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急症的名詞解釋|病因|臨床表現|治療方法|預防措施

  高血壓急症的名詞解釋

  高血壓急症是指在原發性或繼發性高血壓患者,在某些誘因作用下,血壓突然和顯著升高***一般超過180/120mmHg***,同時伴有進行性心、腦、腎等重要靶器官功能急性損害的一種嚴重危及生命的臨床綜合徵。高血壓急症包括高血壓腦病、顱內出血***腦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腦梗死、急性心力衰竭、肺水腫、急性冠脈綜合徵、主動脈夾層、子癇等。以往所謂的惡性高血壓、高血壓危象等均屬於此範疇。

  高血壓急症的病因

  1.交感神經張力亢進

  在各種應激因素***如精神嚴重創傷、劇烈情緒變化、過度疲勞、寒冷刺激、氣候變化等***作用下,交感神經張力、血液中縮血管活性物質大量增加,誘發短期內血壓急劇升高。

  2.腎臟急性受損

  腎性高血壓是繼發性高血壓中最為多見的:包括急、慢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盂腎炎***晚期影響到腎功能時***、腎動脈狹窄、腎結石、腎腫瘤等。

  3.血管急性病變

  主動脈狹窄、多發性大動脈炎等。顱腦病變使顱內壓增高也可引起繼發性高血壓。

  4.內分泌疾病

  如嗜鉻細胞瘤分泌兒茶酚胺急劇增加,或甲狀腺疾病引起甲狀腺素異常釋放。

  5.心血管受體功能異常

  常見於驟停抗高血壓藥物。

  高血壓急症的臨床表現

  突然起病,病情凶險。通常表現為劇烈頭痛,伴有噁心嘔吐,視力障礙和精神及神經方面異常改變。

  1.血壓顯著增高

  收縮壓升高達180mmHg以上和/或舒張壓顯著增高,可達120mmHg以上。

  2.植物神經功能失調徵象

  面色蒼白,煩躁不安,多汗,心悸,心率增快***>100次/分***,手足震顫,尿頻等。

  3.靶器官急性損害的表現

  ***1***眼底改變 視力模糊,視力喪失,眼底檢查可見視網膜出血,滲出,視乳頭水腫。

  ***2***充血性心力衰竭 胸悶,心絞痛,心悸,氣急,咳嗽,甚至咯泡沫痰。

  ***3***進行性腎功能不全 少尿、無尿、蛋白尿,血漿肌酐和尿素氮增高。

  ***4***腦血管意外 一過性感覺障礙,偏癱,失語,嚴重者煩躁不安或嗜睡。

  ***5***高血壓腦病 劇烈頭痛、噁心和嘔吐,有些患者可出現神經精神症狀。

  高血壓急症的治療方法

  高血壓急症需立即進行降壓治療以阻止靶器官進一步損害。在嚴密監測血壓、尿量和生命體徵的情況下,應視臨床情況的不同使用短效靜脈降壓藥物。降壓過程中要嚴密觀察靶器官功能狀況,如神經系統症狀和體徵的變化,胸痛是否加重等。由於已存在靶器官的損害,過快或過度降壓容易導致組織灌注壓降低,誘發缺血事件。所以起始的降壓目標並非使血壓正常,而是漸進地將血壓降至安全水平,最大限度地防止或減輕心、腦、腎等靶器官損害。

  一般情況下,初始階段***數分鐘到1h內***血壓控制的目標為平均動脈壓的降低幅度不超過治療前水平的25%。在隨後的2~6h內將血壓降至較安全水平,一般為160/100mmHg左右,如果可耐受這樣的血壓水平,臨床情況穩定,在以後24~48h逐步降低血壓達到正常水平。降壓時需充分考慮到患者的年齡、病程、血壓升高的程度、靶器官損害和合並的臨床狀況,因人而異地制定具體的方案。如果患者為急性冠脈綜合徵或以前沒有高血壓病史的高血壓腦病***如急性腎小球腎炎、子癇所致等***,初始目標血壓水平可適當降低。若為主動脈夾層動脈瘤,在患者可以耐受的情況下,降壓的目標應該低至收縮壓100~110mmHg,一般需要聯合使用降壓藥,並要重視足量β-受體阻滯劑的使用。降壓的目標還要考慮靶器官特殊治療的要求,如溶栓治療等。

  不同臨床情況高血壓急症的血壓控制詳見相關資料。

  一旦達到初始靶目標血壓,可以開始口服藥物,靜脈用藥逐漸減量至停用。度過危險期後,仍需繼續進行高血壓的非藥物治療和藥物治療。對於血壓在短期內降至安全水平的患者,應在3~6月內將血壓逐漸降至正常水平,以改善患者的預後。

  高血壓急症的預防措施

  高血壓急症,是一種有高度危險性的心血管急危重症。須立即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凡高血壓患者一旦出現血壓急驟升高且伴有心、腦、腎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礙者應即刻到醫院就診,接受專科治療,防止嚴重併發症的發生。系統降壓治療、避免過度勞累及精神刺激等預防措施有助於大大減少高血壓急症的發生。病情穩定後應逐步過度至常規抗高血壓治療並長期堅持之。