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健康衛生小常識

  幼兒的健康發展離不開他們所生活的環境,無論是物質環境,還是精神環境。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幼兒健康衛生知識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幼兒健康衛生知識

  一、避免受涼

  當人體受涼時,呼吸道血管收縮,血液供應減少,區域性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

  二、淨化環境

  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新鮮空氣能夠去除過量的溼氣和稀釋室內汙染物。應定時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讓陽光射進室內,因為陽光中的紫外線具有殺菌作用;也可用食醋燻蒸房間,起到消毒效果。

  三、補充營養

  適當增加水分和維生素的攝入注意多補充些魚、肉、蛋、奶等營養價值較高的食物,增強肌體免疫功能;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水果,可中和體內毒素,提高抗病能力;冬季氣候乾燥,空氣塵埃含量高,人體鼻黏膜容易受損,要注意多喝水,讓鼻黏膜保持溼潤,能有效抵禦病毒的入侵,還有利於體內毒素排洩,淨化內環境。

  四、注意生活規律

  保證睡眠充足生活不規律易使免疫系統功能減弱;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勞,調節人體各種機能,增強免疫力。

  五、加強鍛鍊,增強體質

  體育鍛煉可增強血液迴圈,提高免疫力。但霧天不要晨練,因為濃霧中不僅含有大量有害物質,而且水汽較多,會影響人體肺部的氣體交換。

  六、加強個人衛生和個人防護

  要注意勤洗手、勤漱口,不要用髒手觸控臉、眼、口等部位;出門在外要儘量站在空氣通暢的地方;儘量少到擁擠的公共場所;霧天外出可戴口罩。

  七、免疫預防

  流行季節前可到防疫站或正規醫院進行相應的預防接種,如流感、肺炎、麻疹、流腦等疫苗。

  八、早發現,早治療

  當自己或周圍的人出現發熱、咳嗽、呼吸困難、氣短等一種或多種呼吸道症狀時,應及時到大醫院就醫,切忌不當回事,更不要自己胡亂吃藥,以免延誤診斷和治療,即耽誤了自己,又可能影響他人。

  幼兒健康衛生知識問答

  一、衛生保健制度有幾條?

  答:有1、安全衛生制度2、家長聯絡制度3、門衛管理制度4、保健室管理制度5、食堂管理制度6、新生入園制度7、財務管理制度。

  二、幼兒全天熱量的分配要求是什麼?

  答:幼兒全天熱量的分配要求為:早餐佔20-25%午餐佔:35-40%午餐點佔:10%晚餐佔20-30%

  三、晨間檢查應該怎樣做?

  答;一摸,摸有無發熱;二看,看咽部、面板、精神狀態;三問,問飲食、睡眠及大小便情況;四查,查有無傳染病,口袋有無不安全物品,查到危險品級在備註裡。

  四、全日觀察應該做到哪幾點?舉例:如發熱

  答:觀察幼兒精神狀況,面色、食慾,大便性質、次數和睡眠等。

  幼兒發熱時:觀察其精神狀態、面色、呼吸及其他伴隨症狀如:嘔吐、頭痛、皮疹等。

  五、體弱兒童有哪幾類?

  答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生長遲緩輕度營養不良、反覆感染***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哮喘***、腎炎、糖尿病、先天性心臟病及特殊兒童—肥胖兒等。

  六、怎樣管理肥胖兒童?

  答:對對肥胖兒童要建案管理。1、指導幼兒避免吃過多的穀類食物、脂肪類食物、保證蛋白質食品的共給。2、對中度以上的肥胖兒童在進餐前適當讓其先喝點湯,在進餐,以減少飢餓感。3、選擇大量的蔬菜水果,瘦肉可增加,米麵量要控制。4、適當增加他們的體力活動。5、增加他們的減肥信心,給與心理上誘導,消除心理障礙。6、對重度以上的肥胖兒童每月測量血壓一次,每季度查血脂、血糖、膽固醇一次。

