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心得範文3篇

  家教的範圍已不限於在校學生的課程輔導,而是囊括幾乎所有專業性技能,滿足各個年齡層的個性化輔導。下面是為大家帶來的家教心得,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家教心得範文1:

  熱愛學生,愛崗敬業,廉潔從教是教師最基本的道德素養。教育部印發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明確提出,教師要堅守高尚情操,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牟取私利。

  教師的工作不可能在八小時之內完成,或多或少地都要佔用八小時以外時間。如果允許教師給自己的學生做有償家教,勢必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師的精力,教師就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對每一個教師而言,輔導學生,包括在課餘時間為後進生補課,這是教師職業範圍內的事情,有償家教使一些師德低下的教師在正常教學時間內不太關注後進生,然後在課後通過有償家教對他們進行個別輔導。有些學生也可能會依賴家教,喪失學習的主動性,課前不做預習,不去主動發現問題,課後也懶得鑽研。利用職務之便開設有償家教,完全違背了教師的職業道德和職業操守,嚴重擾亂正常的教學秩序。

  我們還應看到,補課不過是應試教育的衍生產品。只有教育擺脫應試的怪圈,真正步入素質教育的良性軌道,違規補課才會失去需求。“有償家教”是老師將授課內容作為一種商品進行出售的商業化模式,在這個“賣方”占主導地位的市場中,極容易造成學生受教育的不平等。然而,嚴令禁止教師從事課堂之外的授課活動,又是對教育公共資源的浪費。教育關係到整個民族的持續發展,是國家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是政府的基本職能,必須得到極大關注和極大投入。教育體制改革的發展必須從教育投資經費、教師隊伍建設、教育設施管理三個方面同時著力。素質教育、公平教育才會為政府所重視,並被納入了法律視野。

  作為教師,我們要深刻認識到有償家教的負面影響,無微不至地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愛崗敬業,樂於奉獻。我們應該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依法執教,自覺自願地約束自己,規範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為人師表,廉潔從教。

  家教心得範文2:

  本學期以來,隨著廉潔文化進校園工作轟轟烈烈的開展,我認真學習了市教育局有關檔案精神,從而深刻感受到了在當今社會進行反腐倡廉的必要性,對自身的思想作風、廉潔自律、遵章守紀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具體心得體會如下:

  第一、獻身教育,為人師表

  教師工作的性質是教書育人,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樹立正確的幸福觀,提高自己的認識能力,把教育作為一種崇高的事業放在首位,樂於奉獻,為世人做出表率。現代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以“愛滿天下”為座右銘,正是為了祖國未來無數的“瓦特”、“牛頓”、“愛迪生”,教師將滿腔的愛盡情賦予了學生。論財產教師兩袖清風,一無所有,但教師卻富有,我們擁有無數學生對我們愛的回報。

  第二、公正執教,關愛孩子

  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做到公正執教,這是廉潔從教的基礎。教師決不能因學生性別、智慧、家庭狀況、學生家長等差異而採取不同的態度和情感模式。教師從教的公正性,充分反映了教師人格的崇高性。尤其體現在對待後進生轉化問題,我們一要有愛心,二要有信心,三要有耐心。只要我們用愛心、寬容、理解、人文關懷去善待孩子的每一點錯誤,適時表揚、鼓勵,教給孩子做人的道理,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會取得成功的。

  第三、自我約束、廉潔從教

  教師廉潔從教,除了法規約束和社會輿論的監督引導外,主要靠教師用廉潔的標準來進行自我約束,自覺保持清廉純潔的作風,這是廉潔從教的最深厚的思想基礎。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看看他們的眼睛,如星星般明亮,如泉水般清澈,是那樣的純潔。在這樣的純潔面前,哪怕說錯一句話都是對他們的褻瀆;在清泉般的眼神裡,更多的是對老師的執著和無比的信任。我們每一位教師,都要廉潔從教,為人師表,以自己高尚品行和聰明智慧,教書育人,提高學生全面素質,將自己的美好形象永遠留在學生的心坎裡;使學生從小就懂得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惡醜,從而逐步懂得做什麼樣的人,怎樣做人。

  家教心得範文3:

  新時代的親子文化強調愛,尤其是成為良師益友的愛。我以為,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傳遞愛,這樣的家長才能算是新時代的好家長。下面談談我做為家長的看法與做法:

  一、家長要做孩子的好榜樣

  孩子的眼睛是攝像機,耳朵是收音機,家長的行為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家長應加強自身的修養與學習,凡是疼愛孩子的父母,必須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這無疑要求父母具備極強的自制力。做為父母應該認識到:孩子獲得幸福和健康成長的權利,遠在自己的其他權利之上。大人以實際行動為孩子做出好榜樣,比起枯燥的說教來,效果要好很多。

  二、家長要給孩子安全感、快樂感、成就感

  家長要給孩子安全感,不要因為自己的失望、失意、失敗而遷怒孩子,這樣可能造成孩子終身生活在失望、失意、失敗的陰影中。

  家長要多製造快樂的氛圍,讓孩子快樂地學習,並在學習中找到快樂。對有血有肉的人來說,眼前的快樂比模糊不清的未來美景更具有吸引力!

