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早教有哪些方法

  早教對於寶寶的成長來說具有很重要的意義,科學的早教可以讓寶寶快速而牢固的記住一些生活中必用的知識和語言。那麼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寶寶早教的方法,歡迎閱讀。

  寶寶早教的方法

  1、運動能力

  俯臥抬頭

  嬰兒一個月後頭部可逐漸抬起,家長可用一些帶響的或色彩鮮豔的玩具在前逗引,讓嬰兒聯絡自己抬頭。抬頭動作從抬起45度到90度,逐漸穩定。2個月的嬰兒一般能抬到45度,個別嬰兒可達90度。這種俯臥抬頭的聯絡不僅鍛鍊了嬰兒頸部、背部的肌肉力量,而且有助於增加嬰兒的肺活量。

  頭豎直

  每日適當地豎立起抱嬰兒數次,讓嬰兒聯絡將頭豎起,一般2個月嬰兒頭可豎10餘秒至1-2分鐘,聯絡豎頭時家長一定要注意保護好。還可講嬰兒背部貼住母親胸部抱,這樣嬰兒面前是一個廣闊的空間,有很多新奇的東西引起嬰兒的興趣,使得孩子更主動的聯絡抬頭。

  2、認知能力

  視覺

  視覺是人的感覺系統中最重要的,大多資訊都是靠視覺來傳達,這時可對嬰兒施行一些專門的視覺訓練。方法:嬰兒仰臥時可在其上方20-30釐米處懸吊一些嬰兒感興趣的玩具,如彩色的環、鈴、球,最好是紅色的,或放一些能發聲的玩具,每次最好放一件,經常調換或變換位置。

  聽覺

  除了在視覺訓練及動作訓練伴隨時有一些聽覺訓練,無論是躺著或抱著時,家長可在嬰兒的不同方向用說話聲、玩具響聲或音樂聲等訓練嬰兒尋找聲源。聽覺訓練要注意所用的聲音刺激要柔和、動聽,聲音不要連續很長,否則嬰兒會失去興趣、停止反應。

  3、語言能力

  感知語言

  自出生開始家長就要對嬰兒多說話,此時嬰兒雖不能說話卻能感知語言,要給嬰兒創造一個豐富的語言環境,利用各種機會及各種遊戲動作與嬰兒說話。

  發音

  可對嬰兒發不同的單音節,如啊、噢、嗚等,重複發這些音以教嬰兒發音,當嬰兒自動地發出這些單音後,家長要給予應答和適當的鼓勵,如帶有表情的讚揚、撫摸、抱等。

  寶寶如何早教

  1、父母應給嬰兒佈置一個“小天堂”

  為了使嬰兒的視覺提早發展,可為他佈置一個舒適的、色彩鮮豔的環境。如在嬰兒睡床的周圍,可為他掛一些紅、綠、黃等色彩鮮豔的玩具或實物,放些鮮花或塑料花等。

  嬰兒的衣服、被子等用品,最好也用不同顏色製成。當嬰兒醒時,通過觀察可刺激他的視覺,促使其功能的成熟。

  2、可讓嬰兒多聽悅耳的音樂

  大多數的嬰兒都是喜歡聽音樂的,因為聽音樂可以給嬰兒快樂以及滿足。並且通過研究表明,多聽音樂的嬰兒比一般同齡嬰兒要機靈得多,並且動作以及語言也要早熟一點的。

  但給孩子聽音樂時要注意音量不要太大,同時音樂的聲源不宜離孩子的耳朵太近,以免損害小兒的聽力。

  3、讓嬰兒動手動腳

  嬰兒動作的發展,反應了神經系統的健全和發展程度,因此嬰兒要加強動作訓練,多活動手腳。

  5-6個月後的嬰兒可以自己玩玩具和實物了,一般多挑些色彩鮮豔的玩具讓嬰兒玩耍,品種要經常調換,以提高他的興趣。

  此外,還可以讓嬰兒適當的在床上進行打滾、爬、踢等,這樣的話,則可以增加孩子對外界的接觸和觀察,從而提高嬰兒對外界的認知能力。

  4、讓嬰兒多接觸大自然

  1歲以內的嬰兒應經常到大自然中,如抱他們去公園或田野,看看綠色的世界,看看五彩繽紛的田園風光,接受自然美的薰陶;可帶他們去動物園看各種動物,或看家禽、小鳥等,提高嬰兒觀察的興趣,發展其好奇心。