  七、怎樣給幼兒喂藥?幼兒園用藥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答:1、保健人員負責喂藥,送藥時間日託為餐後20分鐘,不許幼兒自己隨便拿藥吃。2、鼓勵幼兒自己吃藥,甜藥先吃,苦藥後吃,保健人員必須看著幼兒把藥吃下再離開。3、只接受家長送治療***物,不接保健藥和滋補藥。4、用藥前要核對班級、姓名、藥名、用藥時間、劑量、藥物是否沉澱變質。

  幼兒園用藥注意事項:1、止瀉藥飯前服2、對胃有刺激的藥和祛痰藥飯後服。3、感冒時儘量不用抗生素。4、體溫38以下不用退燒藥。5、咳嗽時不要論用止咳藥。

  八、怎樣指導班上保育員進行空間消毒?

  答:每日開窗通風。一般情況下,每週進行空氣消毒一次,傳染病流行季節,每天消毒一次。用消毒燈消毒時請注意:關好門窗、室內無人、時間30分鐘,消毒結束,開窗通風后,幼兒方可入內。

  九、怎樣制定帶糧食譜?各類食譜你的量應該是多少***一餐兩點***?

  答:1、首先了解本地糧食、蔬菜、豆類及肉類供應情況。按營養需要選擇每日所需的食品類、計劃數量,為求各營養素之間有正確的比例,使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比例近1:1:4-5。2、根據伙食費標準,本著節約的原則,計劃每日進食所需的量,做到花錢少,而營養豐富。3、根據幼兒年齡、生理特點配備制定食譜。4、配菜和烹調技術變化,做到多樣化。

  穀類100科左右,動物性食品60-80克,牛奶或豆漿100-150克、豆製品10-25克,蔬果類100-150克。

  十、保健師應該配別那些器材?

  答:對數視力燈、消毒燈、升高測量器、體重稱、消毒液、血壓計、消毒櫃、超聲霧化器、體溫表、聽診器、敷料缸、方盒、藥櫃、資料櫃觀察床、桌椅等。

  幼兒保健知識

  一、 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內容

  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包括:良好的衛生習慣和良好的生活習慣。

  衛生習慣包括:個人衛生。洗手洗臉的習慣,洗頭、洗腳和洗澡的習慣,早晚刷牙和飯後漱口的習慣,剪指甲和保持衣服整潔的習慣等。 除個人衛生外,還要養成不隨地吐痰、大小便,不亂扔紙屑瓜果皮等。

  生活習慣包括:飲食習慣。飲食要定時定量、不挑食、不偏食等。 遵守時間習慣。要有生活規律,在規定的時間裡就餐、睡覺、休息、學習和遊戲活動等,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 生活自理習慣。根據孩子的特點,讓孩子做一些自身的、家庭的力所能及的活,諸如:自己吃飯、擦臉洗臉、穿脫鞋襪、繫鞋帶、穿脫衣服、洗碗、掃地等。 睡眠習慣。要培養幼兒養成獨自上床、按時睡覺起床、保持正確的睡眠姿勢、不騷擾他人等。

  二、培養幼兒良好衛生習慣的方法

  幼兒良好衛生習慣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形成的,它是一個不斷養成、不斷鞏固提高的過程,所以一定要有耐心、持之以恆。幹任何事情都貴在堅持,不要今天這樣,明天那樣,應讓幼兒“有章可循,違章必究”。在幼兒園中要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和必要的規則,可以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如:幼兒每天回幼兒園必須用毛巾擦手、喝水;飯前便後一定要洗手等,這些規則的制定幼兒必須遵守,最後習以為常,形成自覺的行動,嚴格地要求和幼兒的反覆練習促進了良好衛生習慣的形成。

  幼兒的模仿力極強,他們模仿的主要物件是教師,教師在幼兒的眼中是最偉大、最有權威的偶像,言行舉止具有很大的感染力。為此,作為老師我們首先檢點自己的行為,真正成為孩子的表率。幼兒在教師良好行為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下自然也形成了好的習慣。另外,故事、詩歌、歌曲、影視作品中的藝術形象也有很強的榜樣力和感染力,幼兒也很喜歡模仿。因此,教師注重引導幼兒接觸好的藝術作品,通過這些最直接、最具體、最形象的影響來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


幼兒保健小常識“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