也是第一次考察,缺乏經驗,所以簡單填過資料後,拿了價目表和***,就回去等通知了。

  對於4歲以下兒童,課程主要設定有“開心王國”和“探索王國”。前者以體能發育為主,親子游戲,大運動比較多。後者以認知為主,涵蓋了音樂,美勞,數學等。。。。。。。。在它的宣傳冊上特別寫有是根據“皮亞傑的4C建購論”為指導的。這讓我覺得有點投機嫌疑。目前所有的早教理論都離不開皮亞傑的理論,忽悠的有點大了,不實在,加大了我對其專業性的置疑。

  笑笑這個年齡的分班比較細緻,3各月一分。她屬於6-9個月組。一趟課最多6個寶寶,2個老師,一個主一個輔。體驗課與正式課是分開進行的,也不分是哪種王國了,都參合了點。時間定在了早上9點半。這個時間感覺不錯,可惜我們還是差點遲到了。

  量體溫,洗手,家長換鞋,簽到,貼上寶寶的標籤,進教室等待。正式開始時間不準時,課程開始後遲到同學仍可進入。課程的具體內容已經過了2周,我都忘的差不多了。最開始應該是抱著寶寶自我介紹,唱歡迎歌,把寶寶放在腿上做彈跳運動等。小遊戲有:給寶寶幾個球,讓她扔到盒子裡面***手眼協調***;給她一個小玩具車,上面有滾珠,期待她用手指撥***手指靈活性***;提供不同質感的球,讓她觸控***感觀發展***。親自遊戲有抱著寶寶跳舞,踢球。。。。。。。。。不討論課程設定是否合理,因為體驗課與正式課是有很大區別的。但課程中6個寶寶都有哭鬧現象,教室比較熱比較幹,但提前沒有人預告。笑笑到最後又困又熱又渴,總是大喊大叫,我曾想把她抱離,不過老師過來安慰了她幾次,她似乎很給外人面子,別人一鬨就笑,我用同樣方式哄,照喊不誤。最後一個環節是媽媽們抱著寶寶站成一個圈,大家來踢球,說不上寶寶們是否喜歡了,因為有的去喂水了,有的餓了,有的媽媽累了,笑笑勉強不大喊大叫,順利把課程結束了。

  總的來講,我滿意的地方在於環境,分班細緻,人少,教具豐富。老師與課程安排暫時不褒不貶。但專業度體現並不完美,老師的掌空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比較。價格是目前幾家待考察中最貴的。統一按照48節課來算,總價是8200。但體驗課後當場報名有折扣。

  寶寶早教心得分享的讀者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