  經常可抱嬰兒去看看商店中陳列的各種商品、畫片、模特兒等,在觀察的同時,對孩子進行親切的解說。

  這樣,不僅有助於發展孩子的視覺、感覺和聽覺,豐富嬰兒感性的知識,更重要的是為孩子良好的心理髮展打下基礎。

  另外,經常在大自然中出現能呼吸到新鮮空氣,接受陽光的沐浴和活動四肢,使嬰兒的身體健康成長。

  5、讓嬰兒多與成人交往

  為了發展嬰兒的語言和表達能力,大人應該多跟嬰兒接觸,經常與孩子“說話”、“提問”,引逗他們發聲和發笑;訓練他們叫“爸、媽”等單音詞,教他們做些簡單的動作;給他們講解畫片的內容等。

  成人,經常與嬰兒交往,不僅使他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得到、發展,同時能使他獲得一種身心發展的重要環境。不僅孩子身心感到舒適、愉快和滿足,而且嬰兒的智力能也得到發展。

  早教的誤區

  1、目標定得太高

  在家長們的心中,都給孩子設計了美好的未來,許多家長們認為: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孩子要是晚認了幾天字,少學了幾個單詞是天大的失誤。更有一些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並不出色也不會有“大出息”。其實人生的起跑線不止一條,人生隨時都有不同的起跑點。

  2、盼孩子是“神童”

  調查發現,希望孩子“正常發展”的只有三成,大多數家長希望孩子是“超常”的,最好是位神童。其實,超常和低智力的兒童所佔的比例都非常少,90%以上的兒童都是正常孩子。如果家長非要給正常的孩子定一個超常的標準,那結果只能等於拔苗助長。

  3、過分地強調知識灌輸

  有些家長把教育片面地理解為傳授書本知識,他們不顧嬰幼兒心理髮展的特點,硬性地給孩子規定學習任務,讓嬰幼兒像學生那樣坐下來學習,剝奪了他們玩耍的時間,這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很不利。

  4、對孩子要求過高

  孩子畢竟是孩子,具有孩子的天性,辦事不可能像大人那樣考慮周全,犯錯誤時有發生。如用成人的標準要求孩子,孩子就會覺得事事辦不好,事事都難辦,從而失去前進的信心,長期這樣也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5、忽略家庭教育

  孩子的價值觀是在家庭中形成的,父母在早期教育中的地位,旁人不可替代,父母的身教對於孩子性格、習慣、價值觀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

  6、早教等同於學習

  不少家長把早期教育視同於早期學科教育,孩子1歲以內學認字,3歲以內學外語。夏先生認為,會識字、會背詩只是簡單的記憶模仿,並不代表孩子真正的智力和能力。0至3歲的孩子正處於情緒情感和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因此,早教的重點是把握好語言、智慧、體能、感官等七個幼兒身心發展的順序和規律,採取鼓勵性學習,創造快樂環境,開發其本身已有的潛能。

  7、幼兒只適於學習單一母語

  每個幼兒都具有多語言功能。為給幼兒提供良好的語言環境。教師來自於11個不同國籍,而其在國內招聘的教師則要求專業外語八級以上、有愛心,而且要經過4至7個月的培訓才能上崗。

  8、早教機構大同小異

  早教機構形似,但在理念、課程、環境、師資等方面都不盡相同。

  目前國內以金寶貝,美吉姆、悅寶園等為代表的國際早教中心都有共同的特點,比如擁有外籍教師資源享受雙語教學、教學器材。模具大多都是純進口的、教學模式更新更加靈活多樣等這是共同點,當然也各有各的側重點。比如悅寶園提倡創新的卡通情景化教學環境。孩子最好的老師是父母,父母和孩子一起參與親子互動式學習很有必要,當然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也需要培養獨立自主的個性。作為家長,選擇時應注意兩點,一是課程不能是單向吸收,要給孩子足夠的表示時間和機會;二是所有學習都應是多感官學習,調動的感官越多,吸收力度越大,學習效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