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入門知識

  排球運動以其廣泛的群眾性,技術的全面性,高度的技巧性,激烈的對抗性,攻防技術的兩重性以及嚴密的集體性構成了自身獨特的運動文化。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

  自1949年舉行第 1屆世界男子排球錦標賽以來,國際排球運動有了較大的發展。特別是1964年奧運會把排球運動列入正式競賽專案後,各國對它普遍重視,它的技術、戰術發展已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50年代,蘇聯和東歐一些國家的排球運動成績一直處於領先地位。60年代,日本女排一躍而奪得世界冠軍。70年代,日本、中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南朝鮮等亞洲隊,以快速多變的打法著稱於世;在拉美以彈跳見長的古巴隊,和進步較快的美國女排,也引起人們注目。1980年初,世界女排呈現出中、日、蘇、古、美五強對峙的形勢。從男排的情況看,身材高大、實力雄厚的蘇聯隊仍處於領先地位。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古巴、中國、波蘭、巴西、捷克斯洛伐克、義大利和南朝鮮等隊也爭相全面提高技術。當代世界排球技術、戰術的特點及其發展趨勢是:

  技術全面,有所專精 當前發球雖無更多新技術,但各隊競相採用長距離遠端飄球、“高吊球”和一些新的發球方法與策略,以努力尋求破壞對方的墊球,進而破壞其快攻戰術的組成。在一傳方面,由於訓練時間和比重的增加,以及墊球技術的改進,失誤率已大大減少,到位率明顯增加。今後必須適應各種形式的發球,以便為組成快攻創造條件。在扣球方面,一是打破了按一定步法、一定方向助跑起跳的限制,採用各種變步、變向的起跳,以適應各種臨場情況;二是打破了專位分工的限制,要求兼備扣快球和打強攻的兩手;三是打破了定位扣球的限制,要求在積極跑動中實現進攻;四是打破了 3點進攻的限制,發展為前排的活點進攻和後排的縱深進攻。在攔網方面,對付強攻時,採用助跑擺臂高跳後充分展肩、伸臂的技術,而在對付快攻時採用連跳技術;對付換位進攻時,不僅採用人盯人、人盯區域的攔網,有時還採用新型的重疊攔網;對付個人戰術扣球時,強調提高單人攔網的獨立作戰能力,有時利用手在空中的移位去攔阻變線扣球,利用手後仰攔網,力圖將球攔起後組織快速反擊。在後排防守方面,強調掌握多種防守技術和不斷髮展新技術,如肩滾翻發展為橫滾動的防守技術及各種擋球技術等。

  高打、快變,互相促進 世界排壇的戰術風格,多年來形成了以快速多變為主體的亞洲型和以高打強攻為主體的歐洲型兩種主要的不同風格。隨著國際交流的加強和技術戰術的發展,兩種風格不斷取長補短,相互為用,逐步縮小彼此之間的差別,趨向於互相揉合,結合運用。有些隊還根據自己的具體條件在繼承發揚原有特長的基礎上,學習新的打法,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亞洲型的隊在繼承發展快變打法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強攻突破能力。歐洲型的隊在不斷提高強攻水平的同時,積極吸取快攻的打法。從排球技術的發展趨向看,單純依靠高度和力量,或單純仰賴快速和技巧,都難以戰勝強大的對手。中國的強隊都從自己的條件出發,吸取各國之長,堅持把高度與速度、強攻與快變結合起來,並發展各自的獨特打法。

  身高彈跳不斷增長,扣攔矛盾更加突出 隨著規則的修改和技術的發展,高度因素已成為當前世界強隊必須具備的一個重要條件。高度因素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身高手長。從1980年奧林匹克運動會排球賽看,目前世界強隊,女排平均身高都在1.77米左右,一般都擁有4~5名1.80米以上的隊員;男排平均身高都在1.92米以上。1.94米以上的高大隊員,各隊均有7~9名,一些身材較矮的隊也正在極力物色高大選手進行培養。二是彈跳高度。各隊都極重視專項彈跳力的訓練與提高。作為世界優秀排球運動員,女排摸高一般都在3.05米以上,高者可達3.30米左右,男排摸高一般都在3.50米以上,高者可達3.76米。

  隊員的高度增加和進攻能力加強,加劇了網上扣攔的對抗。現代排球比賽的勝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在全面技術基礎上的網上爭奪能力,扣球和攔網是比賽得分的最重要手段。沒有強大的攻勢和嚴密的攔網與防守,單靠後排防守是頂不住進攻、贏不了球的。