  家長要多創造機會,讓孩子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因為經常成功的孩子更容易成功。我想這應該是好家長應該具備的又一項“本領”。

  三、家長和孩子之間也要講究“外交”策略

  對於孩子的進步,大人常公式化、簡單化地聲“棒”、“你真棒”,表面看上去是鼓勵,實際上是種敷衍。這會讓年齡大的孩子覺得虛偽或者另有所圖。所以鼓勵時,一定要明確地告訴孩子具體好在哪裡,哪方面還可以進一步改善,等等。

  如果孩子的想法是錯的,家長要懂得站在孩子的角度謀求理解。說話時留點餘地,可以委婉地說:“你說的也有道理,可是這樣或許更好”。孩子一旦得到認可和理解,對“可是”之後的內容也會欣然接受。

  對於孩子的不足之處,首先也是要尊重與理解,然後才是耐心的引導。當孩子成績波動時,應多鼓勵,並與孩子一起分析原因。那種不理不睬,不聞不問等“冷暴力”行為,無疑極大地傷害了孩子的心理感情。而橫眉怒目、拳腳相加的做法更不足取。

  四、家長要把握好批評的度

  家長批評孩子,目的在於向他傳達正確的資訊,家長應該溫和地用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表達出來,一般認真地講一遍他就能夠明白了。對同一件事,反覆的、長時間的批評,會使孩子從內疚不安到不耐煩,最後變成反感甚至討厭,最後除了給孩子留下“被批評了”的消極印象外,真正目的並沒有達到,收效甚微!

  再者,孩子犯一次錯,只批評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評,也不應簡單的重複,要換個角度,換種說法,這樣孩子才不會覺得同樣的錯誤被“抓住不放”。

  另外,由於比起批評的內容來,孩子更注意大人的表情。批評時少用陰沉的臉,以免引起孩子本能的抵抗。

  五、家長要做孩子的好參謀

  曾有家報紙調查過:中學生最希望家長不指責和壓制自己的想法,做一個認真的傾聽者;此外,他們願意與家長一起討論自己想法中的合理性和不成熟的地方,在原則問題上,學生普遍希望家長能幫助把關。家長可以憑藉自己積累的人生經驗,當好孩子的參謀。

  六、孩子的事讓孩子自己負責

  家長常為孩子該幹什麼為難,其實應瞭解孩子想幹什麼。如果孩子答應自己承擔責任,家長不妨讓孩子試一試,實際上,讓孩子從他想幹的事情中吸取教訓,更讓孩子不再任性,更能養成凡是負責的習慣。

  七、家長更應做“吸音板”

  家長與孩子的有效溝通,是建立在傾聽的基礎上的。大多數情況下,孩子鬧情緒的原因只是宣洩內心的委屈。這時,家長要學會“聽、聽、再傾聽”,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換位思考,接納孩子的感受,不要輕易打斷孩子的敘述,當孩子把問題說出來,問題就解決了一半。但當孩子不知如何表達時,可以適時插話,“我想你的意思是不是這樣?”幫孩子找到所談話題的中心。聽完後先問問孩子的想法,不要急於發表自己的觀點,更不要馬上講道理。

  八、家長有責任處理好老師與孩子之間的關係

  學校老師每天面對的是幾十上百號的學生,和孩子溝通的時間、空間有限,難免有片面、不客觀的時候。當老師“告狀”時,不宜立即轉告並批評孩子,這樣往往造成孩子對老師的“告狀行為”不滿,併產生牴觸情緒。先傾聽,再分析,才有利於問題的解決。

  當然,家長也不要隨意在孩子面前議論老師的“不是”,依此類推,也不當著孩子的面與老師談論孩子的優缺點。

  九、家長要掌握、提高親子溝通技巧

  如,多看一些與教育方法有關的書,多聽一些與教育心理有關的知識講座。《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怎麼聽孩子才肯說》《如何說孩子才肯學》這兩本書,我常常拿出來翻看。書中通過真實生活場景演示掌握有效溝通的思維方式,提供大量的溝通方法和技巧,是指導父母正確與孩子相處的非常實用的指南,自在美國首次出版以來,已獲得世界上無數父母親的稱讚和盛譽。

  我從這兩本書中得到了不少啟發。所以在這裡非常願意與各位一起分享。因為這兩本書不僅僅改變了孩子,也改變了我們自身,非常值得每位中國父母仔細閱讀!

  以上是我作為學生家長的一些感受和做法,如有不妥,還望指正。

  

看過家教心得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