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春季養生講座

  春季萬物復甦,天氣由寒轉暖,自然界各種生物萌發,顯出勃勃生機。老年人春季的養生保健要根據春季特點來養生,小編現在就告訴你的具體內容,快來看看這篇文章瞭解詳情吧。

  老年人春季養生知識

  第一、老年人春季保健要注意睡眠要充足。春季,老人常有睏倦之感, 早晨不易睡醒,白天則昏昏欲睡。這是因為春季氣溫回升,人體活動量增加,體表末梢血管開始舒張,體表血流量增大,使腦部的供氧量顯得不足, 從而產生“春困”現象。為此,老年人要積極做好身體的協調適應工作, 每天中午最好午睡一個小時左右,以補春季睡眠之不足。下午則安排適量的體育活動,如散步、打太極拳、做健身操等。

  第二、老年人春季養生要保持良好心情和精神狀態在春季應特別重視 精神調養,既要力戒暴怒、肝火大動,更忌情志憂鬱不舒。要做到心胸開闊,心情開朗,樂觀愉快,而悲憂或思慮過度等都會傷及身體,老年人可 乘著春天的大好春光結伴外出踏青,以保持良好的心情和飽滿的精神狀態, 這樣也可保持人的體力充沛,達到祛病延年的效果。

  第三、老年人春天保健不忘合理調節膳食結構春季飲食品種宜多樣, 宜清淡,易消化,飯菜溫熱;食味宜減酸亦甘,以養脾氣。不過食油膩煎炸食物,不吃或儘量少吃生冷食品,多食些雞、魚、蛋、瘦肉、豬肝、豆 製品及新鮮蔬菜、野菜、水果、紅棗等,以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脾 胃虛弱者,少量吃點姜,蜂蜜性味甘平,營養成分相對全面,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胃、緩中止痛的功效,年老體弱及脾胃不足者可經常適量飲用 蜂蜜水;慢性氣管炎患者應禁食或少食辛辣、高鹽食物,並戒菸和酒。

  第四、老人春季保健要重視加強體育鍛煉,增強機體免疫力春天陽光 明媚,室外空氣新鮮、宜人,是鍛鍊身體的最好時節。老年人應走出家門,多到戶外活動,如到公園、景區,那裡花草樹木繁多、空氣新鮮,擁有溫 煦的陽光,豐富的負氧離子,在這些地方做運動,如散步、慢跑、打拳、 做操等能夠改善機體免疫力,增加新陳代謝、血液迴圈等,從而可達到舒展筋骨、暢通氣血、強身健體、增加機體抵抗力的目的。

  除了適度地參加勞動之外.學習一些健身的方法對老年人的健康也是 極為有利的.一旦形成習慣,更是可以受益無窮。這些保健方式,看似雖小.只要堅持下來,形成習慣.就會產生很大 的推動力,對於人的身體是大有裨益的。 常沐浴,神清氣爽,百病不入 老年人可以利用日光、空氣和水等自然資源進行保健,不僅可以提高他們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提高身體對疾病的抵抗力,而且能增強人體 各系統和組織的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同時,對某些慢性病如糖尿病、高 血壓等可以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其中沐浴鍛鍊是最常用的健身方式。

  沐浴通常有三種方式: 1.日光浴,即“晒太陽”,就是使人的面板在太陽下直接暴晒,主要依靠紅外線和紫外線。紅外線可用於人體皮下組織加快產熱,使人體溫度 升高、血管擴張,促進血液迴圈,增強新陳代謝。紫外線能促進維生素 D 的合成,保證鈣、磷的吸收,防治老年人骨質疏鬆和骨軟化症。紫外線有 很強的殺菌消毒作用,能直接殺死面板和衣服上的許多細菌,預防癤腫、毛囊炎等面板病,促進創傷癒合,它還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力。 日光浴最好選在江湖海濱、游泳場進行,也可以在家庭院內、陽臺上 鍛鍊。日照時問長短,可視個人體質和病情而定。如第一次可照 5 分鐘, 如無不良反應,可逐漸增至半小時,最長不超過 1 小時,中間宜在陰涼處休息 1~2 次。進行日光浴最適宜時間要據季節而定。夏季上午 8~9 點, 下午 4~6 點。 冬季氣溫不低於 18 度, 較適宜的時間中午 11 時~下午 2 時。 溫度低於 18 度時,老人不宜進行日光浴,可在晴天穿著衣服到室外晒太陽 或散步。 進行日光浴時不可過度,長期暴晒可損傷面板。照射時不要看書或睡 覺,不要隔著玻璃進行,以免降低鍛鍊效果。日照中如出現面板燒灼感、頭痛、心慌、噁心等現象應立即停止。慢性病患者做日光浴時,宜在醫生 指導下進行,不可盲目鍛鍊。