  :戰術

  進攻戰術,快高又多變 當前,世界排球進攻戰術發展很快,正在向著高度加速度、強攻加快攻、力量加技巧、前沿加縱深的方向發展,主要表現為:①在積極跑動、交叉掩護和突然變化中實現戰術配合,以期引起對方防守判斷的錯誤,造成以多打少的有利局面。在這方面亞洲一些隊掌握得比較熟練。②打破主攻與副攻機械分工的格局,主攻和副攻互相掩護進行突破,以加強全面進攻的能力,豐富戰術的內容,適應各種複雜的情況。③在反攻中不失時機地運用快速多變戰術在對方佈防未定、立足未穩的情況下,實行突襲。④在網的前沿組織高點或遠網的進攻,以避開對方的嚴密攔網。⑤結合前排進攻掩護,從後排縱深地帶發動攻擊,組成多種配套的立體戰術,以突破對方的嚴密攔網。⑥重視在集體戰術配合下的個人戰術運用,如採用兩線分化直線或斜線扣球、平扣後區、轉手轉腕、打手出界和高點吊球等技巧,以加強突破能力。

  防守戰術,靈活多樣 世界強隊在加強進攻的同時,都十分注重防守的訓練與提高。隨著進攻的發展,在防守戰術上都注意運用比較靈活多樣的形式,打破過去清一色的“邊跟進”防守的格局。其原則是:根據本隊的實際情況和對手的進攻特點,合理地組織防守力量,並從有利於本方組織反攻來部署防守。日本女排根據不同輪次採用“邊跟進”或“心跟進”防守。蘇聯男排把兩種防守形式揉合運用,即 6號位隊員根據判斷決定進退,1號位或5號位隊員則根據6號位隊員的進退相機補位。中國隊是根據來球的具體情況,採用放大“馬蹄形”或縮小“馬蹄形”防守,以及相機運用不攔後撤或內撤等。 現在實力相當的強隊比賽,網上對抗非常激烈,1場比賽有時打 3小時,有時為爭奪1次發球權或爭奪1分,往往要激戰10多個回合。激烈的爭奪,使各項技術大都既能得分,又能失分,從這個意義上講都具有攻防兩重性。因此,在比賽時,對集體的協同配合,對每個隊員全面掌握攻防技術和發展個人獨特技巧以及培養頑強的作風等方面的要求都越來越高。

  :球員位置

  球員通常不需要掌握全部六種技術——發球、一傳接發球、二傳舉球、託球、扣球、攔網、救球,而是通常根據球隊的戰術,以其中的一種或多種為專長。最常見的位置分配包含三種位置:攻手分為主攻手和副攻手、二傳手和自由人專職防守的球員 為了有效阻擋對方的進攻,並在對方有足夠反應時間之前將球以陡峭的角度高速彈回對方場地, 一般來說由身材較高且彈跳力好的球員擔當攻手。

  二傳手舉球員、託球員

  二傳手的職責在於組織全隊的進攻,他們負責在二傳時將球送至讓攻手最適宜扣球的位置。二傳手必須有能力和扣球隊員組合出多種變化以破壞對方的防守。移動快速、傳球精準是一個二傳手的必備素質。一位好的舉球員可串起全隊的攻勢,並且必須相當瞭解隊上各攻擊手的特性與習慣,在比賽中更要保持清楚的頭腦與思維,另外,在某些時候舉球員也必須扮演攻擊手角色,所以除了練習舉球技巧外,舉球員也必須具備些許長球攻擊能力,所以一位優秀的舉球員的訓練與養成也是相當辛苦的。

  自由人任意球員

  自由人是專職防守的球員,負責接扣球和接發球救球。通常自由人具有全隊最快的反應速度和最好的一傳技術。由於自由人不需要在網前進攻或防守,可以由一傳技術好的矮個子球員勝任。在比賽被指定為自由人的球員不可以擔任其他位置。任意球員的替換次數是不受限制的,但兩次的替換之間必須隔一次死球,而且只能由被替換下場者做輪替。替換的時間必須在裁判吹哨示意發球前做更換。每一局開始前,任意球員不得先進場,必須等第二裁判核對先發球員後才可替換進場。

  副攻手

  副攻手是經常在靠近二傳手的位置打出快攻的球員。副攻手專職攔網,因為他們必須阻擋來自對方副攻手的快攻,並且需要從中間向兩邊快速移動以組織雙人攔網。通常副攻手是隊中最高的球員,且不要求有很好的防守技術。

  主攻手

  主攻手是在靠近標誌杆的位置進攻的球員。由於大多數傳向主攻位置的球都是高球,因此主攻手往往採用很長的助跑,有時甚至從邊線外開始助跑。在進攻中主攻手通常依靠強力扣殺得分,但有時也要求以斜線助跑和快攻來擾亂對方的防守。主攻手還需要掌握一傳技術,因為在對方發球時他們通常作為自由人以外的第二一傳點。慣用右手的主攻手最適合在4號位前排左側進攻,相對的,慣用左手的主攻手最適合在2號位前排右側進攻。

  :排球對身體的好處

  1、避免被動傷害,主動傷害可控

  2、結交志趣相投的朋友

  3、 增強自己的團隊協作能力,培養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4、改善體型及姿態 ,調節脾腎功能

  5、 心情好不好都可以找人發洩,保護肝臟 ,釋放壓力,調節情緒

  6、降低血壓,減少痴肥的機會

  7、改進肌肉力量,使肌肉勻稱有力,促進身體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8、 促進身體的生長,提高跳躍的能力,修復脊椎,改進心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