  2.空氣浴, 就是儘量使身體與空氣接觸, 用空氣浴身的一種鍛鍊方法。 空氣浴通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專門進行空氣浴鍛鍊,宜在早晨進行。練 習者穿短衣短褲,在空氣新鮮的地方接受空氣浴,也可配合一些其他專案如體操、跑步、散步、跳老年迪斯科等進行。每次進行 15~20 分鐘,適應後可增加至 1~2 小時。另一種是在日常生活和勞動中進行鍛鍊。如:開窗睡覺,到戶外打太極拳,種菜栽花等輕微勞動,勞動時,可少穿一些衣服 或半裸體等。冬天宜在經過通風換氣的室內進行,以面板不起“雞皮疙 瘩”,身上不發抖為準。浴後以乾擦面板至紅為止。開展空氣浴鍛鍊同樣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恆;氣候變壞時如大風沙、大霧或寒流,應暫停鍛鍊。

  3.水浴,就是用水洗澡。水浴分熱水浴、冷水浴兩種。熱水浴能使體溫調節中樞得到鍛鍊,並能影響心臟功能,增加心臟脈搏輸出量,加快血 液迴圈和淋巴液的活動,使呼吸加深,肺換氣量增大。但老年人不能經常 洗熱水浴。洗熱水浴會使人感到疲勞、軟弱發睏、出汗很多。如果汗出過多,也容易造成虛脫,患心臟病的老人進行熱水浴時宜慎重。

  老年人春季養生小常識

  1.注意保暖要春捂

  俗語說“春捂秋凍,到老不生病”。早春的衣著應以“春捂”為主,當氣溫發生驟降時,要注意添衣保暖,特別是要注意手、臉的保暖,因為這些部位特別敏感。室溫控制在20度左右比較合適,北方一般在3月中旬停暖氣,如果室內寒冷,尤其是老人住的房間,可用電暖氣等裝置取暖,睡眠時被子蓋得可稍厚一點,晚上夜起時要注意披衣。

  2.營養構成以高熱量為主

  人體為了禦寒要消耗一定的能量來維持基礎體溫,所以早春季節老人的營養構成應以高熱量為主,除穀類製品外,適量多補充一些優質蛋白質食品,如雞蛋、魚類、蝦、牛肉和豆製品等,以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同時應注意多飲茶,多吃一些菌類如黑木耳等。茶葉中的茶色素可有效對抗纖維蛋白原的凝集,抑制血小板的粘附和集聚;黑木耳中的某些成分能有效降低血液黏稠度,降低血壓,預防中風。

  3.加強鍛鍊,增強體質

  “一年之季在於春”,春季的運動保健是增強體質、恢復身體元氣的最佳方法。漫長的冬季使機體的體溫調節中樞和內臟器官的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減弱,特別是全身的肌肉和韌帶,更需要鍛鍊以增強其運動功能。但應注意循序漸進,運動量不可過大,如果晨煉不宜起得過早,運動前要充分作好準備活動,運動中不要出汗太多,注意運動中和運動後的保暖,防止受風寒而引起感冒和舊病復發。

  4.保持情緒穩定,溶入大自然以養神

  老人在春天要讓自己的意志升發,應心胸開闊,樂觀愉快,最好的方法是走出小天地,溶入大自然,到野外走一走,到公園轉一轉,踏青賞花,怡情養性,感受大自然的情趣,還可以養花、種草、養魚。室內要注意開窗通風,使陽光充足,空氣新鮮流通,這對防病保健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